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興均 蒙振海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
電子商務行業在國內已經快速發展了10余年,但廣西的電子商務發展仍顯得有些滯后,主要表現為:
一是對電子商務發展意識淡薄。許多企業互聯網競爭意識薄弱,對行業的競爭焦點依然定位于實體市場。
二是電子商務交易額結構單一。目前,我區的電子商務商品網上交易額主要靠大宗商貿維持,占交易總額70%以上,大宗商品交易額占比大容易導致風險集中、增長乏力的現象。
三是高校物流網不夠完善。物流通道比較傳統,物流配送周期長,配送“最后一公里”能力有待提升。
四是電商行業的龍頭企業帶領。我區電子商務企業發展比較弱小,在整體運營中缺少經驗豐富的電商服務企業。
五是電子商務專業人才不足。目前廣西區電子商務人才緊缺,絕大部分電子商務企業存在人才招聘壓力。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對廣西職業院校電商專業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是具有建設性意義的。
我國電子商務雖然發展比較晚完,但是發展很迅速,未來發展趨勢將與其他產業更深度融合,并將由國內電子商務向跨境電子商務不斷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不斷和各個產業加深融合,從而提升了各產業的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運營管理水平和行業創新能力。電子商務在5G網絡發展的背景下,也將與新媒體、虛擬社區等應用進一步融合。電子商務還將轉向以客戶為中心,通過互聯網不斷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將推動電子商務應用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5G應用不斷擴展、智能手機端上網的便利性優勢越來越凸顯,移動電子商務將加速滲透到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向普及化、便利化方向發展。
2020年國家在國函〔2020〕47號《國務院關于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文件中又新增了46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是國家第五批設立的城市,目前全國已經累計有105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這為跨境電商的發展建立了良好基礎。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在1.29萬億元左右,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至1.69萬億元,年增速超31.1%。
未來幾年,中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數量逐漸增加,電子商務服務商也在往國際化發展,因為通過電商低成本拓展海外市場正在成為眾多企業的共同選擇。
中國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促使國外電子服務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將加快。國際電子商務發展形勢美國著名的高科技市場研究機構報告稱,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連年攀升。
1.全球電子商務用戶數量持續上漲。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電商用戶數量同比增長9.5%,高達34億以上。預計2021年,這一數據趨勢依舊繼續增加,預計全球電商用戶數量同比將增長10%,可能會達到38億。
2.B2B仍在全球電子商務中占主導地位。一直以來,B2B電子商務仍占主導地位。
3.全球電子商務地區差異逐步減小。早期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平衡,美國電子商務遠遠領先于其它國家。但是近十年來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特別是中國已經逐步成為國際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力量。
當前國際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跨境電子商務由B2B向B2C轉變且不斷加速發展。前期跨境電商主要是企業和企業對接的模式發展,受眾面較小,但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端的不斷發展,各大跨境電商購物平臺不斷崛起,消費者也從海外代購轉變了在跨境電商平臺上購物。
2.電子商務行業逐步發展成為各行業的商業基礎設施和行業服務平臺,而且這一平臺已經逐漸將成為商務服務業的核心,引發各行業新的產業模式創新。
3.電子商務行業改變了傳統商業模式。隨著互聯網和物流的進一步發展,電子商務行業將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各個行業對電子商務技術的運用不斷提升。經濟區域一體化與互聯網技術將進一步席卷全球,在互聯網影響下,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聯系更緊密,這加大了互聯網對企業的影響,全球貨倉一體化建設是大勢所趨,產業鏈的融合建立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保障。
4.智能化的電子商務逐漸形成,這必將促進手機端服務業的興起,以及個性化、精準化營銷的發展。
課程設置不夠嚴謹。當前許多高校的電子商務課程設置不夠嚴謹,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只是簡單地根據當前互聯網基礎技術和網絡營銷的課程拼湊在一起,不夠系統;二是許多課程建設依舊理論大于實操,缺乏對學生實務操作技術技能的培養。主要原因有幾點:
1.部分學校對電商的概念沒有更新把握,由此導致課程設置變成一個拼盤式的課程體系,如網絡營銷、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實務等課程都是其他專業特有的,而不是電商專業的必要課程,所以這就形成了課程混搭的情況。
2.教師授課水平高低不一,有的授課老師在授課時基本上是按照個人的理解各傳各經,而不是依據電商的基本主干線進行組織教學。
而課程設置的不嚴謹,最終會造成人才培養目標的不明確,由此導致學生專業技能水平跟不上專業需求,從而也會降低學生就業競爭力。此外,還有的課程開設的教材過于落后,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跟不上互聯網發展迅速的時代步伐。學校在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上,應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前沿技術需求的課程教材讓學生的知識水平也能緊跟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腳步。并且電子商務是綜合性強的學科,無論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還是商務策劃、項目運營實務,這些課程都需要大量的實操訓練雖然近年來許多高職院校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推出了電子商務實訓平臺,讓學生可以模擬實訓,但是有的些軟件仍然與實際的商業環境差距較大,甚至有不少軟件已經落后于現有的應用。在這個變幻莫測的電子商務行業里,專業學生的學習應盡可能緊跟行業發展需求,及時更新專業課程建設,不然實務教學與書本教學并沒有本質區別。此外,許多教師本身也很少參與行業企業的實際運作管理,在教學上的案例教學、實訓、實習指導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電商專業的定位,要基于電子商務企業就業崗位能力需求為切入點,不僅要深入行業專業及用人單位的調研、反饋、研討、論證等途徑,確定專業定位,還要根據當前電商的發展局勢和行業趨勢要求,靈活調整專業的發展定位,保障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能緊跟企業發展需求。
通過深入本地電子商務行業、企業調研,邀請企業實踐專家召開座談會,結合南寧市要建設成為電子商務示范性城市和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信息交流中心,確定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從事網絡營銷和網絡客服服務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電商專業要培養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管理、法律和現代物流的基本理論及基礎知識,具有利用網絡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和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現代物流方法改善企業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能力的高技術技能型電子商務專門人才。使學生掌握電子商務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畢業后能在各電子商務及相關企業、行業從事網絡營銷、網絡編輯、網店運營與維護、網絡客服、電話營銷等工作。
電子商務專業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素質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電子商務專業職業技能,它是高技能人才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我們通過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培養方案,將助理電子商務師相關課程融入教學計劃,實行雙證融通,狠抓學生的職業技能。
第二是電子商務職場應變能力。職場應變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靈活、適時應對職場要求變化的能力,需要一些專業基本功。電子商務專業從2008年上學期起開始推廣情境教學,在職場氛圍中進行交際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職場適應能力。
第三是電子商務專業創新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同樣需要具備創新能力,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專業比武,學生自營網店,在專業創新教育中尋找突破口。
形成“理實一體課程”——“生產性實訓”——“頂崗實習”三個階段遞進的學習,這種分段遞進的培養模式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使專業人才培養過程在課堂學習與崗位實習逐步遞進中完成,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及后續發展能力,有利于服務經濟發展。
總之,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動態過程,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努力通過頂崗實習、訂單培養、校內外實訓、模擬生產性和生產性實訓,實現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與使用的零距離對接。本課題致力于廣西職業院校電商專業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將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定的思路方法,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