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蚌埠供電公司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改變,很多新型能源如雨后春筍般在市場中顯現,電力企業作為國家的壟斷行業,其營銷服務模式應緊跟時代的變化,盡量滿足社會用戶的需求,從而提高核心競爭力。而在實際運營中還存在許多制約因素與問題,管理理念需要得到進一步改善,以滿足新時代、新環境對電力服務的要求。
大數據是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發展中興起的新型信息化技術,通過大量數據的處理分析技術為各行各業提供多樣性的信息服務方式,給人類生活與工作帶來很大的便利,并且推動了社會的變革。在電力企業營銷服務系統中,其客戶基數大、業務數量多,需要大量的綜合信息處理,借助大數據的技術能夠在不同信息間融入相互關系,在營銷數據收集、儲存、分析等方面得到技術升級,從而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對于機遇來說,電力系統的快速發展是科技生產力的最佳體現,同時也是新時代、新環境下順應時代的必要發展趨勢。借助大數據技術促使國內經濟更加穩步發展,社會群眾對電力的需求持續增加,電力方面的應用需求推動落實節能減排的政策,為電力營銷服務方面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
同時,電力企業在運營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的挑戰,尤其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信息變化飛快,電力營銷管理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我國現階段是經濟轉型時期,政府對節能減排與電力行業結構的調整非常關注,而我國近年來的用電消費總量明顯降低這對電力企業經濟發展產生很大制約作用。其次,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的沖突問題,創新供電模式是電力企業未來發展中需關注的點,應不斷探索創新,加強自我調節作用,在電力生產與營銷的環節中融入電力企業發展需要考慮的問題,充分考量然后進行調整。其后,國家大力研發低碳環保技術,新型環保能源的應用鼓勵要求電力企業改變供電用電模式,結合電力資源相關的優勢整合,使供電模式滿足時代的最新要求。最后,電力企業營銷服務系統必須轉變營銷發展模式,傳統的營銷體系存在資源分配不當、管理落實能力差、組織扁平化、營銷管理專業性差等問題,營銷服務方向主要以業務導向為核心,而這種營銷模式與管理方式已不再適用于現代化的管理需求,電力企業對營銷模式應不斷探索創新,通過大數據分析制定精準化的營銷策略,采用集約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結合電力企業的發展方向,形成一個智能化的管理體系。
現階段,基于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電力營銷服務的質量有了更高要求,在傳統的營銷服務體系中主要滿足社會用戶最低需求,而大數據的信息整合技術使得電力企業提供的營銷服務更加精準性、多元化,為電力企業提升自身服務質量提供了技術支撐。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可以通過大數據中的海量信息獲取客戶相關的資料,從消費行為、消費類型等方面個性化地提供營銷服務,同時根據某一類消費群體的整體特征建立營銷模型,根據電力企業的發展要求與用戶需求進行精準化營銷,使得營銷服務更加高效,相關服務與質量也大大提高。同時,通過對目標客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能夠提升社會群眾對電力營銷管理的滿意度與認同感。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大數據的信息技術還可在服務過程中,篩選出潛在問題并進行創新性的指導,為解決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并通過合理分析不斷優化創新,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將消費市場劃分為許多類型的客戶等級,并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從事企業快速完成銷售的改革,并建立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營銷體系,從而提升電力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1]。例如,在營銷系統中對存量客戶進行分級,通過大數據分析客戶的用電屬性、用電行為、用電特征等,構建客戶評價指標體系,將客戶分類為高價值優質客戶、一般優質客戶、潛在優質客戶以及非優質客戶等級別,再根據系統自動識別與分析系統,提供差異化、個性化、增值化的服務方案。
電力企業要想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應設置順應時代發展的營銷管理體系,這項工作的順利進展有賴于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進步。大數據,顧名思義就是海量的數據,電力企業通過在海量客戶數據中尋找規律,研究并開發客戶的潛在需求,對于電力企業重構營銷管理體系具有現實意義。通過大數據可站在用戶的角度,分析他們的消費習慣,從各種數據分析中調整營銷管理策略,并且借助互聯網,在電力系統領域中建立客戶數據庫并不斷完善,運用資源優勢開發新的業務,拓展業務路線從而延伸并創新多元化發展模式。
