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鋒 上海理工大學
財務會計所做的工作反映的是當前企業的整體運行情況,而管理會計可全面反映出企業的資金使用情況,提前對投資方向、計劃進行預估,使企業可以合理的使用資金。此外,管理會計在處理數據方面處在了主動地位,可以直接給企業提供會計信息,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由此可見,管理會計比財務會計要更符合企業發展的實際需要。
基于大數據時代這一步背景,企業原先的財務崗位職責需要進行重新定位,某些崗位可以與其他崗位進行合并,或者直接撤銷。這樣一來,數據處理崗位就會出現更多,且其較為集中。這時,財務會計就不可能再是圍繞項目進行工作了,反而需要結合數據、信息進行工作。除此之外,財務會計還需要具備管理性、系統性思維,要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要搞清楚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什么,要深入解讀企業背后的數據信息(有價值)。
財務會計能力有限,而大數據中蘊含著大量的信息,很多情況下,財務會計會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些數據。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不同,其是基于全局對數據信息進行管理的,可以在整體上對大數據中的信息進行分類,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管理。同時,管理會計可以將不同的信息種類當作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不同的企業發展經濟方案,對企業未來發展進行詳細的規劃。此外,管理會計還可以對企業平時所使用的資金進行管理,從根本上促進企業的發展。
財務會計想要轉型為管理會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將自己的思維進行及時的、迅速的轉變。在思維有了質的改變,且自身有了相應的職責素養后,其就可以從記賬為主的會計人員逐漸轉變為企業制造財務價值的管理人員。鑒于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可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所以企業應鼓勵財務人員進行專型,并為有意愿轉型的財務會計進行專業培訓工作。具體來講,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重視思想教育。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所以企業應將思想教育重視起來,通過其對財務會計進行引導,使其樹立起轉型意識,主動的學習相關知識,并且積極的關注財務及非財務問題的解決。第二,重視會計培訓工作。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存在本質差別,所負責的業務范圍也不一樣。想要使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企業就需將培訓工作重視起來,借助其使財務人員學習非業務范圍內的技能。最后,需在開展培訓工作時認真觀察每個財務人員,對其問題進行總結,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
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時,容易出現管理人員思想意識淡薄、崗位職責模糊從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為避免出現這些問題,要構建起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明確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并引導管理會計按照其進行工作。不過管理會計體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企業需結合管理人員的適應程度、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企業發展對其進行完善、更新。如此,才能使管理會計與企業發展相順應,才能將企業真實情況進行及時的、準確的反饋,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信息技術是大數據時代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工具,而財務會計想要轉型為管理會計,就需要將信息化管理平臺的作用發揮出來,獲得真實的數據。簡單來說,企業需在財務工作方面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來增強財務信息化建設,使財務人員可以在工作中將信息技術的作用發揮出來。在加大投資力度后,企業需對建設項目及其相關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使企業的每個部門都可以借助網絡進行交流、查詢信息。此外,在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時,企業還需要想辦法引進高質量人才、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職責素養、財務管理能力、工作效率。如此,便可在潛移默化中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
總而言之,財務會計轉型為管理會計是時代發展所趨。為保證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要從觀念、技術、人才技能等方面入手,推動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比如,企業可以通過思想教育使財務會計樹立起轉型意識,然后借助會計培訓工作使其學習到相應的技能;企業可以將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構建起來,從而避免轉型期間因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淡薄、崗位職責模糊導致的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企業可以將財務信息化建設增強,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為大數據安全信息技術的研發提供保障,同時,企業需將人才引進,需提高財務人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