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偉浩 楊恒建 李冬英
[摘? ?要]以“四層實踐,內化生成”理念為指導,開創性提出以四層實踐課程“廣場實驗、開放實驗、社團實驗、探究實驗”聚焦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驗興趣、操作技能、知識視野、探究能力,構建“四層進階”高中課外化學實驗校本課程模式。課程按“興趣—技能—拓展—創新”進階,有層次、多樣化、可選擇,拓展了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空間。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外實驗;四層進階;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 ? G633.8?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26-0067-03
一、“紙上實驗”問題嚴重
2013年廣西學考化學卷很有特色,它設置了實驗探究問題。其中第5題考查淀粉與碘的特征反應:“土豆中含有大量的淀粉,在新切開的土豆上滴加碘酒,看到土豆切面變 ? 。”在當年近26萬考生中有11%答錯。又如,2014年廣西學考化學卷第39題:“將N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則N的化學式為? ? ? ? ? ? ? ? ? ? ? ? ? 。”近26萬考生中約15%留空白。“紙上實驗”問題嚴重可見一斑。應答數據表明:考生更多的是以“記憶實驗題”的方式答題得分,靈活情境下,僵化呆板的記憶性知識不靈了。“假實驗、真寫題”顯然不能落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導致上述現象的原因不一而足,其中不重視化學實驗課程建設是主因:學生沒有親自參與實驗,實驗室的課程功能未得到延伸,科技活動不見化學身影,研究性學習化學教師缺位。那么,如何解決學生自主實驗空間受限、課外實驗課程缺失等問題?對此,南寧三中化學教學“三實融合”課題組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探索。
二、化學實驗校本課程理念和結構
南寧三中化學組以“四層實踐,內化生成”理念為指導,開創性提出以四層實踐課程“廣場實驗、開放實驗、社團實驗、探究實驗”聚焦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驗興趣、操作技能、知識視野、探究能力,構建“四層進階”高中課外化學實驗校本課程模式。
課程理念:四層實踐,內化生成,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
課程目標:激興趣,練技能,拓視野,促創新。
課程載體:廣場活動——趣味化學,化學實驗室——開放平臺,化學社團——晶體社,研究性學習——專門探究。
課程特點:課程有層次、多樣化、可選擇。
課程實施:學生自主選擇,四層遞進實踐,促進素養內化生成。
三、進階生成——四層實踐,內化生成
1.廣場趣味性實驗課程——激興趣
南寧三中一年一度的元旦活動的固定節目是“心動不如行動”廣場學科活動,以學校活動為平臺,化學科安排有“魔棒點燈”“星光飛舞”等十多項化學趣味性實驗,學生親自操作。化學實驗主題緊扣高中課程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2.開放化學實驗室課程——練技能
開放化學實驗室課程,可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該課程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以學習小組為單位(3∽4人),一周一課時,選修的學生主要為高中一、二年級的化學愛好者,通過小組合作進行學習。目前常態化開放實驗有9項,學生選課人數呈現逐年遞增趨勢。近三年,每學期有3~4項創新實驗展開探究。
3.建設化學類社團課程——拓視野
南寧三中學生創辦了化學社團——“晶體社”,并以社團申報主題的方式在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社團社長負責組織社員并協助教師開展社團活動。社團實驗課程是課本實驗的拓展升級,設置了“茶葉中某些元素的鑒定”等多個拓展性實驗(詳見表3)。
4.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促創新
本課程注重創新性,以學校研究性學習活動為平臺,化學教師參與指導,設定每期(寒、暑假)研究主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5人),以課題研究的方式開展實驗探究,要求提交小課題報告一份。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間,多個研究小組對“新型冠狀病毒防護與各類化學消毒劑的安全使用”開展研究,從化學消毒的作用原理出發,總結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防護措施和化學消毒劑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必修1的膠體的性質為切入點,開展“關于COVID-19的氣溶膠傳播特性及其防護建議”的研究;高二學生則根據選修5的有機化學知識,開展了“關于口罩熔噴布的研究”。近五年,學生撰寫的化學類研究性學習論文共300多篇,每年都有學生參加學校的優秀課題答辯會。
總之,建設實施四類課外化學實驗校本課程,可滿足學生多元發展需求,拓展學生的化學實驗學習空間。廣場趣味性實驗課程激興趣、開放化學實驗室課程練技能、建設化學類社團課程拓視野、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促創新,按“興趣—技能—拓展—創新”進階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