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民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阜陽醫院
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醫療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成為醫院建設與發展的關鍵。醫療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是醫院積極響應新醫改要求的重要舉措,并且新醫改也為醫療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為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指明了方向。醫院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模式,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電子設備的運行效率,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就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而言,醫院內部的電子設備管理包括了網絡傳輸、功能應用與數據庫等模塊,共同組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統整體架構。首先需要與臨床科室之間利用互聯網瀏覽器來發送必要指令,將其傳輸到服務器,總服務器接收指令后,處理信息并鏈接系統數據庫,從而執行、更改數據,完成指令后,利用服務器修改數據庫的程序,隨后重新加以處理與組織,最后發送反饋指令到用戶界面。信息化系統設計主要基于數據庫服務器查詢語言,管理相關數據。為進一步實現信息化管理,必須設計網絡頁面與數據庫有效鏈接,從而實現信息的共享和傳輸,針對數據進行更改和儲存,充分發揮資源的實時性優勢。
瀏覽器技術主要基于互聯網而實現,瀏覽器屬于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重要模塊,能夠實現客戶端的統一化,將系統整體操作與運行中心均設置于服務器當中,利用瀏覽器能夠實現系統維護以及使用的簡單化與便捷化,隨著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瀏覽器技術得到了更為廣泛的應用[1]。
系統設計屬于系統開發設計中的重要環節,以此來分析研究系統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功能與要求,了解與掌握系統在醫院內部各個科室部門的使用情況,及時作出調整與優化。根據用戶體驗,讓客戶端用戶能夠更熟練的操作信息化管理系統,增強醫療電子設備的管理效率。首先需要詳細分析系統運行情況,掌握系統運行的操作問題與使用情況,確保新系統的研發具備必要的數據支持,防止設計中出現類似問題。其次,需要分析研究新系統的實際應用需求,研究新系統的可行性,評估系統開發的必要性。做好系統功能需求分析、性能需求分析、穩定需求分析以及安全需求分析等方面的內容。隨后,開始新系統邏輯結構的開發,創建邏輯模型,保證能夠設計出更為詳細且準確的新系統邏輯功能與整體結構框架。設計創建邏輯構架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到例圖、數據圖以及數據字典等各個工具,完成上述操作后需要科學的編寫系統規格的詳細說明書,利用形式化語言來詳細描述系統的各項功能,全面介紹系統的全部數據使用情況,更為完善且可行性的分析表達系統運行的實際需求。
在設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與做好系統架構的設計。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物理架構包括了描述系統的服務器、數據庫、客戶端等模塊。基于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醫院內部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系統設計需要重點關注后臺應用的部署方面。例如,醫院臨床科室的醫護人員能夠通過網絡瀏覽器來向電子設備的相關管理工作人員發送各個電子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利用網絡來發送相關的信息指令,而服務器在接收到相關指令之后,可以按照具體需求來訪問系統數據庫,隨后通過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內部處理程序來為數據庫發送需要更改數據的命令,在數據庫實現了相關操作之后,隨后再利用互聯網經由瀏覽器將命令傳遞到用戶端[2]。
針對邏輯架構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了解電子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邏輯框架包括兩個主要功能模塊和八個子功能模塊。其中主要功能模塊包括基礎管理模塊與核心業務模塊,必須保證兩大模塊之間的相互連接,確保后續各項業務能夠有序的展開,設計過程中需要給各個模塊設計相應的功能,保證各個模塊能夠獨立的查詢以及發送指令。其中,基礎模塊的功能是管理與處理基礎性數據,主要面向系統的管理工作人員,即完成系統的初始化、人員權限的更改和設置,還有系統的整體維護與操作等各項操作。核心模塊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核心業務的管理與處置等方面,即各個醫療電子設備的日常維修與科學管理等操作。主要包括了醫院內部各個電子設備的故障維修、工作安排、預防性保養、配件的檢查和管理、設備的更新換代,損壞報廢等各項工作。
系統功能架構的設計主要是基于邏輯架構而實現,功能架構設計經由單獨業務邏輯或者是一次性的數據庫來完成功能架構的讀寫操作。功能架構主要面向的對象是系統的開發人員,主要用于系統業務流程的研究與設計。設計功能架構的主要目的是給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供更為良好的運轉環境,同時確保各個電子設備與項目能夠更為流暢的溝通與合作。系統用戶能夠利用業務操作,經由功能指導來找出能夠處理相關業務的系統模塊,同時通過模塊當中的小模塊來重點處理,進而分步驟、分階段的實現電子設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操作以及應用。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醫院為了能夠充分滿足于新醫改的要求,必須加大電子設備的信息化管理力度,立足于醫院建設與發展實際,設計信息化管理系統,提高電子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證電子設備正常穩定的運行,為醫院的日常運營奠定基礎,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促進醫院現代化與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