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 河南工學院管理學院
著眼于我國發展階段、環境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新時期金融市場應適應新發展格局下供給、需求體系的新變化,肩負金融供給側改革的使命,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金融市場概論》課程作為我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學科基礎性課程,需要不斷補充、更新、完善專業知識體系,立足全球視野,緊跟時代步伐,為培養應用型高素質專業人才奠定基礎。然而,日常教學中仍然存在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在此,針對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依托超星示范教學包《金融思維無處不在》,進行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
《金融市場概論》課程是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一門學科基礎性課程,以介紹金融市場學的基本原理、基礎知識為主,做到理論知識和實務知識相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國內做法和國際管理相結合,為后續財務管理等課程的開設奠定基礎。學生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能夠掌握金融市場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市場的各種運行機制,金融資產的定價方法、主要金融變量的相互關系、各金融市場主體的行為(包括籌資、投資、套期保值、套利、政策行為等),并能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方法分析解決金融市場的相關問題,達到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為今后進一步學習、開展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打下基礎。
《金融市場概論》課程針對我校財務管理專業在大二上學期開設,共計2 學分,32個純理論學時。教學內容方面即要突出金融市場基本理論與方法,又要注重應用實踐的提煉選擇。面對有限的教學課時,只能對金融市場整體框架內容進行一些基礎性介紹,金融市場各子市場深入性的講解無暇顧及。對此,需要結合當前金融市場發展的理論前沿與最新典型案例,以研究金融市場主體行為及其對市場的影響為主旨進行教學內容篩選,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讓學生易學、樂學、會學的基礎上,更新整合教學內容,反映專業特點和國際新動態。
本科院校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對實踐教學重視程度不斷加強。《金融市場概論》課程研究金融市場各種運行機制,各金融市場主體的籌資、投資、套期保值行為等,本身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程安排在多媒體教室,實踐開展方式較為單一,多以計算題、教師演示等方式在教室進行。專業實訓室相關軟硬件條件不足,模擬進行股票、外匯、期貨等市場交易受限。課堂主要由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新的內容、知識點,學生參與度不高,學習主動性不足。
學校教學管理較為嚴格,教師授課前都必須備好教案、教材、教學大綱、PPT、進度表、點名冊等材料,教學情境傳統單一,不免有時缺乏靈活性、趣味性。多數情況下課堂以教師為主體,教學方法缺乏創新,學生對授課內容興趣不足,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學習效果受限。經濟社會發展催生金融市場新業態,《金融市場概論》課程教學需要不斷補充、更新專業知識體系,亟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情境、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金融市場概論》課程期末綜合成績以學生期末的考試成績為主,即主要以期末的一張理論試卷定成績,適當結合考勤、平時作業成績等,學生易產生平時不努力,考試靠突擊的現象,對是否真正學有所獲不夠重視。目前雖然購買了教考系統亦可以進行上機考試,但仍然對學生的過程性考核體現不足。對此,更應注重過程性考核,強調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復習、課前預習情況等,提高學生的參與感、緊迫感、獲得感。
跟隨時代脈搏,汲取經典理論的養分及精華,結合金融市場學理論前沿與最新典型實例,融入課程思政,推陳出新,引導學生了解實務中的各個金融市場,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課程講解結合國家最新政策要求,包括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十四五規劃對金融市場提出的新要求,我國實施注冊制改革對金融市場的影響等內容進行,同時結合生活中的實例,使學生防范網絡、電信詐騙,注意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培養日常風險意識等,使思政教育如鹽溶于水;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夠對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基本構成、運行原理、價格和利率決定、市場參與者的地位與角色等方面的知識體系有一定認知,同時具備一些理財投資知識。
本課程在超星示范教學包《金融思維無處不在》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建立課程體系,課下搜集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案例動畫視頻、時政新聞等,融入到課堂知識講解中去,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網絡資源、教材案例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上主要通過雨課堂智慧教學工具發放主觀題、測試題、開啟彈幕、小組匯報等方式開展互動;課下主要通過學習通發布作業、小組任務,建立討論區等方式,延伸課堂有限的教學內容;強化實務操作,介紹我國資本市場時引入模擬股市實操,使學生感受真實資本市場買方、賣方博弈過程,提升風險意識,具備一定市場分析能力。
改變傳統全線下的教學模式,嘗試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章節內容相關視頻學習資源提前整理上傳學習通各章節,線下授課同時線上開放課程視頻,章節部分內容線下略講,由線上自主學習完成并配有測試題檢驗學習效果,有效拓展日常教學廣度與深度;日常考核采用線上章節測試作業、課堂筆記情況、完成小組任務、課下討論區開展討論等形式進行,計入最終成績;加強線上互動,創建討論答疑區,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討論區或者學習通發送消息等形式及時與教師進行較充分的交流溝通,彌補課下交流溝通不足的問題。
注重日常過程性考核,增加課上互動的參與作為學生日常考核的方面,線上章節測試成績、課堂發布的測試題以及小組任務ppt 匯報情況作為日常考核的重要方面。綜合成績由期末考試成績(60%)和過程性成績(40%)組成,學期末整理匯總學生在學習通、雨課堂智慧教學平臺參與活動、完成測試、作業等的積分,作為過程性考核成績的依據。此外,鼓勵學生考取相關從業資格證書或者專業競賽證書等,給予一定加分獎勵,多方面考核學生學習情況,創新考核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獲得感,提高綜合能力。
第一,建立課程體系,擴充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線上課程內容豐富、延伸了課堂教學的廣度、深度,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線下課程的不足,擴大學生專業視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智慧教學工具,增加課堂互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第二,教學模式的改變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積極性,有助于學習成績的提升。新的教學模式下,利用線上課程討論、完成小組任務ppt 匯報等形式加強師生互動,課堂測試和課后作業督促學生鞏固學習內容,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的能力,同時為學生發覺自我興趣、探索新知提供幫助。良好的課程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順利通過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考試科目,在學科競賽取得較好的成績。
總之,《金融市場概論》課程的教學應結合高等院校專業發展的現狀,立足全球視野,迎合時代發展潮流,突出專業教育特色以及地方區域發展要求,不斷開拓新的教學方法、更新完善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學習的參與感、獲得感,切實培養出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