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琪
摘? ? 要:雪松作為我國重要觀賞類植物,因為其外形挺拔優美,受到大眾喜愛。為保證雪松健康生長,需要對病蟲害詳細分析,采用合適方法進行防治。文章主要研究了枯梢病、根腐病兩種病害,以及介殼蟲與松大蚜兩類蟲害,可提升雪松防治質量,旨在推動園林景觀健康發展,讓人們獲得優質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雪松;病蟲害;綜合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1-0091-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63.7? ? ? ?文獻標志碼:B
甘肅省作為我國西北部的重要省份,因為氣候與地理環境等因素,造成其綠化質量一般,并不能為人們提供高質量園林景觀,改善生活環境。為解決這一步問題,甘肅省各級政府響應中央號召,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選擇包括雪松在內多種樹木,打造高質量自然環境。
1? ?雪松
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作為園林觀賞重要角色,目前在我國多個城市廣泛栽培。高度可達30 m,胸徑可達3 m。其樹皮為深灰色,且樹皮會裂成鱗狀片[1]。長枝葉向外輻射,短枝葉是簇生狀。雄球花長2~3 cm,直徑為1 cm,呈長卵圓形,雌球花長為8 mm,直徑為5 mm,呈卵圓形。而球果則會從淡綠色轉變為紅褐色。其生長氣候要求溫和涼爽,并且具有較厚土層,排水性能良好,在酸性或微堿的土壤可以保持良好的生長。可是雪松與同其他植物一樣,在病蟲害的影響下,其生長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有必要對其進行科學防治。
2? ?雪松病蟲害發病癥狀
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雪松種植規模不斷提升,但是其病蟲害出現多發、頻發的問題,嚴重影響城市綠化質量。在園林種植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雪松的枝條與樹葉不正常脫落,或者出現少量枝條枯死。在對雪松根部進行檢查,也會發現新根出現大量干枯問題,少數情況會出現腐爛,嚴重時則會引起側根壞死,導致輸導組織呈現出不正常的顏色,在缺少及時防治的情況下,極易造成雪松大面積死亡。只有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雪松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并根據實際情況研究病蟲害類型,并采用適合的方式落實防治措施,才能保證雪松為我國改善生態環境貢獻力量。
3? ?病害分析
3.1? ?枯梢病
枯梢病在發病時,雪松會出現樹梢干枯致死的現象,而且該病害主要影響嫩梢。在同一棵樹的多個梢頭都會被病毒侵染。位于樹體的中部及以上的迎風位置,發病枝和健康枝會相互拍打,導致枝條產生傷口,極易造成多個枝條全部枯死[2]。健康枝在被病毒感染后,其梢頭位置只存有健壯的綠色針葉,其他針葉則在病毒影響下脫落。在發病初期,新梢呈水滴性下垂,伴隨病情嚴重則轉變成黃棕色,而枯梢朝下延伸,則會影響枝條、主干等位置出現下陷病斑,同時向外流出,松脂呈淺蘭或淡灰色。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而病斑進一步擴大,直到將雪松環繞后,在病斑范圍內枝干會出現大量枯死,發病后期病斑呈現黑色斑點。
3.2? ?根腐病
根腐病會在根部位置發病,向上延伸,擴散至樹干,最后影響整個植株。如果對雪松周邊土壤下挖,直到挖掘到根系位置,如果雪松根系處于衰弱狀態,也會出現嚴重根部腐爛的問題,其根系呈現黑色,根部表皮大面積腐爛。同時部分根系被病毒影響,外觀呈現海綿狀。雪松根部位置感染病毒后,則會于根尖、根端等位置出現病斑,新根具有較高發病率。病斑會沿著根部向上擴展,在發病初期,病斑呈現淺褐色,而在發病后期則會從深褐色轉變為黑褐色,而皮層組織也會發生水漬狀,并且大面積壞死。同時雪松在患病后,其樹干從基部位置向上,會不正常流出樹脂,而病部并不會發生凹陷,導致雪松在染病初期,單純從表現上并不能觀察到明顯癥狀。如果不處理病蟲害,則會導致患病嚴重,針葉嚴重脫落,直到植株因病致死。
4? ?蟲害分析
4.1? ?介殼蟲
介殼蟲主要指原產于日本龜蠟蚧與日本單蛻盾蚧。日本龜蠟蚧通過口器對雪松的針葉刺吸,一年繁育一代,受精雌蟲會在枝干上越冬,而若蟲暴發期集中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如果雪松的樹冠下方陰暗,通風效果較差,而且植被種類較為單一,會在雪松下部發生嚴重蟲害。同時,在缺少相應天敵自然環境中,日本龜蠟蚧可以獲得較為良好的繁育條件[3]。日本單蛻盾蚧則附著于針葉,同樣以針葉刺吸為生。針葉會在日本單蛻盾蚧刺吸前期,出現數量較少的黃色斑點,但伴隨黃斑規模擴大,會在針葉位置發現呈段式黃斑,進而造成針葉反季節變黃,直至脫落。日本單蛻盾蚧喜歡躲藏在潮濕、不透光樹冠下方內膛針葉。雪松在受害后,缺少萌發新葉能力,進而造成枝條迅速萎縮,直至枯死。一年可以繁育兩代,以若蟲形態完成越冬。在6月會發生較為嚴重的第一代蟲害,在8—9月會發生較輕的第二代蟲害。
