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嗣博 沈陽電能集團有限公司聯發設計分公司
在土建工程當中地基施工是重要的構成部分,施工難度較大,且極易產生地基危害,進而對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造成影響,同時地基施工的技術性與專業性比較強,要想確保地基施工質量,作為相關工作人員要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施工方案,合理化的應用施工技術,采取一些措施對質量進行控制,以提高工程質量。
社會的進步為建筑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此基礎上無論是建筑的數量還是其建設規模相較以往均有了明顯提升。我國幅員遼闊的特征使得水文地質條件具有多樣性特點,且不同地區的建筑工程項目水文地質數據難以保證其完善性,繼而增大了建筑建設環節的地基處理難度。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房屋地基處理環節所應用的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極為重要,其質量更是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為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必須提高對地基處理工作的重視,完整掌握地基處理技術的應用特點,制定科學的技術應用方案,從而降低建筑施工質量問題的發生風險。地基處理效果決定了建筑建設的穩定性,為滿足地基剪切特性、動力特性以及透水特性的改善需要,必須采取合適措施對地基進行處理。
地基土種類多,性質差異大,多為特殊土體。地質復雜,如膨脹、濕陷、鹽堿化、凍原等,且絕大多數存在地下水,部分還具有腐蝕性,對工程中的混凝土影響極大,這些情況大大增加了地基的施工難度。同時,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大,例如大地震、山體滑坡和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會對建筑物對造成巨大的破壞。此外,地基施工時常常造成粉塵污染、噪聲污染、水質污染等問題,處理稍有不當將會造成擾民,這就違背了我們建筑發展的初衷。
地基施工技術的多元化差異和我國地質形態(如: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氣候環境、施工區域、施工條件等因素有著必然聯系。地基施工需在露天環境下進行,許多土層結構因長時間陽光直射和空氣接觸,容易隨著周邊環境的影響而改變內部構造。多樣而復雜化的土層結構是施工人員進行地基勘察和施工作業的一大阻礙。建設中的多發性及不確定因素考驗了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施工中應嚴格按照市政建筑的相關工程標準,對地基采取全面加固操作處理。
地基施工主要在地下作業,施工過程存在很多潛在隱患。如果施工質量檢查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將會影響后續施工項目,很難對這些問題進行彌補,造成房建地基質量差,穩固性低,直接影響建筑主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土建工程施工可采取分層方式實施基坑土方開挖。為保障基坑開挖質量,基坑土方開挖施工過程中,必須依據設計方案要求嚴格控制開挖過程,防止出現超挖。同時,也要根據工序要求嚴格控制施工順序,及時做好支護措施,避免土體發生位移。此外,基坑土方開挖施工盡量不要在雨季進行,在挖到設計要求的標高之后需及時進行清底和墊層鋪筑,以免發生土體擾動,避免基坑被水浸或長時間暴露,同時也應及時開展地下結構施工,基坑四周的堆載不能大于設計荷載限制標準。做完基坑土方開挖之后,要對基槽進行嚴格全面的檢驗,合格后再做下一項施工。
在土建工程地基的建設中,為了提高黏性地基對施工現場環境中工程質量的影響并提高基礎的施工質量,施工人員一般在地基上添加排水材料。在此過程中,添加到軟土中的材料通常是礫石。如果礫石層能有效達到施工排水的目的,則可以為施工過程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另外,進一步改善地基排水還能防止施工后地基沉降,利于地基施工質量的保障。
基坑支護技術常見的方法有排樁法和逆作法。排樁法是對排樁孔采取灌注,可減弱后期施工的養護難度,對基坑有很好的支撐作用,具體有泥漿法、套管法兩種工藝,應用于市政建筑極受歡迎。逆作法即采用嫻熟的施工技術,在地基施工的基坑旁邊,預留施工后期所需的空間,可通過降低建筑的荷載力而削減對地基的影響。該方法由于需要遵循的原則多樣,對技術要求也高,在實際施工中不屬于最優選擇。
水泥攪拌樁技術是常用地基施工技術,主要是針對地基較淺的工程。作為一種加固地基的重要技術手段,它的工藝形式是首先采用設備在地層上鉆孔,借用專業的施工設備將其深入地下土層,不斷地進行攪拌振動,并采用化學加固技術,將水泥漿、石灰粉等進行均勻混合,形成特有的固化劑,并將其通過專業設備流入地層之中,根據物化反應得到施工所需的復合土樁,即連續墻機構,其具有高強度、完整性強等優勢,可達到加固地基的作用。該技術被適用于地下土層積水充沛的地基,施工時要確保支撐結構的土層酸堿度小于5,強化效果明顯,有優良的止水性能,但成本高、施工難度大,對固化劑的配比工藝有極高的要求。
換填墊層法是地基施工中常用的技術之一,當建筑物基礎下的持力層不能滿足設計荷載值時,可以將基礎下面的劣質的土層挖走,回填砂石、粉煤灰、礦渣、灰土、土工合成材料等具有堅硬、較粗粒徑、耐酸堿、承載力強等性質的材料,并夯壓密實直至符合設計荷載強度指數,打造成理想的建筑地基。這種施工方式多在地基為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等淺層軟弱土情況下使用。
灰土擠密樁法是指利用錘擊將鋼管打入土中側向擠密土體形成樁孔,將管拔出后,采用分層回填的方式,利用灰土進行夯實處理,與樁間土共同組成復合地基,能夠使工程地基處理效果更加明顯。因此,施工單位及人員在加強房屋建筑地基處理、高效完成施工工程作業計劃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對灰土擠密法科學應用的關注度,實施好分層夯壓密實操作,促使最終形成的灰土擠密樁有著良好的應用價值,全面提高復合地基的應用質量,避免引發工程實踐中的地基處理問題。
