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青 中國人民大學
我國商業銀行盈利模式隨著經濟新常態和金融體系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顯現出一些弊端,比如業務種類單一、運營成本攀升、利差利潤收縮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商業銀行的穩定長遠發展。特別是近年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商業銀行亟須借助互聯網金融的強勁推力實現技術改造和業務轉型,促進自身業務更加信息化、多元化和現代化進一步提升商業銀行發展水平順應市場需求。
1.互聯網金融概念
互聯網金融主要是一種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等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新興金融業務模式。從本質上講,它是一種依托信息和通信技術的融資、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而存在的特殊直接融資模式。互聯網金融在國外發達市場的主要內涵是指金融的互聯網化或“電子金融”。在我國金融市場實務與研究領域主要是作為一種創新模式而應用于金融市場。比如余額寶、余利寶等不僅具有理財和支付功能,相比傳統商業銀行而言更具有操作簡單、門檻較低、無手續費等諸多優勢,已然成為新時期互聯網時代的重要現金管理工具并且快速發展壯大。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新的業務模式不僅極大地滿足了人們日常業務需求和業務要求,而且具備快速支付、安全和信息交流的功能以更好的服務于客戶。
2.互聯網金融發展
從廣義上講,互聯網金融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形成的金融業態。狹義的互聯網金融,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金融傳播。從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歷了三個主要過程:傳統金融業互聯網化的初期、第三方支付的蓬勃發展階段、互聯網金融服務化的發展階段。整體來說雖然起步較晚,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民的快速增長,互聯網金融迅速得到了推廣普及,在其發展過程中業務模式、運行機制均不斷創新呈現豐富多元性質,比P2P網貸、支付寶、大數據金融、眾籌融資等都是新時期互聯網金融的重要表現形式。當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為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網絡借貸等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不僅利于資金廣泛性流通和利用,也在無形中推動我國科技水平不斷進步。
3.互聯網金融特點
互聯網金融模式總體而言具備高效便捷、公開透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等特點和應用優勢。比如隨著科技發展客戶利用電腦和手機享受多樣性的金融服務已然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從時間和空間維度來看打破原有限制操作便捷對于客戶來說極其方便。其次網絡環境具有一定的公開性特征決定了“互聯網金融”的公開和透明,就客戶而言能夠在公開的互聯網金融環境中快速搜索到自己需求的金融產品,交易雙方均能夠對交易產生的信息進行深入透徹的了解,不僅選擇空間大還能助推互聯網金融穩定發展。另外,互聯網金融相比傳統商業銀行發展模式而言交易成本較低也是其主要特征之一,借助網絡平臺的搭建來實現資金支付、借貸、轉劃等工作需求,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資金流通過程產生的交易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綜上可見當前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和發展優勢是不可泯滅的,對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
1.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分類
就我國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而言,大概包括存貸款盈利模式、零售業務盈利模式、中間業務盈利模式和私人銀行盈利模式等幾種類型。就存貸款盈利模式而言,我國各商業銀行的同質化程度明顯。作為各家商業銀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它不僅操作簡單、風險小,而且利潤空間穩定可持續,因此備受青睞。零售業務盈利模式主要是指面向家庭客戶或個人推出的理財產品,與前者相比,客戶廣泛且風險分散。這種盈利模式能夠在規避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幫助客戶獲得良好的理財收益利潤空間穩定,但是,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快速發展已經對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中間業務模式也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充分利用網點和技術優勢通過收付委托業務收取合適手續費。另外還有私人銀行型盈利模式憑借其個性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在各種金融業務中處于核心地位。
2.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演變
就我國傳統商業銀行模式而言其盈利方式主要基于“存、貸、匯”三項業務之上,在整個經營過程中以存款為基本資源,通過劃付資金、發放貸款、提供結算、外匯兌付和信用卡等業務形成息差和傭金。隨著市場環境的成熟商業銀行從原先融資為主逐漸轉變為以服務和支付功能為核心技術,由于現代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資金需求增加而資金供不應求的社會現象,傳統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逐漸向放貸方向轉變。此時,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規模和息差作為利潤的主要來源。總體而言商業銀行的演變都是基于傳統模式生存和發展,直至今天的現代商業銀行雖說演變成專業化全能化等各種形態,但是中間業務收入和存貸利差依然是其主要利潤來源,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長期享有資本壟斷、法定點差和客戶需求三大優勢,這些天然優勢是傳統商業銀行生存發展和經營盈利能力的基礎。
3.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弊端
隨著市場化進程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傳統的盈利模式越來越明顯的受到挑戰。比如說隨著債券市場、資本市場、民間融資等機構合法存在促進行業競爭加劇,市場進程的深刻影響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銀行的經營模式做出改變。同時,社會融資結構的深刻變化導致金融脫媒達到頂峰,從資產和負債維度而言,減少了銀行貸款需求并且造成優質客戶資金分流的負面影響,嚴重制約了銀行長期穩定發展。商業銀行經營過程具有極強的親周期性也會造成利差收入的巨大波動,這種由于市場競爭造成的商業銀行特點如同風險一樣不可能完全消除對于銀行來說面臨一定的風險考驗。另外就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導致銀行支付和融資功能邊緣化的主要因素,已然推動傳統銀行的競爭領域從行業內延展到行業外,技術脫媒加速促使銀行不得不進行功能轉變。