4.2? ?松大蚜
作為同翅目大蚜科的松大蚜,會以成蟲、若蟲形態,采用吸刺方式吸取枝干液,從而為害雪松。蟲害如果缺少科學管控,會導致病情嚴重,雪松會出現明顯枯針、落針的現象。尤其是盛夏階段,在松大蚜的影響下,會造成松針密露現象明顯。如果密露較多,則會被其沾染,例如煙塵、煤粉等大顆粒物質。隨著污染物逐漸積累,一旦超過雪松可承受能力后,雪松會患上煤污病,導致雪松的正常生長受到嚴重影響。
5? ?雪松病蟲害綜合防治
以我國多年科學種植雪松的經驗,以及對病蟲害觀察,可以發現雪松發生病蟲害時的生長態勢。如果仍使用單一防治,難以獲得良好效果,而綜合防治則成為甘肅省處理雪松病蟲害重要手段,值得詳細分析。
5.1? ?清除病源與降漬排濕
在秋冬與早春季節,要及時修剪掉雪松的枯死枝、病枝以及衰弱枝,要保留健壯枝條,從源頭上降低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如果地下水位過高或者土壤發生板結,會造成雪松根系出現漬水現象,通透性也會降低,進而造成其生長較為緩慢,難以有充足的抵抗力,抗病性能較差。所以,要對雪松病株地表的雜草以及病蟲害全部清除干凈,并使用合適的工具將雪松土壤充分深翻,深度控制在40~60 cm,并在樹盤附近打出1.5~2 m的透水孔,讓泥土保持蓬松狀態,避免發生板結現象。做好翻土工作,以提升土壤通透性,可以對病菌繁殖與擴散產生抑制效果,進而盡快讓植株恢復到良好的生長狀態。
5.2? ?根部消毒與適時施肥
沿著樹盤以“米”字形深挖地溝,并使用硫酸亞鐵,對土壤進行殺菌與消毒,從而改善雪松根部環境,達到滅殺腐霉菌的效果,幫助根系生成新根系,進而提升植株營養的供給能力,提升抗病性能。在挖好的“米”字形地溝中,施加有機肥,并適度增加微生物菌肥的使用,雪松施加有機肥80 kg/株,微生物菌肥20 kg/株,在春秋兩季施加1次。在對雪松病害進行防治時,一定要做好施肥工作。使用有機肥對雪松根部澆灌,可以有效提升樹木生長能力,提升其抗病能力。
5.3? ?病害防治
枯梢病要做好化學防治,可以避免病害進一步蔓延。可以使用御林菌800~1 000倍液,配合綠潤,針對雪松樹上部分充分殺菌,并為其補充營養物質,重點噴灑葉梢等部位,保證定期防治。如果是發病較輕部分,每隔15 d噴灑1~2次噴灑。如果是發病較重部分,每隔10 d進行1次噴灑,在30 d內完成3次噴灑,直到將病情完全控制。枯梢病可以選擇在4月中旬至6月初,以及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樹干的發病位置,使用小刀片將其充分刮平,并涂刷藥液,15 d進行1次。并在10—11月進行噴藥。在雪松根部以“米”字形打20個負責透氣施藥的孔洞,并向孔中填充破口石。使用根腐消與速生根的混合液,通過透氣孔進行灌藥,每隔10~15 d灌藥1次,在30 d內完成3次灌藥。
5.4? ?蟲害防治
介殼蟲防治可以使用40%氧化樂果乳油對初孵若蟲完成噴殺。在樹干表面打2~4個孔洞,使用注射器將40%氧化樂果乳油注入其中,保持每個孔洞2 mL用量。將蟲枝和枯枝全部剪掉,并適度修剪樹干下部枝條,保證其可以獲得良好的通風效果。
松大蚜的防治應在冬季將孵卵針葉全部剪除干凈,將越冬蟲源殺滅干凈。化學防治則要針對初孵若蟲做好防治工作。在初孵若蟲數量擁有50%~70%時,則要借助吡蚜酮對雪松噴霧2~3次。如果在病害嚴重期,因為松大蚜擁有良好繁殖能力,持續用藥極易讓其獲得抗藥性,可以選擇復配藥劑進行噴灑,連續使用2~3次,即可獲得良好效果。
6? ?結語
雖然雪松在病蟲害方面具有較強抗性,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仍需要保持警惕心理,并采用合適的方法做好預防工作。文章總結了甘肅省雪松種植相關經驗,雖然具有一定實用性,在其他省份實踐應用時仍需要從因地制宜的角度進行思考,詳細分析當地自然情況、病蟲害類型等,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防治。一定要避免照搬套用,造成不良影響,防止削弱雪松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建康,董鵬飛,李福來,等.華山松大小蠹的一種高效引誘劑[J].中國森林病蟲,2020,39(1):7-11.
[2]趙勝國,李國軍,陳國發,等.舞毒蛾性信息素誘捕器應用技術研究[J].中國森林病蟲,2020,39(3):31-34.
[3]王東秀.毛白楊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特點與防治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20(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