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鳳 潘潺 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禹華超 珠海市丹田物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所謂職業教育集團,是指以一個或多個發展較好的中高職院校,聯合相關的行業企業,以擴大辦學規模,提高教育質量和實現雙贏、共同發展為目的,以資聯結或契約合同為紐帶,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而構建的多法人聯合體。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則是具有職業教育集團特征的多法人聯合體的辦學行為[1]。
全球成立最早的人才質量培養效果顯著的是1973 年在美國成立的阿波羅職教集團,隨后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紛紛效仿,而中國的北京旅游職業教育集團是在國內成立最早的效果較明顯的職教集團,但比美國晚20 年。2018 年重慶水電職院聯合60 家行業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中高職院校,共同組建了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依托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培養高端服務技能型人才,是物業管理專業校企人才培養共同的目標和初衷,而現代學徒制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模式為企業精準育人、為企業鍛造大國工匠奠定基礎。
現代學學徒制:在我國是一種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教育鍛造“大國工匠”重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現代學徒制既有共性又有獨特的個性,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是我國行政校企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間共同探索與實踐的目標。
2014 年6 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發揮職業教育集團在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探索組建覆蓋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集團[2]?!睍r隔一年2015 年6 月教育部頒布《關于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進一步強調指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必須把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作為重要方向和戰略任務[3]?!本C上,職業教育集團化這種辦學模式是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必須經歷的模式。
陳子季說:“職業教育配合國家發改委……成立1500 個職業教育集團,3 萬多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參與企業2200 多家”,這是職業院校辦學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將二者深度結合會成為職業教育發展新的突破點。
教育部2015 年—2018 年分別遴選165家、203 家和194 家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這500 多家現代學徒制單位絕大多數是高職院校,可見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高校顯示出很高的激情。
現代學徒制在各專業教學過程中,由于企業追求的是利潤,企業沒有制定相關師傅考評政策和獎勵政策,所以企業的師傅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一位師傅帶多名徒弟”或“一位師傅帶一名徒弟”是極難實現的,導致現代學徒制“雙導師”育人趨于形式化。
由于企業導師的參與度低,所以高校的專業課程的制定不能準確緊跟行業的轉型升級,不能緊緊圍繞職業崗位標準制定,從而達不到培養工匠型現代學徒的目的。
高職物業管理專業的課程內容設置基本涵蓋了工程類、管理類、服務類等學科,內容寬泛知識點零碎,導致學徒在校所學的知識點與物業企業(職業)崗位標準對接不上。學徒的專業技能與培養工匠型學徒的目標相差甚遠。
由于高校缺乏行業各崗位的模擬實訓室,一些實操性較強的課程由于場地的限制、企業師資的限制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室內教師講授理論的模式,導致學徒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所學內容停留在概念和原理上,動手操作能力極差,達不到畢業即上崗的條件,企業招工后還要從“零基礎”培養。
2019 年我國開始實施針對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方面的提升行動,在方案中提出到2021 年底25%及其以上的就業人員達到技能勞動者的水平,其中技能勞動者中至少30%占比為高技能人才。要想跟上或者超過國家規定的高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培養大國工匠的目標,必須改變目前日常教學與技能競賽不對接的現狀。
現代學徒制模式下各大高校、企業對學生(學徒)的培養,僅限于在校(3-4 年)的培養過程,沒有根據行業發展和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需要,為其拓寬繼續學習的道路,沒有為其人才可持續發展搭建平臺。
在精準育人方面,我校根植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以“精準就業”倒逼“精準育人”,積極探索精準育人培養模式。
發揮職教集團的優勢,建立健全理論+實踐雙雄厚的專職和兼職相結合的“雙導師制”教師隊伍,明確雙導師的職責和待遇。職教集團對企業導師給名分,享津貼,獲表彰,激發企業導師職業情懷。
學院堅持“面向全國高校校園物業發展,服務物業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辦學理念,邀請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企業專家參與物業管理專業崗位分析,共同探討物業專業課程設置,整合校企教學資源,根據崗位所需重構課程內容,最終形成專業技術技能基礎課(企業內涵提前植入)+崗位技術技能課(理實一體化教學與企業現場教學相結合)+崗位訓練課程的課程體系(“一帶六”跟崗實訓提前進入“實戰”狀態),校企共建《物業管理理論與實務》《物業客戶服務》《物業空間維護與營造》等課程,共同實現實崗精準育人的機制。
職業院校需要依托職教集團匯集融合企業物質資源,通過工作崗位內容“倒逼”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讓精準育人有實體支撐。在此基礎上,高校教師、企業導師與職教集團企業專家以物業管理企業為背景,以物業企業真實的工作過程為主線,共同開發、編制實訓任務書。按照物業企業真實的崗位內容,構建崗位技術技能課實訓內容;按照崗位訓練課程學時要求,校企共同開發崗位實訓評價體系。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指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勞動者素質的競爭。面對‘十四五’藍圖和重任,必須大力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為中國乃至世界培養更多更優高技能人才,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現代學徒制物業管理專業依托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平臺,按照中國物業協會發布的團體標準《物業管理員(師)職業能力評價規范》,尤其是中國物業管理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標準,學生(學徒、員工)通過模擬電工和物業管理員等的工作流程并進行理論和實操訓練,通過參加校級、市級、國家級技能比賽,發揚工匠精神,守住那顆匠心。學生(學徒、員工)將競賽中追求至精至善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物業服務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中并變成一種習慣。學生(學徒、員工)通過參加各類競賽,讓優秀的他們從默默無聞的幕后走到領獎臺上、走進大家視線中,讓整個物業行業人被這種擁有匠心之人而引領。
依托職教集團各大物業公司、培訓學校、高校等的力量,校企聯合申報國家開放大學現代物業服務與不動產管理學院學習中心,為物業管理從業人員提供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平臺。
近年來,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教育在職教集團體系下開展現代學徒制物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我校推進現代職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又一探索,同時也實現了重慶水利水電職業教育集團各成員單位之間資源的優化配置。這不但有利于職教集團的良性發展,同時也整合了重慶政府、全國企業、重慶中高職院校的優勢資源,為真正推動現代學徒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