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佩 山西省工業設備安裝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的日益惡化,世界能源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能源的過度消耗引發的環境問題在我國發展中越來越突出,因此新能源產業成了支撐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轉型的新引擎。雖然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能源利用率較低,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等問題成了制約新能源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因此要從生態視角,針對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的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制定新能源產業的優化對策,推動新能源產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在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中,根據馬占龍的研究:生物端缺乏技術支持、消費端的購買偏見以及產業政策不合理等問題都是影響新能源發展的主要因素。根據姚勁的研究,缺乏人才、成本控制不佳、缺乏長遠發展規劃都是阻礙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全球能源合作以及能源結構轉變的大趨勢下,清潔可再生能源解決能源供應面臨的資源約束和環境約束問題,是實現能源可持續利用的戰略舉措,也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內能源依賴性不斷提高,可再生資源也成了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國正處于能源轉型的初期階段,最終目標是為了構建一個滿足未來發展的可持續能源系統。我國能源局在召開十四五電力規劃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提高電力系統的整體應用效果,推動綠色技術的合理應用,加強電力市場化的改革力度。
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對促進宏觀經濟進步有積極作用,產業規模的發展為相關部門的就業提供了便利和條件,新增的就業機會遠遠高于傳統行業的失業人數。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結構的調整,新能源行業的涵蓋專業較多:技術類、計算機類等,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積極帶動了附加行業的發展,滿足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需求。新能源行業的運營效果受到技術的限制出現了成本管控較差的問題,很多能源的相關附加值服務的發展空間也由此拓展。重視新能源的應用能夠提高能源的應用效率,改善由于交通和建筑行業能源消耗量增多引發的終端能源消耗的問題[1]。
電力行業是新能源合理應用的主要體現形式。電力行業目前面臨產能過剩的難題,但特高壓輸電系統的建設為發電消納提供保障,技術革新驅動成本降低,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效率明顯提高。不管是市場投資角度,還是新能源綠色發展角度分析,新能源產業發展是必然趨勢。
數據顯示,在碳中和趨勢的推動下,全球風電、光伏正加速布局。根據GWEC最新統計,2021年一季度全球風電總中標量為6,970MW,是去年同期的1.6倍。另外,一季度宣布的風電項目招標規模也同步提升,總量超過14 GW。這兩組數據不僅展示了風電產業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韌性,而且也顯示出風電正在成為各國經濟綠色復蘇的重要引擎。這表明我國風電進入雖進入了平價的時代,但新能源依然有極大的發展前景。我國的新能源發展占比落后于全球平均值,能源轉型的道路極其復雜和煩瑣,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
新能源由于其無污染的特點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新能源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高能耗、資源浪費等問題,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不小的影響。到2019年底左右,我國的棄風電量在169億千瓦左右,按照國際風電平均值每兆瓦83美元來算,棄風電量就造成了14億美元的資源。新能源高消耗的問題是由于生產技術落后引發的,我國大多數企業的應用成本高且應用效率較差[2]。新能源在生產中,排放出的有害物質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光伏電池使用后處理不當,還會對土壤和控制也造成影響。
幾年來,我國成為新能源大國,與其他新能源大國相比,我國在新能源開發和應用上缺乏創新技術,阻礙了新能源的發展。第一,無法徹底擺脫對國外先進技術的依賴。新能源行業中的一些生產工作依然通過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來完成,引進國外的技術則需要提高資金投入量,因此對先進技術的依賴阻礙了新能源行業穩定、健康、長遠發展。第二,技術的應用比較急躁。比如風電行業來說,很多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未能保證技術的成熟度,盲目追求企業經濟效益,過度依賴政策補貼,導致風電裝置的應用效率較差,甚至還出現了設備倒塌等事故的風險。第三,儲能技術較為落后。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從而儲能技術的應用對促進能源行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過由于我國的儲能技術依然處于落后狀態,不利于新能源行業的穩定發展。
當前,我國新能源行業的發電消納問題,主要通過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風能發電無法消納引發的問題。在我國風電行業的發展中,棄風限電問題成為阻礙新能源發展的主要因素。我國從2010年開始出現明顯的棄風限電的問題,每年我國因此問題引發的經濟損失有幾十億以上。在2019年,我國針對此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棄風棄光的問題因此得到緩解,不過從區域分布的情況來說,西部地區的發電消納問題較為嚴重,特別是在西藏和新疆地區,因此我國的發電消納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3]。
新能源產業的優化轉型的本質就是全面推動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將維護生態環境作為產業發展的基礎,促進新能源行業的轉型,將生態環境的承載力作為新能源發展的基礎,將綠色發展作為促進新能源產業高水平發展的條件。新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能夠有效維持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平衡。
在新時期下,綠色發展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綠色生態理念滲透在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綠色生態理念是保證新能源行業實現優化升級的基礎,只有將綠色生態理念作為新能源行業的核心內容,才能促進生態環境與產業經濟的融合,推動新能源的發展。
要推動新能源行業的優化和升級,就要重視知識和技術的創新應用,綠色生態理念在新能源行業中的發展需要以創新型生態技術作為支持動力,保證新能源行業能夠實現綠色發展的目標。新能源行業的優化和轉型中,生態技術的創新是其源動力,也是平衡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技術。通過生態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滿足新能源行業的發展需求。
新能源行業的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在相關政策指導下促進生態環境與產業經濟的融合共生。構建完善的綠色技術轉型機制,是推動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重要條件。第一,構建完善的綠色轉型機制能夠推動新能源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為新能源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第二,各種不同的綠色轉型機制的推動和應用,對促進新能源行業的優化發展發揮激勵作用[4]。
新能源終端市場的需求不夠穩定,發展新能源的成本也比較高,新型市場的發展,新能源產品市場需求會因此發生波動,政府對新能源產業補貼的取消,市場也因此出現了一定的變化。因此,要針對新能源產業的國內和國外市場進行深入調研和可行性較差,將滿足市場需求作為重點。對集群企業來說,要充分發揮集群的優勢,利用不同方式的國際合作,鞏固國內和國外的市場環境。
新能源的人才管理模式是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基礎,人力資源也是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關鍵。因此我國各個省市也要重視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等相關機制的構建,政府和企業要針對其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重視引進核心技術人才,提供配套的科研環境。企業也要與各大校方合作,設置新能源專業,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滿足新能源產業對人才的需求。
綠色轉型機制是推動綠色生態、新能源產業轉型的基礎保障。以維護生態環境的視角來看,積極融合綠色生態理念,解決新能源發展的難題;積極設計和完善綠色轉型發展機制,利用政府政策促進新能源產業優化升級。第一,以綠色生態為基礎構建新能源開發利用和治理的協同機制,還要樹立完善的綠色生態治理思維。第二,將綠色生態與經濟發展結合起來,根據生態環境的資源,控制好資源的開發力度,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前提,推動新能源行業的發展。
技術水平落后、創新動力落后是阻礙新能源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技術的創新能夠解決新能源行業發展中高成本、發電消納的問題,提高新能源核心技術的競爭力。首先,政府要構建一個創新發展的氛圍,為新能源技術的應用提供條件,構建一個以新能源行業發展為需求的技術研發和成果應用的創新環境。其次,充分利用綠色產業發展的政策福利,促進新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
我國的新能源行業在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存在一系列問題,資源無法合理配置也給我國各個行業穩定發展造成阻礙。要促進我國新能源行業的優化升級,就要重視產業資源的分配問題,完善市場改革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