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豐潤區審計局
隨著當前我國政府投資頻率的逐漸升高,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的優勢逐漸得以彰顯,其信息化,一方面能夠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另一方面,減輕了我國政府審計環節存在的壓力,但就當前期信息化現狀而言,不容樂觀,使當前政府審計投資工作流程依然很復雜,對此,有關人員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完善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建設:掌握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要領、研發通用性強的審計平臺、拓展信息源、強化人才培養
在當前全球經濟發展迅猛,現代化建設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政府在投資建設方面的規模也與日俱增,伴隨著國家對政府審計工作產生的新要求,需要政府審計工作進行全流程覆蓋,導致政府審計壓力突然加大,此時,投資審計信息化建設以其高效、全面、精準獲取項目基礎信息的特質,逐漸受到審計工作的青睞,成為傳統審計改革的必經之路。雖然近幾年我國信息化技術發展越來越快,相應的信息化輔助應用軟件也越來越多,但由于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存在復雜程度高、消耗時間長、涉及范圍廣、風險系數高等性質,而當前該領域信息化建設所處階段過于青澀,只能進行簡單的輔助工作,批量且格式化較嚴重,導致其在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建設中的引用并不明顯[1]。
全面掌握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重點方向,能夠更高效的實現其信息化建設。我國政府投資審計當前的關注重點一直都只在工程造價上,但信息化建設對其產生了新的要求,將造價審核逐漸轉向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內容真實性、完整性審計上。對于沒有按照約定時間開工或執行效率低等情況進行整理、匯集,對投資審計中的問題進行有側重方向、個性化的探究解決。
審計平臺具有比較強的通用性,有助于政府投資審計工作中,數據協同性的增加。其中,審計主體應加強頂層設計,以促進各個主體間的信息共享協同。其他主體也需要進行各類業務數據庫的優化以及業務資源的梳理整合。另外,應加速健全信息更新、數據采集的相關制度,對數據異常情況進行嚴格監測、預警,爭取將審計工作由“事后”向“事前”過度。在實際的審計平臺研發中,要想實現數據協同,不只需要審計平臺通用性的加強,還需要審計人員和網絡人員具有專業的思維以及技能。在審計人員方面,應將投資信息化過程中出現的需求進行完整梳理,掌握審計關鍵,進行條例清晰的整理,然后在與網絡技術人員溝通。在網絡技術人員方面,應嚴格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平臺研發,進行合理、高效的系統調試和系統運行,以最大程度滿足審計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要求。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成熟軟件,對投資數據進行跟蹤并對其進行詳細的分析[2]。
有效拓展信息源,為外部信息在投資審計中的模塊化提供了助力。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通過盤活已有數據、整合外部數據、梳理歷史數據、根據需求獲取第三方數據,結合當前軟硬件系統具體情況,進行數據源的拓展,進而達到投資審計應用模塊化的目的。結合當前政府審計信息化建設實際情況,具體的模塊可為:項目所需基本人員、基礎材料數據模塊、工程進行時所需資金數額合理性審查模塊、相同類型工程造價水平模塊等。如,由于政府投資項目比較特殊,在實際審計過程中需要專業財務人員在外部創設表格,然后再導入審計系統,為滿足當前審計信息化要求,就當前現場審計實施系統,因進行進一步完善,應當進行專用的政府投資審計應用模抉的研發,在該模塊下,審計人員可對具體項目的招投標、合同信息進行直接掌握[3]。
人才培養是當前保證政府投資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一方面,可以通過審計交叉學科學習、計算機技術培訓等方式,對人才開展全面培養,以達到高等級信息化綜合人才的培養目標。另一方面,可以成立相應大數據分析團隊,對相關網絡技術在政府投資審計中的應用進行強化,對相關數據進行進一步的關聯分析,進而提升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技術水平。在此情況下,也達到了對項目管理、制度執行、投資效果等情況的全面、及時掌握,提升了政府審計部門在尋找和發現問題、分析趨勢、宏觀研判、輔助決策方面的能力以及效率[4]。
投資審計作為政府投資工作的重要環節,其信息化建設也越來越重要,只有高效地進行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建設,才能充分發揮審計在政府投資中的作用。另外,也大大增強了政府投資的安全性。但由于當前政府審計信息化建設正處于初級的階段,其發展現狀并不樂觀。針對這種現象,相關人員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解決,可以包括掌握政府投資審計信息化要領、研發通用性強的審計平臺、拓展信息源、強化人才培養促進政府投資審計的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