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晨 張鵬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句容市供電分公司
優質的工程項目屬于電力工程的重要發展方向。目前來看,建設優質的電力工程不僅需要嚴格遵循國家的相關規定,還需要在質量以及視覺層面上保持好成效,這也是對建設人員的一種高要求。電力工程建設本身的質量成果會直接決定地區及國家的發展,在電力工程施工質量較差時不僅會對地區經濟形成嚴重影響,對于電力企業而言也會呈現出比較嚴重的經濟損失問題。對此,探討電力工程施工技術創新與標準化工藝技術管理具備顯著實踐性價值。
電力施工作業開展過程中,部分配電線路工程沒有形成完善的質量控制機制,不能按照現有的生產能力作出指導規范,使得電力企業在設置配電線路過程中由于沒有相關標準而不能獲得良好的質量控制效果,最終導致配電線路質量問題有所增加。1)有些施工方只關心自己的經濟利益,同時施工人員項目質量意識與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嚴重不足,質量控制機制滯后,直接影響到控制工作的落實,嚴重影響到施工效益和施工進度。2)以電力工程配電線路施工作業為基礎,施工方及其職工沒有兼顧到最新的發展要求,導致配電線路質量控制制度和當前的需要不相符,不能為質量控制工作帶來指導,從而降低配電線路質量控制工作的質量與效率。
線路的安全問題,也是施工期間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國電網的覆蓋范圍較大,對已經涉及的山區等偏遠區域,自然環境惡劣,人文環境差。如果施工期間線路質量未達標,則會導致其耐久性下降;如果安全性不達標,會對后續的維修工作造成較大困難,并付出巨大成本。通常在配電線路施工中,均需要通過設置保護措施實現對線路的初步維護。也有部分工程缺乏對線路保護措施的重視。在上述條件下,會導致技術的應用不完全,從而為線路運行埋下隱患。因此,線路的安全問題是工程中的重點問題,應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對線路的保護。
伴隨著電力市場競爭壓力的不斷提高,電力工程的施工進度以及施工質量問題顯得越發突出和重要。對于電氣企業而言,想要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提高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從技術的角度著手,不斷地提高施工技術建設質量并做好技術層面上的管理與控制,從而消除各種安全隱患。從電力企業的內部角度來看,電力企業的自我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缺陷與不足,管理方面的激勵性機制不成熟,電力工程施工中的技術創新意識相對較差,導致施工技術無法持續穩定提升,促使電力工程的質量以及工藝一直處于一個滿足基礎要求即可的被動狀態。與此同時,電力工程的設備技術設計以及相關的規范仍然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特別是不滿足當地地域情況的現象,其最為容易導致的問題便是施工設計缺乏統一性、施工技術缺乏創新性,施工人員、建設部門以及工程設計標準等因素之間存在差錯,反復的評審與復議導致工程設備以及技術方面存在滯后特性,施工成本較高并且整體效率較低,導致整個施工質量水平無法滿足工程市場的相關要求。
線路施工過程中,應注重配網的適應性。有關人員需對配網建設的目的進行分析,結合目的對具體的適應性提升方法進行總結。同時,還要考慮到未來配網的變化趨勢及線路的使用壽命,制定具體的建設方案。實踐經驗表明,不同材質的線纜在耐久性方面存在差異。鋼芯鋁絞線,屬于性能較好的一種材質,工程上可進行選擇。另外,線纜的直徑,同樣影響線路建設質量。如選擇鋼芯鋁絞線的線纜,需將其直徑控制在150mm,從而保障絕緣良好,提升線路性能、適用性及耐久性。在我國部分電網建設區域,自然及人文環境均較復雜,工程需充分考慮上述問題,對主干線路的長度進行綜合分析后再適當選擇,避免線路受到事故影響而出現風險。
在塔桿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塔桿種類,保證塔桿各方面數據達到要求,其中包括質量、可靠性、經濟性、穩定性等,這些都將影響到未來的電力傳輸。我國高壓配電線路的塔桿選擇主要使用了鐵塔,鐵塔有雙回路和多回路2種形式,主要的施工材料是雙倍角鋼和鋼管。鐵塔的主要組裝方式是分解組裝,這種組裝方式能夠同時對不同的部件來進行處理,從而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但是這種施工方式并不適用于一些地形較為復雜的施工困難地區,分解組裝施工成本較高,同時在這些區域施工還容易出現施工故障。比如山澗和峽谷的位置,在這些位置進行施工,很多時候需要使用整體組裝方式,這能夠更好地提升塔桿施工質量。
