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琳 周亞東 中國神華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自2018年三月起,《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機構資格認定辦法》這一法規已不再適用于市場規范管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文將其廢止。在無具體法規規范的情況下,當今社會市場招投標代理等活動在市場的影響下,社會化和市場化已經愈趨明顯,市場秩序呈現出不良現象,原受政府宏觀調控影響的收費準則也逐漸市場化,但在市場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些是現存問題,有的則是之前許久未解決的問題,有些是剛出現的新問題,這些問題的順利解決關乎到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研究這些問題與市場活動的順利開展密切相關,已成時代之需。
步入新時代,費用問題一直是社會事務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所以招投標代理服務費的收取無疑是招標代理中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這些問題在社會中一直難以解決,嚴重阻礙了社會各項事務的開展,通過觀察招投標的市場發展狀況,可以發現其服務費相關的問題主要是關于當事人不了解詳情和難以協商解決的問題。
在現實中,由于中標價需要考慮眾多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所以將中標價作為收費標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是人們的不了解以及其自身的不合理之處自然而然也會引發出爭議問題。
1.輕視過程,看重結果
在實際中,由于沒有相關招收費用的規定依據的具體要求,往往將中標價作為參考依據來收取服務費,這樣便簡化了許多操作,簡單方便,節省了人力、物力,這種做法對于相關招標人員和機構是很容易接受的,在實際操作上也很簡便,更容易工作人員去完成實際操作。簡便方法雖然取巧,但是這恰恰忽略了過程的實效性以及科學性。招投標工作有許多方面,涉及的范圍也廣,其工作的自身特征以及工作的完成質量都與招收費用息息相關,影響著最終的收費價格,也從側面影響著最終實際工作的最終效果。這些種種原因也導致了輕視過程,看重結果問題的產生。
2.工作成本考慮不到位
眾所周知,一分價格一分貨,代理服務工作也是如此。不同的工作,其難易程度不同,也影響著其實際工作過程的開展,最終的工作數據評價也會因為其難易程度而產生區別,這些種種因素也會影響著評價方法和評價人員的選擇,這也影響著代理成本的高低。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工作模式已經不在適用于當今社會,電子科技逐漸進入代理工作行業,其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的優點有效的解決了傳統模式的各種弊端,但是即便如此,傳統服務費仍然被考慮到費用中,這明顯不符合時代的發展,服務成本在降低的同時,工作人員服務費也應該隨之降低。將傳統工作人員服務費列入招收費用中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工作人員服務成本考慮不到位是以中標價作為招收費用基準的又一不足之處。
為了使此行業的工作可以更簡便,在招標市場中,招標人和機構達成相關協議,決定將中標人作為行業中的支付主體,這一決定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其作為主體支付,在眾多行業中也存在這種做法,這種做法也作為“行業慣例”普遍存在,之前的法律甚至承認這種做法,認定其為合法行為,但是這種做法卻漏洞百出,存在著許多弊端。
1.中標人處于弱勢地位
眾所周知,招投標活動的本質一種相對公平的活動,主要是由投標人參與公平競爭而產生的活動。招標人都希望招到價格低廉、高質量的投標人,這就需要他們在眾多人員中選擇出最優的中標人。但是在當今市場,投標人數量眾多,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中標職位的競選很困難,這也導致投標人沒有選擇的余地,他們為了可以獲選中標,投標人一般不會因招標人提出的費用而發出質疑,為了防止錯失中選的機會,投標人只有接受代理費而獲得中標機會。所以說,將中標人作為支付主體這一行業慣例實際是招標人和相關機構利用投標人實現自身的利益,這無疑是加強了投標人的弱勢地位,對于投標人來說,這一做法是十分不公平的,并且嚴重損害了投標人的自身利益,從整個行業來說,這一行業慣例不利于此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長此以往,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問題,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2.支付風險和隱患
以中標人作為支付主體,雖然為招標人和相關機構提供了便利,但是這一行業慣例存在著嚴重的支付風險和隱患,這也要求這一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在實際工作活動開展中,工作范圍較為復雜,所需重視方面極多,建設單位有時會將各類工作清單文件交給相關機構進行招標,這些清單內容眾多,也有投標人在投標工作中需要考量的清單。但是當工程建設完成后需要核對清單,如果清單存在著誤差,所對清單存在問題,若同時招標人和相關機構將投標人作為主體支付,如果清單發生問題,或者之間有巨大的誤差或者遺漏,則需要支付大額費用,中標人作為支付方的第三人,招標人向相關機構追究責任這一問題將會愈發復雜。
