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財務共享服務環渤海分中心
進入21世紀以來,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經濟發展及國內企業的成長速度大幅提升,一批批的企業走上了集團化發展的道路。無論是橫向一體化、縱向一體化或者多元化發展,都面臨著業務復雜程度加深。從會計核算的角度看,在執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做好集團公司的會計核算標準統一要求及執行,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核算信息質量以及后續的數據應用。因此,做好會計核算標準化工作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會計核算的標準化應全面涵蓋集團公司內全部業務以及各類衍生業務的核算。由于集團公司普遍業務涉及廣,產業鏈條長,下屬公司的業務類型差異較多,偶發型業務不可避免,因此核算標準化工作很難覆蓋全部公司的全部業務。
由于集團公司內部下屬公司間業務差異及變化,會計準則及相關配套指引的調整,稅費等方面地域性要求不同,導致核算標準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頻繁更新調整。
核算標準化最核心的問題在于推行,集團公司由于下屬公司層級多,集中管理要求不夠,財務分散等原因會造成標準化推行不利,使核算標準化僅停留在紙面。
基于以上分析,集團公司核算標準化推行中的主要困難具體應對措施如下:
首先對于集團公司內各下屬公司的業務進行全面細致的梳理。自下而上收集各下屬單位的各類業務,以明細業務場景進行分類匯總分析。從會計準則/集團會計制度對核算的規范性要求、財務報表披露/管理報表分析對核算的精細度要求、當地規章制度對核算的針對性要求等維度,對于同類業務的不同處理方式進行集團層面的統一規范。后根據梳理成果,向上而下進行標準化規范要求,并由各下屬單位進行全面檢查及意見反饋。
在梳理環節,各下屬公司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對梳理的成果進行全面細致的再分析,確有特殊核算要求的應提出區別于規范的個性化需求;確有未涵蓋業務的應及時確認補充。
最終形成的完整版核算標準化規范應形成版式固定的文件,并通過正式文件方式在集團公司內正式推行。
核算標準化規范一經下發即成為各下屬公司無條件執行的核算方面的唯一規范。任何下屬公司不得私自更改業務處理方式或拒絕執行核算標準化規范。
對于核算標準化規范的更新、增補、刪除,集團公司應制定統一的申請、評估、審批流程。并由專設的機構或臨時性組織負責統籌該項工作。并制定定期的發版更新時間要求。
對于會計準則更新導致的規范需要更新、增補、刪除的,應由集團公司統一更新規范并下發執行。
各下屬公司新增業務、新增業務場景的情況應根據實際情況由下屬公司發起申請,經本單位批準后報送集團公司,集團公司對應組織進行及時評估分析,確實有必要進行規范的更新、增補、刪除的應進行相關的操作;沒有必要進行規范的更新、增補、刪除的也應及時反饋意見并詳細說明原因及對應業務的處理方式。
對于新設公司,應首先要求適用規范,并由新設公司對規范進行分析,若規范不能滿足業務需要的,及時按上述流程進行規范調整更新。
集團公司應制定定期及不定期的檢查制度,對各所屬公司的規范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及檢查,并制定獎懲措施。
財務核算標準化推行的一大難點在于財務分散不集中,特別是對于集團公司而言,地域分散情況更為嚴重,各下屬公司分別擁有財務職能,不同人員對于業務與規范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規范執行及溝通效率可能存在自然分散的情況。因此,財務集中是可選的解決的方案,即將核算職能從各下屬公司剝離,由統一的財務隊伍進行財務核算工作。
有條件的集團公司可選擇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逐步成為跨國集團企業廣泛關注和采用的一種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服務是依托信息技術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優化組織結構、規范流程、提升流程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或創造價值為目的,以市場視角為內外部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分布式管理模式。是企業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其目的在于通過一種有效的運作模式來解決大型集團公司財務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可以實現會計政策的集中管理,并通過核算業務集中處理,實現企業會計政策執行的一致性。
隨著集團公司的不斷發展,財務核算職能分散,應通過標準規范制定、執行、修訂方式對財務核算工作進行標準化推行。有條件的企業可選擇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企業會計政策執行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