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峰
摘? ? 要:白皮松作為四季常青喬木,在城市綠化中廣泛應用,是生態建設的重要樹種。基于此,文章介紹了白皮松生理特性以及功能特性,詳細分析了大苗栽植技術以及養護管理技術。通過對白皮松的科學栽植和管理闡述,旨在提高其成活率,充分發揮出城市綠化工程的價值。
關鍵詞:白皮松;大苗栽植;養護管理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21-009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1.243? ? ? ?文獻標志碼:B
白皮松即白果松,是我國獨有的常綠喬木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適合在干旱等惡劣環境中種植。同時白皮松四季常青,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對煙塵、二氧化硫有較強抗性,具有良好的環保能力,因此白皮松在城市綠化中被廣泛應用。
1? ?白皮松生理特性
白皮松在多個省份中均有分布,由于樹形優美、壽命較長,因此廣泛應用于西部和北方城市的綠化和生態工程中,是我國綠化工程的優良樹種。白皮松適宜在酸性土壤中栽植,對于土壤的適應能力較強,由于白皮松根系較深,土層深厚更有利于白皮松的生長。鈣質土以及黃土都能給白皮松創造良好的生長條件。白皮松具備怕澇、耐寒的特征,能夠在-30 ℃的惡劣條件中生存。白皮松生長速度較慢,年生長量約為3~5 cm,但白皮松壽命長,經過對白皮松的科學養護管理,其壽命可以超過百年[1]。白皮松對于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具有較強的抗性以及具有較強的抗污染能力,其廣泛應用于城市綠化、重污染區等,白皮松怕澇怕濕,在陽光、通風不佳的情況下,經常淹水、排水不良的區域不適宜生長。由于白皮松抗旱抗寒等特性,根系深,不易出現倒伏,在很多地區均適宜栽植,具有較好的栽植優勢。由于移栽管理技術不合理,白皮松移植成活率不足70%,難以保證綠化效益以及移栽效果,造成我國林木資源的浪費。
2? ?白皮松功能特性
白皮松屬于松類喬木,是我國特有的植物,具有美觀的樹勢形態,是城市綠化中常見的樹種。白皮松首先具備綠化功能,由于白皮松樹勢各異、姿態挺拔、外樹皮色彩斑斕、內側為白色、顏色濃厚,在風景區和公園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經常將白皮松和常綠樹種搭配種植,具有較強的美化效果;其次具有較強的抗旱抗污染能力,主要和白皮松根系深關系密切,尤其是北方干旱山區。白皮松抗污染能力較強,作為抗煙塵、抗臭氧的優良樹種,在工廠區域和城市綠化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2]。最后可以用于建筑工程,由于白皮松的木材加工相對簡單,紋理優美,含有松脂,能夠防腐蝕,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白皮松可以在輕度鹽堿地中生存,也可以用于制作盆栽。
3? ?白皮松大苗栽植技術
只有提高大苗栽植技術,積累養護管理經驗,掌握栽植技術要點,才能提高白皮松栽植成活率。
3.1? ?選擇優良苗木
優先選擇具有粗壯桿徑、輪枝多且枝葉墨綠的優良苗木,選擇4~5年生容器壯苗,進行大田栽植時苗高要達到60 cm以上。由于產地不同,生長速度也有一定差異,有的生長量較大,生出輪枝較晚;有的生長量較小,生出輪枝較早,具有美觀的樹形。選擇生長慢的4~5年苗栽培可防止多頭,輪枝明顯的容器苗更有利于生成美觀樹形。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結合移床培育和精細化管理技術。
3.2? 整地
白皮松定植應選擇通風向陽、平坦、方便排灌、交通條件良好、土壤偏酸性的圃地。黏土地由于通風性差會影響根系透氣,不宜栽培。在土壤封凍前深翻耕平,每667 m2灑施15~20 kg硫酸亞鐵以及每667 m2灑施0.5~1 kg辛硫磷粉,對土壤進行充分消毒殺蟲。依據苗木的數量進行整地,在畦子之間預留灌溉渠。
3.3? ?栽培
應于春季3—4月進行栽植,土壤解凍后定植,在苗木萌動前結束。白皮松為隔行栽植,按南北走向,栽植行距保持50×50 cm,栽植密度不宜過密,創造小苗適宜增長的環境,并給后期苗木競爭創造充足的空間[3]。在栽植前對容器苗充分澆水,栽植時撕掉容器袋保證根系舒展,更有利于生根和后期發育。白皮松的栽植深度應達到土痕線,淺栽為宜,栽好后逐行壓實。
3.4? ?澆水
栽好后首次澆水澆透,由于白皮松怕澇,地面不宜有積水,按量施撒生根粉促進生根成活。地皮不粘腳后開始松土,根據土壤含水量定期澆水松土,選擇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使用深井冷水影響生根。白皮松小苗抗寒能力差,為了讓苗木安全越冬,在11月中下旬進行澆封凍水,春季及時解凍。
