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浩 徽商銀行深圳分行
1.不成熟的技術自身就帶來了很大的風險。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具體舉例說明,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新技術也油然而生,在現階段的金融技術中人臉識別技術一致被業內認為是相對成熟的金融技術,許多宣傳機構對外宣傳其準確率可以達到98%以上,但是在近期華為對抗性實驗結果墊付了人臉識別技術的技術。金融也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鳳霞,一旦技術存在漏洞并且被發現,被不良人員有心非法利用就會出現重大的金融安全風險。
2.其次是在應用科技方面形成的作業風險。雖然技術的應用帶來了便利,但如果沒有相應的風險管控,就會存在一些操作上的風險。例如,若信用卡評分模式未能及時更新,會導致客戶信用卡上限過度調整。同時,新技術的應用要求對現有的管理方式進行調整。過去,作業風險管制的經驗已不再適用,新形成的營運風險亦可能被忽略。
科技研發投入耗資巨大,產出周期長。如果銀行業務波動,很容易增加經濟負擔。今年,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有必要削減金融技術投資。在全球數字化的背景下,科技投入的減少對中國的銀行業來說也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渠道成本因素。我國銀行業存在大量的出口機構結構,占用較高的運營成本。對于隨著金融技術的作用持續上漲,網點的存在的意義逐漸降低,并且現存網點的正常的運作支出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目前階段,銀行雖然處于物理網點的主要收縮階段,但是需要慢慢來。
在今后,銀行將收會集大量信息,而保護信息安全將成為其首要任務。當架構和業務改變后,原有的保安措施已經不能完全滿足保護新環境的需求。信息安全問題同樣存在與個人隱私安全問題上,特別是現存金融科技推廣理念中的協作理念、共享理念、授權理念等,隨著個人數據的大量收集但是相關機構對個人隱私問題的保護存在隱患問題,保護不到位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導致損害個人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這也讓信息安全問題由技術問題逐步的演化為一個社會性的問題。
通過技術的應用,流程節點、客戶關系和管理關系很有可能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極有可能與法律相沖突。再金融服務方面迫切需要解決大量的遵守問題如何確認分類賬中進行同步而且向參與者公布的記錄怎樣才能確認它的法律效力。以及它能否作為確定履行義務和基本義務的基礎,例如在供應鏈金融的實際操作中,銀行尤為關注應收賬款債權人轉移通知的法律效力,一級供應商或核心企業需要簽署“債權人權利轉讓同意”的授權書。因此,基于區塊鏈的解決方案必須嚴格遵守供應鏈金融研究及應用的現行法律規定。其他包括與數字令牌和數字資產有關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和義務目前在法律框架中沒有明確界定,有必要通過詳細分析來確定法律的適用。
在推進金融技術戰略是,銀行要做到從上層開始設計、進行優秀人才儲備,組織管理制度變革,管理模式創新等多元素多方面構建科技創新的生態系統才能幫助銀行進行科技化轉型。銀行和網絡金融公司金融產品創新的理念和過程是產品孵化和快速迭代的基礎,而內部制度的創新已經成為一種金融創新。因此,為了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必須有一個統一管理的專門團隊,同時優化自身的產品設計和推廣流程,最大限度地減少決策鏈條,利用云計算等成熟技術和大數據,充分獲取市場信息,從數據中進行深度挖掘,從而設計既能滿足行業業務發展,又能滿足市場需求的金融產品,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收益。
例如,中國建設銀行逐步增加了住房租賃平臺的側面布局。然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 B 端干預途徑。現階段研究認為交易銀行可能是銀行介入的實際交易的一種途徑,即建立一個交易平臺來幫助企業進行采購和銷售,從而建立一個新的企業信用體系,充分挖掘出客戶需求。
一般來說,銀行把金融技術看作是業務的支撐和保障,但這與金融技術的概念有關。通過應用科學技術進行自身優化和鞏固原有業務才是銀行目前最為需要的,通過自身優化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形勢繼續發展,最終呈現的才是創新金融,而不是單一的應用技術創新來帶到創新金融的目的。再做好服務工作的前提下銀行的金融技術部門也要從技術的角度換位思考業務邏輯的問題,由業務轉向技術才是技術應用的新起點。只有通過這種方法,銀行才能真正的完成技術發展改革工作,具備和互聯網公司相互抗衡與競爭的實力,才得以形成真正的金融創新。
數字化服務已經成武哦我國銀行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金融技術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銀行對金融技術戰略的描述需要從最初的信息化、智能化、動幻化等抽象概念,逐步提煉到技術與業務的一體化、渠道升級與轉型,以及銀行傳統優勢更具體的方面,如整體戰略的組合,只有這樣,才表明中國銀行業已真正開始接受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