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
課程思政作為思政教育現代教學思想,強調在學生學科專業教育中滲透政治、思想等相關內容,對學生價值觀念、思想認識等進行正確的引導,實現專業與思政協同教育的目標。排球體育屬于國際化的體育競技項目,在公共排球課程中,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可以采用更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思想教育,增強體育教育的德育、美育功能,是現階段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育機制、提升教育實效性的重要路徑。
排球競技比賽作為國際化球類運動之一,是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公共課程的重要項目。在20世紀女排在國際性排球比賽中取得的五連冠,成為我國體育運動競技的輝煌戰績,當時女排“竹棚精神”以及奧運會、世界杯的多次折冠,也掀起學習女排精神浪潮。這種優秀的競技精神,不僅引導人們拼搏進取、不屈不撓、求真務實等價值觀念的形成,同時,也使得排球運動的思政教育引導功能凸顯出來。在高職院校體育課程中,通過小組比賽、團體訓練等教育實踐活動,對應培養高職院校學生遵守規則、團隊協作、良性競爭、正確應對得失轉換的心理有著積極意義。此外,在排球運動精神的學習過程中,滲透課程思政現代教育思想,對于學生愛國思想、共筑中國夢等意識的引導也有著導向作用。
傳統思政課程由于理論知識比重較多,因此,單純的依靠知識講解的方式授課,很容易磨滅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排球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相關內容,能更加生動的將思政理論以直觀、新穎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理解思政教育的本質內涵,讓學生內化于心的同時,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排球運動中的墊球技巧學習,可以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訓練精神;傳球配合訓練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互幫互助的思想認識。而教師對相關比賽視頻進行講解,可以借助拓展排球發展的歷史文化背景,讓學生通過中國隊的比賽表現深化對愛國精神的理解。
現代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斷調整,在促進了人才培養機制逐步優化發展的同時,也對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機制提出了創新的要求。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建設陣地,高職院校在推進課程思政實踐改革的過程中,應正確認識各學科教育對思政教育滲透的重要作用,并以此為基礎,按照不同課程體系的教育特點,構建特色思政教育平臺。在公共體育課程的設置時,教師應結合理論課程、實踐教學活動的內容、任務、目標與形式的差異性,深入挖掘排球課堂的德育、美育教育功能,打造兼具實踐性、新穎性與趣味性的教育平臺。高職院校排球課在傳授學生專項技能的同時,也潛移默化的開展了思政教育,從身體層面的教育上升到思想層面,全面提升了排球教學的德育、美育功能,通過優秀價值觀念的教育引導,為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奠定了基礎,能夠面向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育可以按照作用機制的不同,分為顯性教育層面以及隱形教育層面。其中,顯性教育內容與作用能夠直觀體現出來;而隱性教育蘊藏在各種課程教育細節中,具有隱蔽性、長遠性的特征。體育課程中排球教學的顯性教育內容包括排球運動的技巧教學、相關知識講解等;隱形教育則包括體育運動精神方面的教育。思政教育作為隱形教育的一種,在排球課程體系規劃與調整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在掌握思政課程現代教育引導要求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排球運動中的隱形教育內容,促進排球教學思政教育顯性內容與隱形內容的融合。教師基于課程思政理念開展排球教學時,在教學設計階段應合理安排知識教育、技能訓練與價值引導、思政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體系,在培養學生的排球體育精神、排球技能、排球知識的同時,也注重于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滲透。
課程思政屬于概括性的教育思想,相較于系統性的思政課程,該種理念將政治思想、素質教育、價值引導等相關內容融入不同的學科教育中,使思政知識的傳遞形式更多元化。在排球教學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可以將系統的思政知識以更具現化、碎片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群體思想認識、道德理念的高度。為此,在排球課程中滲透思政教育知識時,一方面,教師應轉變排球教育思維,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深入、全面掌握現階段高職院校政治教育目標與內容,及時對排球知識、實踐訓練的內容進行革新,在課堂中,提煉體育課程中思政教育相關內容,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應創新課程教育的模式,采用形式多樣、新穎性、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如,教師可以結合排球運動基礎技巧講解要點與相關比賽視頻,制作微課,讓學 生通過短視頻的觀看,了解排球作為團隊比賽的競爭與合作精神,從而更深層次的掌握思政教育中個人與集體發展的關聯性,全面發揮排球教學精神啟發與思想引導方面的教育功能。
為推進課程思政與排球體育教學的有效融合,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明確現代思政教育目標,注重學生個體認知的差異性。首先,排球屬于團體競技運動項目。教師在安排實踐訓練內容時,可以事先通過集體訓練掌握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身體機能、精神狀況、技巧運用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性,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教學強度,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其次,合理安排小組訓練、比賽教學活動。通過團隊的形式進行教學,賦予團隊不同成員不同的責任,通過系統的排球課程學習,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拼搏奮進等優秀精神;第三,拓展與學生的溝通路徑,動態掌握學生的思想情況,針對性的對排球運動教學方案進行調整,以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需求為導向,深度挖掘排球教學的德育元素,落實現代思政教育戰略。
教育改革邁入新的歷史時期,為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應在課程思政現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在排球實踐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相關內容,通過顯性教育與隱性思政教育內容的有效融合,創新排球課程的實際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排球知識、運動技能的同時,強化學生團隊協作、愛國精神、拼搏努力等優秀精神的培養,提升課程思政在公共體育教育體系中的融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