孫華
乳腺癌作為一種常見的臨床婦科腫瘤疾病,是一種發病率相對較高的疾病。在現有社會發展中,該病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很多患者在發病后需要采取手術治療措施,以此幫助患者改善癥狀[1]。而改良根治術作為乳腺癌患者治療中常用的手術方式之一,其能夠有效切除癌變部位,但是在患者術后管理中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指導措施,這樣才能提高患者護理指導能力。經臨床研究發現,綜合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質量[4]。故而本研究選取74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影響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2 月本院74 例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7 例。實驗組患者平均年齡(44.56±2.15)歲。對照組患者平均年齡(43.41±1.1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基礎護理,即在患者護理中制定護理方案,落實護理對策。實驗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方法如下。①建立護理小組。結合護理需求,在針對護理指導中相關人員應該就護理小組組建工作作出科學的分析,以院內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醫護人員作為護理小組人員,做好相關護理工作的梳理和指導。②健康教育指導。在護理指導中相關人員應該就健康教育指導方法進行評估,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與自身疾病相關的知識,提升疾病認知能力,并且在護理對策的實施和分析上做出嚴格的改進。③基礎護理指導。在護理指導中應該從基礎護理指導著手,就患者術后護理的相關細節及事宜進行分析,處理好患者護理的各項指導工作,尤其是在術后并發癥護理及術后感染護理處置上更是應該作出嚴格的指導,這樣才能幫助患者降低術后護理風險,提升術后護理指導能力。④康復護理指導。患者整體護理效果有所改善后需要對其進行康復護理指導,可以幫助患者制定適當的運動護理方案,提高患者自身身體素質水平,從而為其后續康復奠定基礎。康復護理分為以下兩個階段。①以訓練肩關節為主,可利用醫院內桌、床、墻等進行鍛煉,20 min/次,45 次/d。②雙手向體側平伸訓練,上下反復運動手臂在背中上方合攏雙手指,再在背中腰部合攏雙手;健側手指于前額前摸對側,患側手反摸背中部上方;雙手合攏抱頸后方,然后順序外展內收肩關節。持續護理1 個月觀察患者康復效果。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主要包括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②護理滿意度,采用123 量化標準進行判定,1 代表十分滿意、2 代表滿意、3 代表不滿意[2]。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③護理后生活質量,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健康狀況、總體精神和活動能力等4 項指標,采用評分制對比,滿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8.1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n,n(%)]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2.3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對比 實驗組患者日常生活評分為(94.25±2.36)分、健康狀況評分為(94.36±1.25)分、總體精神評分為(96.32±1.12)分和活動能力評分為(89.36±1.25)分;對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評分為(84.15±1.25)分、健康狀況評分為(78.63±4.25)分、總體精神評分為(86.32±1.15)分和活動能力評分為(76.32±1.15)分。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健康狀況、總體精神和活動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合護理干預作為一種常用的護理模式,是一種多樣性護理方法,將其應用到臨床護理指導中能夠細化護理指標,為控制護理質量奠定了基礎[5]。并且在該護理模式指導中,能夠降低患者護理風險,提升了患者護理認同度,尤其是在患者心理障礙排除上該模式更是具有顯著優勢,所以在臨床護理中對該模式應用的需求相對較高[6]。以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為例,在其護理中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提升患者護理質量[7]。很多患者經該模式護理后,其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均有了顯著的改善,因而能夠符合患者的護理需求[8]。
郭占琴[9]通過研究指出,由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護理的需求較高,所以在護理指導中應該作出科學的分析,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指導后護理質量有明顯改善,能夠為護理質量提升奠定基礎。伍雪梅等[10]通過研究指出,在當前臨床護理工作開展中,由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所以需要采取科學的護理方案進行指導。經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實施后,能夠為患者自身護理工作實施的質量控制和優化提供了幫助,尤其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患者護理指導中實施該模式更是具有顯著優勢。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8.1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0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7.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1.0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日常生活評分為(94.25±2.36)分、健康狀況評分為(94.36±1.25)分、總體精神評分為(96.32±1.12)分和活動能力評分為(89.36±1.25)分;對照組患者日常生活評分為(84.15±1.25)分、健康狀況評分為(78.63±4.25)分、總體精神評分為(86.32±1.15)分和活動能力評分為(76.32±1.15)分。實驗組患者護理后日常生活、健康狀況、總體精神和活動能力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其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質量,患者認可度高,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