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森 平頂山技師學院
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產生變化,每個行業的發展和前進都需要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人才。而高職教育是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適應新時代對人才的需求,以及緩解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高水平和高素質的新時代人才,高職教育需要及時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根據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和需求不斷推進教學制度的改革,在教學中融入新時代的元素,如此有效促進我國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產教融合主要指的是產業與教育相互融合,是一種高職院校培養和選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融入產教融合,首先需要對產教融合的本質進行全面了解,并立足于課程實施教育教學,才能有效保障教育標準的全面落實。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不僅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尤其是圍繞課程整體框架展開科學的改革和創新,讓板塊之間能夠存在一個過渡和融合的過程,而且通過板塊之間的相互配合實現平面設計專業教學課程的有效改革,使改革后的課程內容更符合企業的發展需求。
產教融合視角下的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一方面能夠幫助即將就業的學生系統掌握和運用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另一方面還能給學生提供發揮能力的實踐場所。通過合理運用產教融合這種方式有助于提升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能確保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產教融合的教學作用和重要價值,堅持在產教融合視角下積極推進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改革。
在產教融合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個方面是理論和實踐脫節的現象比較嚴重,經過長時間的教學實踐,平面設計專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課程體系,包括文化基礎、專業基礎和設計基礎三個板塊,然而當前很多學校在進行平面設計與教學時偏重理論傳輸,沒有給學生留下足夠的實踐空間,學生無法正確理解理論知識,也無法很好的作用于實踐,與社會要求脫節。第二個方面,平面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方式存在缺陷,很多高職院校與企業之間達成了合作關系,理論課程由在職教師進行講述,實踐課程由企業內的專家和領導展開授課,也建設了一些實踐基地,比如校內、校外平面設計孵化基地等,但是在實踐課程開展中,教師雖然有實戰經驗,但缺乏解決問題的針對性,也缺乏對行業發展形勢的最新了解,很多高職院校采用師徒制的形式進行實踐教學,作為師傅的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實踐步驟自由安排,這就造成了學生的實踐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師傅的實踐經驗。總體上來講,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的實踐模式還是需要改革。除此之外,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內容容易存在滯后性,脫離行業實際需求,作為平面設計師要能靈敏的捕捉到市場動態,對周圍的事物反應敏捷,比如關注受眾心理、時尚元素,并且把這種影響反映在自己的設計思想中。當前的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有一定照本宣科的傾向,忽視了對社會發展因素的重視,封閉性較強,機械性的重復知識必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潮流,給學生布置的設計主題也過于理想化,難以提高學生實際職業能力。
在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中,為了充分發揮產教融合的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研究和探索產教融合的本質,立足于課程教材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可以嘗試讓課程教育與相關平面設計產業進行有機結合,并與企業加強合作,爭取企業也參與到教學管理中。根據高職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要求,與相關產業和企業進行合作,尤其需要投入充足的資源,加快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對相應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崗位需求進行系統梳理,依據平面設計崗位的相關標準和工作能力的要求,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如此便于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能夠在就業之前構建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體系和學習任務,提前適應就業生涯,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運用產教融合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的情況下,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就業能力,在畢業后能夠更熟練地應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應該不斷探索落實產教融合方法,如可以安排學生通過互聯網或網絡平臺查閱與平面設計專業相關的產業和工作崗位,便于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學習方式,同時還能深刻了解到平面設計專業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對人才選拔的標準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尤其在傳統的社會發展中更重視知識型人才,在社會各行各業競爭壓力巨大的背景下,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斷增長趨勢,尤其對人才的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在產教融合中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使其更好地適應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企業產品在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問題,當學生在進行產品設計的時候則需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問題,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討論、調查和解決,并學會總結經驗,才能設計出更好的作品。同時需要教導學生認真揣摩和掌握設計行業的發展動向與未來發展趨勢,及時做到與時俱進,根據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和實際要求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更多適應行業市場的新穎作品。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搜集一些名人名家的作品,讓學生在課堂上欣賞和學習,并引導學生圍繞這些作品存在的優缺點進行討論和分析,接著安排學生依據自身的想法和見解改進不足之處,久而久之則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以及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創新能力。
在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為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條件和機會,尤其新媒體技術在社會各崗位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對傳統的經營和發展模式形成了極大的沖擊。為了實現產教融合在教學中的全面落實,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內容和更新教學方式,以此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需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產教融合的視角之下,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把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和單位用人需求結合起來,滿足社會需要加強學生技能培養,通過實踐教學模塊的完善設置,對教學工作體系進行優化,提高教學工作的整合性,可以設計任務書和項目指導書,由合作企業和教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提高專業教學內容實用性,增強教學體系的針對性,開啟全新的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運用一體化的教學技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提高設計思維,讓學生敢于創造,敢于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大膽進行平面設計,對教學實踐模塊的豐富和完善,能全面提高學生崗位技能,為職業品質、職業素質的提升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在產教融合的視角之下,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還要打造優秀的教師資團隊,合格的平面設計專業教師需要組織教學活動平穩推進,自覺承擔起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責任,學校要選拔骨干教師,提升設計教師的專業技能,創建專業研討會,提高教師團隊的創新設計能力。
綜上所言,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為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帶來了更多的契機,尤其平面設計行業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應當對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給予高度重視另外為了給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應當堅持在產教融合視角下推進高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