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晉蘭
(邢臺市南和區賈宋鎮明德學校,河北 邢臺 054400)
小學數學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設置問題情景,從而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問題情景教學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能夠使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數學問題。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圓周長知識中就可以合理的運用問題情景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如教師提問:圓周長會與什么相關?學生在認真思考后會發現圓周長可能會與圓的面積、圓的直徑以及圓的半徑有關。然后學生通過測量發現圓的周長可能與圓的直徑和圓的半徑成倍數關系,從而猜測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當數學教師講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為C=2πr,學生就會發現π 是什么意思,代表著什么,教師就會將圓周率講給學生,并且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設置問題情景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問題引導,使學生自覺地去發現數學問題,并且敢于大膽地去探索數學結論,從而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對于培養學生探索數學結論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放散思維具有重要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的應用提問的教學方式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提問的教學方式可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發現更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圓柱的體積》一課時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思想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數學教師通過多媒體合理的創設提問情景,學生在提問指南卡的引導下,對圓柱的體積的相關知識進行積極的思考,學生就會發現很多問題,如圓柱的體積和長方體的體積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將圓柱的體積轉化為長方體的體積;在轉換過程中圓柱的表面積會不會發生變化;怎么計算轉化后的面積的多或者少?這些問題的提出,使學生成為課程主人,使教師成為幫助學生解決這問題的輔助者。最后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解答這些問題,并且順利地完成教學內容。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應用提問指南卡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智力不斷地得到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斷地提高。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和發現數學結論的能力。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能被3 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可以通過復習《能被2 和5 整除的數的特征》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探索出能被3 整除的數,學生經過思考,發現在10 以內有3、6、9 能被3 整除。教師提問:13 能被3 整除嗎?學生通過計算得出13 不能被3 整除,而且23 也不能被3 整除,但是33 能被3 整除。學生經過計算,大膽地猜測出只有3 的倍數才能被3 整除。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數學結論,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小學生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于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和數學結論的能力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舊知遷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數學規律,從而掌握如何應用數學規律解答數學問題。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商的變化規律》一課時,就可以通過講解過的積的變化規律引導學生發現商的變化規律。學生根據積的變化規律猜想出商的變化規律是在除數不變的情況下,被除數擴大幾倍,商也縮小幾倍;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除數縮小幾倍,商就會擴大幾倍;被除數和除數通時擴大或者縮小商的值是不變的。學生通過自我思考發現商的變化規律,可以更好地掌握商的變化規律,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師通過舊知遷移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根據舊知識的規律探索出新知識的規律,能夠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的能力和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還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發現的數學問題或者數學結論的策略的分析和研究,從中深刻地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發現數學問題和探索數學規律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數學教師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