1.影響支付業務,實現市場搶占
近年來,由于互聯網第三方支付領域的不斷拓展,傳統商業銀行的支付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例如,微信、支付寶等小額快捷支付結算方式成為一種更加便捷、更具潛力的交易方式,其強大的競爭力導致傳統銀行的支付量大幅下滑。新時代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功能不局限于初結算功能,在購票、支付水電費等生活服務以及轉賬、理財等財務管理方面給人們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不可否認掃碼支付已然成為當前人們消費的主流模式,而且憑借其不受地區限制和較低的價格優勢會在未來幾年持續擴大應用范圍,吸引了絕大多數消費者進而實現了市場搶占。
2.影響信貸業務,造成業務沖擊
就商業銀行傳統的信貸業務發展而言主要通過籌集資金并借貸出去專區利差利潤,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衍生了新的融資和貸款渠道,特別是在小微企業和個人貸款業務上給商業銀行帶來一定的沖擊。商業銀行從安全可靠角度出發制定嚴格的貸款審查制度來規避金融風險,因此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從中獲得融資貸款面臨一定的難度,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打破這種限制能夠有效解決小微企業的貸款問題,因此當下利用互聯網籌集資金的中小企業比比皆是。通過在線信貸流程供需雙方可以直接實現資金供求匹配并達成交易。比如支付寶的商業貸功能借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廣大客戶提供交易數據,能夠對企業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分析以提供貸款。這種平臺不僅操作簡便而且減少成本,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再比如螞蟻花唄的支付模式更加契合現代人的消費觀念,一機在手方可走遍天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于商業銀行信用卡的使用需求。
3.影響中間業務,影響銀行利潤
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主要包括信息咨詢服務、租賃、信托、銀行卡、結算和代理等多種服務功能,這些服務主要是銀行代理客戶承辦事項賺取手續費而極少運用甚至不運用自身資金儲備。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產生的各種理財產品方便快捷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比如微信零錢通、支付寶余額寶等第三方支付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商業銀行的理財業務和中間業務,因此在收取手續費方面的盈利模式上大打折扣。就商業銀行的盈利模式而言,它扮演著金融中介的角色。正是因為資金供求信息不對稱,需要依靠吸儲和放貸才能盈利,而互聯網金融可以直接繞過銀行,在銀行體系外完成資本運作,不需要中介功能直接付款給客戶也給銀行利潤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當然互聯網金融對于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具有反面效應的同時也具備很大的積極影響,商業銀行信譽度和穩定性極佳是互聯網金融暫時無法比擬的,比如在工資代發、保險代繳等代理業務方面借助互聯網平臺改革代理業務流程也能給客戶帶來更為高效優質的服務。
1.學習互聯網金融企業,提升總體經營效率
互聯網時代電子支付和網絡支付已然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由于受到銀行管制限制條件要想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一定的制約性,但是可以借鑒學習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創新銀行支付方式以優化商業銀行業務效率和質量。比如手機銀行、移動支付、跨行資金歸集、電子賬單支付、線上收單等體系的建立能夠促進商業銀行推進金融改革,借助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不斷推出差異化金融產品和個性化服務,利用風險低、收入穩、來源廣的新型支付方式有點實現戰略轉型。比如橙e網、行e通、口袋銀行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視角,能夠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業務效率與質量進而順應時代潮流實現網絡化和現代化發展。
2.利用互聯網金融創新,體系整合業務升級
面對不可逆轉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商業銀行亟須利用互聯網金融創新進行業務體系整合,進一步實現業務升級才能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立于不敗之地。比如就商業銀行代理業務而言可以通過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兩方面打造銀行獨特品牌,首先就零售業務方面保持領先優勢,其次可以通過聘請專業公司包裝宣傳中間業務的方式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提高盈利水平,同時切實以客戶為中心開展金融服務提高服務質量是關鍵所在,比如分析掌握客戶消費習慣、投資偏好、精簡業務操作流程、運用互聯網平臺加強客戶交流溝通、開展網絡營銷等,依托網絡平臺無論對于降低基層網點人工運轉的壓力還是最大化滿足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都大有裨益。
3.搭建互聯網銀行平臺,最終實現共贏狀態
就商業銀行盈利模式而言重視安全,互聯網金融機構方便快捷,因此增加二者合作重視商業銀行戰略轉型是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重要途徑。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有自身的技術弊端和優勢所在,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借助互聯網企業優點找準突破口,通過雙方共享商戶和客戶信息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是戰略轉型關鍵所在。比如就中間業務發展而言借助互聯網實現多元化服務,從傳統的利息收入轉向綜合業務,例如根據市場變化,繼續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貴金屬交易業務、電子匯款保險業務、網上支付業務等中間業務,并利用互聯網金融和商務方便快捷的優勢結合銀行本身安全可靠的特點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形象和口碑,如此能夠促進商業銀行進入良性循環狀態。再比如近期商業銀行正在探索的集大財富管理業務模式、金融科技運營模式和開放融合組織模式于一體的“3.0模式”,就是結合商業銀行自身稟賦和戰略目標謀求差異化競爭優勢的重要體現,通過探索“人+數字化”的服務模式實現觸達海量客群,借助手機銀行、掌上生活APP等運營平臺釋放最大的服務效能。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和商業銀行盈利模式各有利弊,商業銀行歷經多年積累沉淀在保證資金安全方面已然擁有成熟的體制和流程,借助互聯網金融提高創新意識優化產品結構進一步實現業務融合,通過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戰略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