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軼任,黃 劼,廖 峻,趙洪鑒
(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四川 成都 610081)
前庭神經炎是目前臨床常見的周圍性眩暈類型,在眩暈門診就診者中可占8%,僅次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及梅尼埃病[1]。該病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自發性眩暈、惡心、嘔吐、眼震、不穩感等,在急性期可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困擾,嚴重影響其生活及工作[2]。目前,臨床針對性治療前庭神經炎的藥物相對較少,前庭抑制劑被認為只用于改善急性期嚴重癥狀,不可長期使用,因其可能延緩中樞代償[3]。此外,以倍他司汀使用率較高,需堅持服用至癥狀完全消失,但部分患者經系統治療后仍可遺留較長時間的頭暈、昏沉感及失衡感[4]。另外,激素被認為對部分患者有效,但激素的療效尚不確切,相關文獻報道也提及激素對癥狀改善的爭議性[5]。有研究表明,即使經正規治療,患者前庭功能恢復率也欠理想[6]。故臨床需要更多有效改善前庭神經炎患者癥狀及預后的藥物,但目前尚少見相關藥物療效的文獻報道,本研究探討了薄芝糖肽在急性期用于前庭神經炎的有效性,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更多用藥思路。
1.1資料
1.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的前庭神經炎患者5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1.2診斷標準 (1)急性發作的眩暈,可伴惡心、嘔吐,持續時間數小時,病前1~2周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感染史;(2)查體見自發水平眼震或自發的水平扭轉眼震,且甩頭試驗陽性,無其他神經系統癥狀;(3)無耳鳴、聽力下降等聽力癥狀;(4)頭部CT及磁共振成像影像學檢查排除中樞性器質性病變;(5)排除其他周圍性眩暈及全身性疾病導致的眩暈。
1.1.3納入標準 (1)符合診斷標準;(2)病程處于1~3 d內;(3)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配合完成相關查體及評分。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研究組予以薄芝糖肽注射液(揚州制藥有限公司)4 mL,用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每天1次,共治療14 d;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衛材(中國)藥業有限公司]12 mg,每天3次,共治療1個月;對照組僅給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用法、用量與研究組相同。
1.2.2觀察指標 使用眩暈殘障程度評定量表(DHI)對2組患者入院后用藥治療前、治療1個月后進行評分,以了解患者治療前后眩暈程度及生活質量。

2組患者治療前DH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DHI評分均明顯下降,且研究組患者治療后DH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DHI評分比較分)
雖然前庭神經炎屬周圍性眩暈范疇,但急性發作期往往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困擾,嚴重影響患者工作及生活。某些患者頭暈癥狀可持續較長時間,究其原因可能是眩暈癥狀導致焦慮等情緒障礙及因對眩暈的恐懼而產生頑固的情緒相關性頭暈;另外,部分患者可能獲得長期的前庭功能障礙[7]。盡管目前前庭神經炎的發病機制多被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但據文獻報道,患者血清病毒抗體檢測不支持此學說[8],且相關隨機對照研究提示,抗病毒藥物治療相對安慰劑對前庭神經炎患者預后并無差異[9]。雖然目前激素類藥物被普遍認為對前庭神經炎有效,但循證研究結果顯示,激素對前庭神經炎的療效缺乏依據,仍存在較多爭議[10]。基于上述原因,建議臨床應用激素時應事先與患者充分溝通[11],而相當部分患者對使用激素類藥物存在抵觸情緒,使激素在前庭神經炎治療中的作用更顯薄弱。另有系統評價提示,甲鈷胺對前庭神經炎的治療可能有效[12]。前庭康復訓練被廣泛認為對前庭神經炎的康復有幫助,但目前的文獻報道均提示前庭康復訓練必須聯合藥物治療[13-14]。總之,目前仍缺乏緩解癥狀并改善患者預后的特異性治療藥物。
本研究使用DHI評分評估了2組患者眩暈癥狀及前庭功能障礙程度。DHI為目前較為常用的對眩暈所致生活殘障程度的可靠、有效的量化評估工具,并可用于眩暈的療效及康復狀況的評估。DHI評分包含25個條目,且同時包含功能、情緒、軀體3個子指數,從多維角度全面評估患者癥狀,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及相關性[15]。目前尚有研究使用日常活動前庭功能障礙等級評分、眩暈評定量表評分系統等評估患者癥狀,但均缺少相關研究評價其可靠性。由于日常活動前庭功能障礙等級評分來源于國外,其中部分條目對國內患者并不十分契合,而眩暈評定量表評分系統設計過于簡單,易受患者及評價者主觀印象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均未采用。
薄芝糖肽注射液主要組分為多糖和多肽,可用于治療前庭功能障礙、高血壓等引起的眩暈,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薄芝糖肽治療前庭性眩暈有效[16];同時,有學者指出,應用薄芝糖肽有助于突聾伴眩暈患者的眩暈癥狀在短時間內改善,恢復患者生活自理能力[1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DHI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提示早期應用薄芝糖肽有助于改善前庭神經炎患者眩暈癥狀,縮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可于臨床藥物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