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海英 浙江永和建材有限公司
信息化時代,企業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但是,很多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還因循守舊、故步自封,沒有更新信息化發展的觀念,沒有普及信息化發展的知識。在此情況下,多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陷入遲滯,無法促進財務管理的進一步完善。并且,企業財務管理缺乏信息化建設,還大大影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不利于企業的長足進步和未來發展。具體來看,企業財務管理不夠重視信息化建設,認為信息化建設的作用微乎其微,經常出現敷衍了事、表面工程的不良現象。在錯誤的認知下,企業很難做好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無法更替傳統的設備,難以開展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另外,很多企業忽視財務管理軟件的應用和開發,無法發揮財務管理軟件的高效和便捷。當前,財務管理軟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發凸顯,可以切實保證財務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降低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和復雜度。因此,企業對財務管理軟件的不重視,嚴重阻礙企業財務管控的信息化建設。而且,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財務管理軟件的支持,無法及時、準確地統計財務管理數據,影響財務報告的制作進程,導致企業很難從宏觀上掌握內部的資金運轉情況,進而導致企業的決策滯后和失誤。
許多企業在運行中,出現財務團隊綜合素質偏低的情況,這會對提升管理效能有所影響,也會對財務信息收發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企業降低了處理財務工作的效率。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首先,由于許多企業對財務和會計的管理不夠重視,一些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中,會計組織人數較少,可能會出現“一人多職”的情況,這會降低財務部門的嚴謹性與客觀性。其次,是財務管理人員的進入門檻低或者沒有限制,為了迎合工作需求,許多財務人員未經培訓直接上崗,財務新手也直接上手較重要的財務工作,很容易導致工作效率低,出錯率高。由于財務是個容錯率較低的崗位,對于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要求都較高,不嚴謹的任用原則是不合理的,應堅持“一人任一職,一職用多人才”的任用原則,才能真正減少失誤。第三,很多企業一成不變的管理機制無法激發財務人員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積極性,缺乏有效的績效體制,“干多干少都一樣,干好干壞都一樣”是導致企業內部人員產生消極怠工的一大原因。
一是加強財務風險的事前控制。事前控制需要充分考慮企業利益和風險的影響。財務人員可以運用風險決策、概率分析等方法對風險進行預測,從而及時有效地控制財務風險。二是對于事中控制工作,需要運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判斷財務風險,控制工作中的偏差,控制風險影響范圍。財務人員可以借助資金監管制度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和控制,例如對賒銷賬款進行分析時,要注重流動資金的監督管理。三是對于事后控制工作,應對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建立風險檔案并進行分類和總結,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演變和影響,總結風險發生的規律,為今后的財務風險防控工作提供參考。
伴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會遭遇到不同程度的市場風險以及經營風險。若企業缺乏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或者缺乏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不僅難以保障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甚至還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長治久安。為此,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有必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來高度重視風險管理,科學全面地做好風險防范工作。一方面,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定期進行風險的精準研判以及高效分析,充分全面的了解企業現階段的內外部環境,依托于科學且高效的風險防控體系,將企業經營當中面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另一方面,企業還應該充分全面地落實內控體系。從財務戰略管理的高度出發,可以發現企業的內控體系以及風險防范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合理科學高新的建立內控體系需要和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風險防范以及處理能力,也才能夠全方位保障企業的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此外,為有效提升企業的風險應對能力,企業還應該高度重視資金審批環境,充分發揮崗位之間相互掣肘的作用,行之有效的創建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更好地提升企業的整體發展效能以及運行水平。
新經濟視角下,企業需要秉持人本精神,不斷培養財務管理人才。由上文可知,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可以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管理。因此,企業應該多引進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并促進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升級。具體來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才,不僅需要具備會計、審計、財務等相關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而且需要具備流暢的工作流程和高效的管理方式。另外,部分財務管理人才還應該掌握更多的外語和計算機技能,以適應不斷發展的財務管理需要。
在新時期,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不僅可以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還可以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展目標和市場趨勢、深入分析財務風險類型,進而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通過科學合理的策略,從多個方面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從而提高財務風險防控水平,使企業能夠順利開展各項經濟活動,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