電力搶修工作人員在對發生故障的配電線路進行搶修之前要對故障地區的地勢環境進行全面勘察。在實際考察的基礎上,按照相應的搶救制度進行操作,避免憑借相關經驗盲目的進行操作。完成實地考察之后,根據故障現場情況決定是否可以帶電進行作業,并按照相應的搶救事項準備好對應的工具。比如在搶救故障的當天出現大風,或者將面臨大雨,在面對這些不可改變的天氣問題的情況下,就要停止一切與電力搶修作業先關的事項,避免危險事件的發生。
敷設電纜時,為保障質量需要嚴格按照工程的施工目標,及電力領域的相關規范標準完成施工過程。為確保絕緣效果,敷設正式開始前需做好開挖工作,開挖后適當清理存在的雜物或落葉等腐殖質,以免電纜出現被腐蝕現象。針對長度問題,可根據配電線路的整體長度,對單根電纜長度進行控制,應可能將單根電纜延長減少接頭,如此設置有利于減少故障。如必須存在接頭,則需要通過標記的方式進行處理,以便后續進行維護及檢修,從而保障線路安全。
一個質量上乘且設計合理的網架能夠有效地保障電網供電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就現階段配網電力工程相關網架建設現狀而言,10kV網架的建設最為常見。該網架的建設主要有聯絡線方式以及“手拉手”環網方式,這兩種方式對于網架的假設都設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必須要嚴格按照設計的要求實施,與此同時,在適時地過程中,也要對網架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以確保網架能夠符合要求。聯絡線方式的網架施工分為多分段單聯絡以及多分段適度聯絡。
在開展配電線路質量控制工作中,為最大限度地發揮相關職工的作用,確保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施工企業必須兼顧現場要求,組織人員參加相關培訓,與此同時,嚴格執行相關激勵機制,逐漸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意識,從而有效應對施工中的質量問題,科學控制配電線路質量。通過逐漸提升人員的相關意識,有效降低電力施工成本,切實為提高經濟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
電力企業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建設設備主人制度,這項制度的主要作用就是將原有的運維管理制度進行轉變,從而將相對應的檢修任務分配給個人。這項制度的出現能夠將設備主人對高壓配電線路運行檢修工作實現全方面的管理與落實,這能夠幫助相關工作人員建立設備主人與檢修人員的連續責任制度。使用這種方式,能夠更好地提升檢修人員工作意識和責任意識,讓檢修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得到提升與落實,進而提升相對應的檢修效率和檢修效果。
選擇電力電纜和使用電力電纜的過程中,應保證路徑的合理性,通過化學分析,對土壤的各項數據進行調查和研究,分析區域內地下水和土壤的腐蝕性程度。若電力電纜處于具有腐蝕性較強的環境中,則應加強管理措施,做好電力電纜的保護工作,避免發生電纜的滲透或腐蝕情況。
搶修技術的創新與改革是提高配電線路搶修效率的關鍵,勢必要持續進行,這需要電力公司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有利于開展技術創新的發展。除此之外,我國電力企業還要不斷吸取國外先進的技術,取其精華,棄之糟粕,根據我國配電線路誘發故障產生的原因分析,對其材料、線路質量進行創新,發展成符合我國特色的故障搶修應急方案。同時,對于電力搶修公司所用過時設備要進行更換,加強設備的保養力度,確保設備自身的精確度,從而實現延長設備使用期限,為配電線路搶修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提升電力企業的服務質量,促進正確服務理念的建設,將用電客戶的經濟損失降至最低。
綜上所述,本文對提高配網配電線路的施工質量,減少線路施工過程中及未來運行期間的故障,具有一定參考價值。在電力領域進行配電線路施工時,務必做好工程制度的調整及優化工作,并且要對線路本身的質量進行管控。施工過程中,將工程施工分為多個環節,從架線、桿塔及配變施工等多個流程出發,通過對參數控制、設備選擇、設備位置確定等方面的總結闡述,提出具體的配網配電線路施工與安全運行技術措施,為工程質量與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