時隔一年,相關法規《關于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于2019年由國家發改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這一法規的出臺為我國工程建設領域服務咨詢提供了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其迎來了發展契機。全行業咨詢服務成為當今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招標代理行業迎來了發展時機,作為咨詢服務的一重要部分,招標代理行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值得去考證、研究并尋找解決方法。
1.招標代理機構具有主體資格
行業全過程咨詢服務是指可以為招標代理、監管、設計、工程造價、工程管理等眾多專業環節提供咨詢服務的公司或者企業,這一類公司或者企業,提供服務的范圍極廣,他們所涉及的專業范圍很大,受建設單位方的委托,去開展設計、管理、材料采購、合同簽訂等眾多環節的咨詢服務,為這些環節提供工作方案,其一體化能力可以符合建設方的需求,受到建設單位的歡迎。但是在招標代理已被廢除的現存情況下,相關機構仍去代理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使各環節滿足到法定要求。
2.收取代理服務費新模式
由于提供的是全過程咨詢服務,所以代理服務費也成為咨詢服務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行各業都有其收費標準,所以代理服務費的收費標準也會和其他環節的咨詢服務費整體大致相同,并且這也會被納入整體服務費,也會被分列表示出來。當今時代,全過程咨詢服務剛起步,還需要繼續推廣發展,具體的收費標準、支付方式等方面還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依據,所以其收費標準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認和規定,使其符合市場發展的需要,其收費方式的確認也有待認證,收費標準也待市場探索,可以預測的是采取分段計費的方法來收取費用,即按照工作進程來收取費用。
由于國家政策取消了招標代理資格,又無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招標代理服務收費受市場的影響逐漸市場化,調節后市場擴大,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其中,所以其市場的監管、市場秩序的規范及引導迫在眉睫,需要更多的方法去規范其發展。
由于招標代理機構有眾多的管理制度,經常收到多個制度的嚴格制約,受其約束,但是相關從業人員卻很少受到制約和管理,這也導致了在招標代理資格廢止前,許多從業人員憑借此為借口做不法勾當,違規現象時常發生,然后機構也為這些人員提供幫助,助長了其違法違規的焰勢。隨著招標代理資格的廢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這些違規違法行為,使這些從業人員承擔了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執業素養和自身的能力。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應建立個人執業制度,可以使他們更加認識到自身扮演的角色,使他們可以更自覺承擔自身的義務,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從而推動招標代理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新時代步伐的加快,我國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發展迎來了歷史機遇,政府簡政放權,不斷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優化營商環境,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但這些機遇并不意味著可以進行違法違規行為,招標代理行業也是如此,各行各業應該遵守我國各項法律法規。為了招標行業可以持續健康發展,招標行業要對從業人員提出就業要求,設立相關規定,不斷規范從業人員的就業行為,對于違規人員要給出相應懲罰,對其追究責任。同時也要不斷加強對代理行業的引導,加強立法立規,加強從業人員信用體系建設,規范從業人員的行為,規范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為招標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招標代理資質的取消,更多就業人員可以進入這一行業,行業準入門檻大大降低,就業人員的迅速發展導致更多的代理機構隨之產生,招標代理市場因為沒有相關規定的制約,同時就業人員的職業修養有差別,當時這一行業的人員職業水平良莠不齊,一些人員專業知識并不豐富,也未受過專門培訓,就開展各項業務和工作,導致招標行業市場化日趨嚴重。所以說,建立并完善招標代理行業自律機制體制是當務之急,我國于2016年頒布的《招標采購代理規范》是我國頒布的最早的代理行業規范標準,可以借鑒其內容來對就業人員提出要求,完善并規范行業人員自律機制體制,不斷提高就業人員的自覺性,提高其完成工作的水平,不斷推動招標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
步入21世紀,我國越來越注重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強對社會方方面面的改革創新,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各方面發展都提出了具體的新要求和新目標,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政府也不斷簡化職能,建設高效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府的支持為招投標代理行業的發展點燃了前行的明燈,所以說,其行業中問題的研究與解決將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有利于我國經濟朝著高質量方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