在土建工程的發展過程中,裂縫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裂縫的存在不僅會影響附屬設施的美觀程度,還會影響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處理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事先檢查裂縫的分布和大小,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整修補混凝土配合比,及時修補,防止其膨脹,從而有效地增強建筑物本身的穩定性,間接降低地基的壓力,切實保護地基。
地質勘測的準確性是實施地基基礎施工的重要條件,為有效避免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礎施工出現質量缺陷,不僅要對建筑結構物的施工現場進行實地勘察,還要加強勘察數據的準確性和針對性,做到詳細準確且要有系統的針對性,且要具體落實到地基基礎施工的每一道施工工序中,并根據建筑的具體建設結構特點,做出因地適宜的合理性技術分析,再進行實地工程勘察和復測。建筑的整體安全性需要地基基礎工程的全力支撐,而地質勘察不僅要在施工前對施工場地進行勘察,在具體的施工階段也應落實到每一道施工工序中,努力加強地基基礎施工勘察數據的準確性,促進房屋建筑工程整體建筑質量的大力提升,為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提供重要依據。
(1)相關負責人應對施工現場所用的原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對原材料的采購源頭、運輸及其儲存方式進行科學管理,確保所使用的各類材料的質量符合相應的標準,施工單位在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檢驗時一定要選擇權威的檢驗部門,只有當各類施工原材料的質量都達標后才能進行使用。(2)地基基礎施工過程中所用的混凝土結構一定要按照施工方案的有關比例進行配置,在配置過程中還可向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減水劑,以此減少甚至避免混凝土內部的水化熱問題,相關的施工人員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應及時對其進行養護,養護的技術一定要科學合理,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混凝土的質量得到保障。
在前期具體設計過程當中,一定要提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時設計人員還要加強數據內容的應用與分析,通過分析提供相關性的建設意見,特別是整個地基的承載強度,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將以往的數據作為參考進行充分的析,保證能夠符合實際地質情況。同時我們還要對土地實際壓力進行充分的計算,如果對建筑房屋勘察報告的真實性產生一定的異議,我們可以通過荷載試驗進行驗證核實。還有就是一些比較特殊的建筑工程,這部分特殊建筑工程是由天然地基所構成,我們就要對天然地基的承載力進行充分的復核,采取更為新穎的設計理念。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施工過程當中天然地基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沉,需要停止現場施工,應立即向相關的部門上報,針對現場情況進行共同性的研究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彌補,避免造成重大的嚴重后果,對于每一個人員財產都能夠做出重要的保護。還有就是如果遇到建筑圖紙結構相對較好的內部土層,我們可以在內部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灌,這樣有利于提升內部結構的承載力,改變松軟地基結構形式,承載力達到較高的要求標準之后,我們進行樁基結構建立,這樣將會保證后續施工的正常穩定的進行。
在土建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高度標準化的建設過程不僅可以更好地管理施工現場,而且可以有效減少安全隱患,提高項目的施工質量。同時,建筑企業應在相應的施工過程中,確保對領土和環境的合理保護,這不僅可以增加項目竣工后的實用性,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活和經濟價值。此外,施工單位應更加注意建造過程中的差異,并可以通過準確地監測施工現場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施工的影響。
通過土建施工建設要求及現場情況的綜合考慮,對地基處理技術應用中管控體系的不斷健全加以思考,也能為這類技術應用水平提升提供科學保障。具體表現為:合理運用創新理念、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完善管控機制,并在精細化管理及全過程控制方式的配合作用下,為地基處理技術應用過程中的管控體系形成提供參考依據,促使其有著良好的適用性;將健全后的管控體系執行到位,對影響地基處理技術應用效果的因素進行高效處理,促使土建工程基礎施工更加高效,全面提升地基處理技術的科學應用水平。
對基坑支護的狀態進行詳細監測,同時結合監測的數據來對支護的參數進行修改,在監測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應采用回填或支撐等技術對其進行處理,從而使基坑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監測的內容包括測量地基基層位移的變化、地表開裂的情況、基坑滲水和漏水的情況等,同時監測點應設置在基坑支護變化較大的區域或地質較為特殊的地段。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應對基坑的位移和深度情況進行仔細觀察,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對其進行處理。
綜上所述,在土建工程施工當中技術與質量控制是重點,所以在進行地基施工前期,作為施工單位應該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流程,強化對地基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選擇適合的施工工藝,確保施工技術與地基施工相匹配,強化地基施工技術的管理能力,提高地基施工質量控制,進而使得土建工程施工得以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