首先,需要電力企業的營銷服務負責人對本區域的客戶用電情況有基本了解,詳細做好與用電方面的資料統計、分析工作,并根據數據所顯示出的問題,合理提出建議與解決方案,安排不同生產班次分類對客戶用電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補償。其次,可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節約電費、用電負荷等方面科學合理的指導,不僅使用戶體驗到企業的服務質量,還能有效減少設備耗能。例如,對于高峰電力與低谷電力的平衡需求,可利用技術與經濟手段,根據區域內的用電需求多樣性,結合節假日、蓄熱冷、綜合利用負荷率、低谷用電等因素設置電價選擇,從而引導用戶科學用電,不僅使用戶感受到電網的服務熱情,并且能夠提高電網均衡用電水平以及利用率。其后,電力企業可以基于自身優勢的基礎上,不斷調整用電設備的運營狀態,排查設備運行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隱患問題,使配電網站更穩定運行[2]。最后,電力企業還可通過官方網站、公眾服務號等線上渠道進行主動或被動的大數據采集工作,更有實際性和針對性地了解不同電力用戶的用電習慣、購電取向、需求訴求。在此基礎上,再對電力營銷、宣傳推廣等業務活動的規劃方案、具體目標進行優化調整,如推出一站式、管家式的電力營銷服務項目,圍繞供電方式、電價標準等用戶關注的話題編發趣味軟文,創設“購電送禮”優惠活動等,便能充分增強電力企業的人性化、創新化經營特征。
將大數據技術與電力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可以從深層次挖掘出電力信息的最潛在價值,為企業發展提供最有效的數據支撐。在開展電力營銷的過程中,傳統營銷服務基本依靠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在對電力數據分析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時間與人力成本。而大數據技術大范圍的推廣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給大數據信息收集工作帶來諸多便利,不僅能夠很好的控制工作成本,在營銷服務質量上面得到了保證,同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例如,某電力公司的數據量非常大,僅一個區的抄表用戶高達80萬,而建立的營銷系統中的明細數據,每個大小都超過12GB,在這么多的數據下,運用ASE數據庫可以消耗最低的內存、存儲空間與CPU資源,并且保證數據訪問方面以最快速的方式進行索引采樣、智能SQL,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查詢功能,發揮ASE數據庫性能,既提高了系統響應速度,也增加了客戶滿意度。大數據的處理主要根據計算機網絡進行的,電力企業基層數據的獲取與傳輸功能強化了電力設備運作的高效性,在一批數據的大量處理后融入信息化技術,可健全一套電力數據反饋系統,這套系統為大數據處理提供了穩定、持續的數據支持,提高了電力系統開展的質量與效率,同時還可規避可能存在風險參數。例如,可依托現代通信技術與大數據技術,建立用戶端用電計量設備與電力企業營銷管理系統的信息交互渠道,從而及時、動態地實現對用戶用電數據的采集、保存與處理。這樣一來,既能改變上門抄表的傳統模式,在提高抄表效率的同時降低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成本,也能滿足相關信息的真實化、精準化采集需求,避免因人為失誤引發的營銷管理風險。
電費能否收回是電力企業保證電力持續供應以及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需要電力企業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將客戶的用電信息數據、資金信息數據等方面進行精準把控,而很多大客戶由于資金獲取信息并不通過銀行,對于這類客戶的回收風險應尤為關注,并采取一定措施提高電費回收的控制效果。運用規范合同管理、提高客戶資質審核標準、建立信用評級、設置高壓用戶電費擔保等模式進行管理成效顯著,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單憑客戶的大概資金信息,不了解企業實際現金流,所獲得的信息無法有效進行管控,針對這一問題,電力企業可建立一套電力系統數據庫的營銷管理體系,通過與稅務部門的合作達到回收風險的目的。具體操作如下:第一,通過與稅務部門協調運作的方式,在電力系統的數據平臺中將用電企業的基本信息調取出來,通過對每月納稅信息分析,進行風險控制。第二,依據用電企業的納稅與銀行信貸情況,對用電客戶進行信用風險評估,并通過評估結果設置預警機制,對于風險較大的企業采取一系列強制回收手段,從而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3]。除此之外,還可開展面向廣大電力用戶的繳費信息采集工作,并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納入大數據處理系統中,從而進行用戶實繳情況與電力企業電費實收情況的比對分析。通過這種方式,企業既能確保電力營銷雙方的信息對等,也能及時、準確地排查是否存在轉供電違規加價的負面現象,并據此與相關部門開展相應治理活動,進而提高電力營銷服務的規范性、合理性,并實現電力市場正常秩序的保障與恢復。例如,用戶遷址,看似很簡單,但是在傳統的營銷管理中,需要對填寫與更改的信息進行卡、賬、簿的核對,工作非常煩瑣,還要大量浪費時間與人力,而調度電力系統是控制用戶用電與收費的依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大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很便捷的進行操作。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將電力營銷服務體系與大數據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給營銷管理系統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并在發展中不斷探索與優化升級,相關管理人員也不斷學習最新、最先進的營銷管理技術,促使電力營銷服務體系的質量與效率得到大大地提升,不斷改革,與時俱進,從而提高電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與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