3.5? ?除草
栽培后的3年里,要在5月、7月和9月進行除草,除草不宜過勤,利用部分雜草保護土壤水分。除草時注意避免鋤頭損傷根系。苗根草用人工拔草,拔出后順行放置即可,可作為白皮松的肥料使用。適量使用林用惠爾除草劑進行除草。用鋤頭除草時將深度控制在5 cm內,注意原生葉在未生成次生葉前不允許進行除草、澆水和施肥,一旦觸碰到新抽梢,可能會影響白皮松生長,對樹形的美觀度起到破壞作用。
3.6? ?施肥
白皮松定植后的第一年生長速度較緩慢,定植后的第二年生長量較少,從第三年開始快速生長,年生長量可以達到20 cm。因此第一年栽培以少施勤施為主,使用液體速效肥料。在定植后第二年解凍后施加尿素,每667 m2施加10~15 kg,到5月份每667 m2施加5~10 kg尿素,6—7月噴施磷酸二氫鉀肥料作葉面肥。間隔15 d后施加一次植物動力2013葉面肥料,連續施加4次。8月份每667 m2繼續施加過磷酸鈣10~15 kg,促進苗木木質化,提高苗木抗性,為快速生長做好準備,每年施肥量控制在30~50 kg。定植3年后觀察白皮松的密度,若密度過高,每間隔一株挖掉一株。將白皮松行距控制在50×100 cm。
3.7? ?病蟲害防治
葉枯病為主要影響白皮松的病害類型之一,該病在小苗下部針葉上部常見,病葉出現黃褐色斑點后擴展為短斑并導致植株枯死。從7月發病,8—9月進入鼎盛期,10月后為害性減小。應及早去除弱苗,7月使用波爾多液噴霧進行防病,每隔14 d噴施1次。或者使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在鼎盛期使用退菌特或多菌靈防治,可取得良好效果。
4? ?白皮松大苗養護管理技術
4.1? ?春季養護管理
由于新栽植白皮松根系吸水功能較弱,在這一階段大苗對水分需求較高,需要充分保證土壤濕潤。根據栽植經驗,需要將孔隙含氧量穩定在8%以上,保證根系良好生長。當土壤孔隙含氧量不足2%時,白皮松根系可能停止生長,甚至出現根系腐爛的問題。在栽植后白皮松如果過多灌溉,會降低土壤的滲透性,對根系生長造成影響。春季養護要嚴格控制灌溉水量以及次數,適時澆水,澆水后白皮松大苗濕潤土壤深要達60 cm。前一年栽植的白皮松應當做好春季澆水,促進土壤深層解凍。在移植苗木后對體積大的白皮松注意防倒管理,需要設立支撐木防倒保護,保證苗木穩定。
4.2? ?夏季秋季養護管理
白皮松栽植后的夏季,應在根基部位使用草墊覆蓋,上部設置遮陽棚等設施,避免苗木受到暴曬,保證苗木基部的土壤濕潤和疏松。通過疏松土壤可以減少蒸騰作用,保證苗木進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遮陽養護管理可搭建遮陽棚,以降低苗體內水分,避免水分過度蒸發。要充分保證全冠遮陽,并保證大苗之間空氣流通。夏季和秋季澆灌需要在水中配比適量的根腐靈,更有利于根系健康生長。如果夏季降水量大,則需要注意栽植區排水抗澇工作,對大苗進行加固處理。注意對栽植區進行除草和施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追肥時間應控制每年2次施肥,注意施肥后進行灌溉澆水。同時城市綠化用樹要根據樹高和樹形進行修剪,將細弱枝、交叉重疊枝修剪掉,保證樹形的美觀性。
4.3? ?冬季養護管理
冬季養護管理注意灌溉封凍水,對根莖培土,在土地解凍前灌溉封凍水,遵循日化夜凍的原則。在灌封凍水后對根莖培土,在白皮松根莖位置覆蓋土壤。土堆直徑為1 m,高度為0.6 m,能夠避免低溫凍傷根系。在冬季降雪后,及時將枝干積雪打掉避免壓彎枝干。
4.4? ?病蟲害防治管理
由于新栽植苗木樹勢較弱,移植后1年的病蟲害防治管理十分關鍵,處于春季蟲害高發季節,極易受到蟲害的為害。通過使用化學藥劑,可有效預防病蟲害。如松大蚜會吸食苗木嫩芽,嚴重影響苗木的生長,嚴重時造成苗木枯萎,樹勢衰弱。對蟲卵應使用溴氰菊酯乳劑噴灑,可以有效殺滅蟲卵,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4]。
5? ?結語
白皮松栽培和養護管理,需要堅持標準化操作,遵守科學栽培和管理技術,以提高白皮松的成活率與抗性,從而讓苗木得到良好生長。在養護管理中注意病蟲害防治,定時施肥修剪,促進白皮松的正常生長。
參考文獻:
[1]寧軍.呂梁山林區白皮松病蟲害防治技術[J].山西林業,2021(3):44-45.
[2]雷新鋒.藍田縣白皮松生長不良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24(4):52-53.
[3]馮建忠,劉雯.白皮松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術要點[J].寧夏農林科技,2017,58(2):33-34,45.
[4]余水歡.白皮松的繁殖方法、育苗及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2011(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