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沈陽中建天和工程有限公司
高層建筑成為現代建筑的主體形式,地下室作為底層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形式以鋼筋混凝土為主。高層建筑對建筑物的抗震、抗風等性能具有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加強地下室的施工質量,從最大程度上規避因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不合理或者施工技術不當所引發的滲水等問題,以增強高層建筑的底層質量,最終提升建筑物的穩定性。
對于高層建筑地下室滲水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材料方面、設計方面、施工方面和管理方面。地下室結構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主,如果混凝土采購質量不合格、配比不合理等都會引發地下室滲水。在地下室設計結構上,除工程的主體結構外,還包括一些細節設計,例如,伸縮縫留設部位的設定、防水層的鋪設等,如果設計內容與實際工程不相符或者設計不到位就會造成工程粗糙,引發滲水現象。在施工上,如果施工人員不能夠按照施工要求和施工規范嚴格執行,就會造成混凝土結構不嚴密,影響地下室整體的防滲性能[1]。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在施工養護工作不到位或者養護工作不合理,導致混凝土結構沒有按照預期的要求成型,存在裂縫等問題,也會造成地下室結構滲水問題。
混凝土是地下室施工的主要建筑材料,其施工質量直接決定著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因此,對于混凝土施工的控制,首先要從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著手。而水泥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材料,其關鍵指標就是水泥的水化熱參數。水泥的水化熱指標是否滿足施工質量的要求,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都直接關系到混凝土是否會出現裂縫等問題。因此,對于水泥的采購需要盡量選用水化熱反應較小的水泥。同時,砂石料也是混凝土的組成部分。對于砂石料的采購,關鍵看砂石料的含泥量。原材料經采購后要進行必要的質量檢查,以確保其滿足混凝土的施工要求。混凝土的性能指標取決于混凝土配比的控制與優化[2]。因此,在混凝土配置之前,需要明確地下室混凝土施工的防滲等級、強度與剛度等。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配比方案,以保證混凝土的配制性能。除此之外,混凝土的澆筑技術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施工之前,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地下室的防水等級制定相應的防水施工方案,尤其是對施工焊縫預留的位置、接焊縫等位置進行詳細的施工處理說明。在施工前,設計人員需要與施工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員能夠掌握施工階段的關鍵點。混凝土澆筑處理形式較多,其實際澆筑技術的選用應該與地下室實際施工環境相結合,以避免因澆筑技術選用不當而出現施工冷縫等問題。
地下室防水施工要注重細節處理,尤其是對施工縫、變形縫等位置的處理。對于施工縫的防水處理,首先是施工縫的設定,一般將其設置于結構受力小且施工便捷的區域。一般在地板與墻體結合的位置均設有施工縫,其實際高度與底板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施工縫主要采用平直縫節點結構,并在側壁中設置止水鋼板,而止水鋼板的厚度與寬度需要結合實際的施工情況來設定。施工縫兩側需要預留相應的槽口,并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漿進行填嵌,以提升施工縫的防水性能。施工縫在經過各種處理后,需要對其表面進行鑿毛處理,以進一步保障其防水性能。需要注意的是,施工縫雖然是必要的,但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充分保證澆筑的連續性,以避免因澆筑中斷而出現不必要的施工縫。對于變形縫來說,常見的變形縫有伸縮縫、沉降縫與抗震縫[3]。任何一種形式的抗震縫都有可能引發地下室漏水。雖然變形縫是施工預留縫隙,但是也需要加強質量控制,通過填縫、封縫等多種處理方式來保證變形縫的質量。對于變形縫的封堵,一般采用水泥與輕質材料的混合物[4]。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中常用的一種防水涂料就是JS 混合涂料,這種涂料的優勢在于其自身的強度和延展性都較高,能夠顯著提升地下室表面的防水性能。但是,對于這種防水涂料的使用,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實際施工要求和防水涂料的使用特點,將該涂料按照科學合理的配比要求與混凝土相混合,以將復合涂料的防水性能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來。尤其是在攪拌階段,要保證攪拌的均勻度,并合理掌控攪拌時間[5]。攪拌工作一般是借助人工攪拌和機械攪拌的混合方式,以保證攪拌力度。在防水涂料的鋪設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嚴格避免出現氣泡或者縫隙等。除此之外,地下室施工前需要掌握該區域的地下水水位,在地下水水位以上施工,以保障地下室施工土層結構的穩定性。
地下室是高層建筑的重要底層結構,其防水施工質量決定著整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施工人員需要加強防水施工的重視程度,根據地下室施工的防水要求,從施工材料、施工技術以及后期的施工保養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以提升地下室整體的防水性能,最終為高層建筑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