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淵 張璐 徐金富 國網紹興供電公司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家電品種的增多、大型企業的擴張建設、城市綠化的需求、娛樂場所的不斷增加等等,促使我國居民的用電需求也在不停地極速上漲。社會需求促使電力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以往傳統的造價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建設規模的需求,電力企業目前急需加快對原有管理技術的優化與升級,從而提升造價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建設質量。
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是非常復雜的,其中包括對政策的理解、對市場動向的分析、對投標單位的審核、對材料價格的掌控、對施工過程的管理、對工程款的結算等許多方面[1]。由于當前市場對建筑行業的施工效率要求越來越高,目前的施工項目普遍都存在著工程量大、工期短、工程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因此,企業對于上述這些信息的收集與處理效率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傳統的信息管理水平不僅信息收集能力不足、效率低下、數據信息更新周期較長,其分析結果也不夠精準,往往要等到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才能顯示出定額與實際情況之間的差距,給施工成本的控制與管理造成了極大阻礙。
在工程施工前,建筑單位需要對施工的具體位置以及工地周邊的自然環境和建筑環境進行細致的勘察[2]。然后依據勘察結果,確定具體的施工線路和施工技術。施工方案的設計與執行能力,是衡量建筑單位施工技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一套科學的建設方案,不僅能夠有效控制成本、縮短工期,還有利于提升工程質量,提高工程收益。科學的方案設計包括對工程建筑單位的人力資源和物資資源的合理分配;對于施工過程中潛在風險的評價以及對于應急預案的制定等。目前影響電力工程造價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施工方案設計不夠科學[3]。沒有充分發揮人力、機械、材料等資源的最大能效,從而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使工程造價增高。
施工管理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工程管理能夠提高材料、人力、設備、水電等多種資源的分配效率,從而減少能源損耗,降低施工成本[4]。而且電力工程建設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工作,其施工安全也是建筑單位的第一宗旨。因為嚴重的安全事故不僅會給建筑項目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有可能嚴重威脅項目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給社會的安定團結造成不利因素。即使是比較小的安全事故,也需要承擔材料的損失、設備的維修等費用。而且安全事故的發生,通常都會影響操作人員的思想情緒,造成消極工作的氛圍,從而導致項目工期的延長,增加工程造價。傳統的管理方式由于對施工現場的監督能力不足,施工安全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時常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故,從而使工程造價無法精確控制,企業效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
眾所周知,審計工作作為項目施工的基礎環節,其預決算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著工程的最終收益[5]。在工程建設中,由于諸多客觀和人為的因素,預決算當中往往存在著許多不真實的數據,與工程的實際狀況嚴重不符。例如在進行招投標時,有部分企業就會采取漏項的辦法來壓縮預算,進而壓低報價。等到中標之后進行結算的時候,再找各種理由來增添項目,從而提高要價。此時,就需要審計人員對施工單位的預決算進行有效的審核、查證,在招標前找到企業有意疏漏的項目,進行準確的標價評估,以確保招標工作能夠得以順利完成。又如在實際的工程建設當中,施工方往往會故意抬高材料的報價、多估算工作量,以達到多收取工程款的目的。此時就需要建設單位充分利用審計的功能,準確找出施工報價單中的虛報部分,從而有效節省施工成本,確保建設單位的經濟利益。大數據強大的數字計算、分析和整合的能力,正是確保預決算準確性的一種有效手段,是施工進行之前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工作環節。
施工方案的設計是工程建設中極其重要的一項環節。一份科學精確的設計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施工的質量和效率[6]。利用數字化技術來進行電力工程的設計工作,能夠減少設計誤差,提高設計的合理性。目前,數字化技術已經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中大量應用,其在輔助設計的效果方面也得到了技術人員的一致認可。傳統的施工方案設計工作中,由于受人力和技術所限,勘察人員無法對施工路線中所有地段都進行勘測,通常只能挑選幾個點作為代表,導致數據樣品采集不夠全面,從而影響設計效果。利用大數據則能夠有效解決此類問題,技術人員只需要在計算機輸入施工路線,數據庫就會從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需要的數據,并同時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從而得出最佳的分析結果。此外,計算機輔助軟件可以通過數據信息對建設工作的全部過程進行模擬演示。并通過終端顯示器把這個過程清晰而完整地展示出來。使設計師能夠在設計初期就對電力施工的整體工作流程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并且能夠通過模擬工作流程,來及時發現設計中的不合理之處,及時修訂和改正。從而節省設計時間、優化設計效果、提升工程質量。
建筑材料是電力工程的一項主要支出款項,其價格的控制對于整體工程造價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7]。由于目前的材料市場品種繁多、魚龍混雜、真假難辨,因此,對比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就成了目前采購人員工作中最大的難題。而且,由于電力工程的工期普遍都會比較長,在施工周期之內,材料價格往往也會發生一些變化,從而給工程預算的控制工作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利用大數據強大的分析能力,只要把所需材料的名字和型號輸入計算機,就能夠迅速得出最合理的采購方案,不僅有效提高了采購員的采購效率,也提高了工程的建設進度。此外,利用大數據系統對所用的材料進行價位信息跟蹤,可以及時了解市場行情的變化,及時對采購方案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實現施工單位工程利潤的最大化。
有效的監督管理是確保各項規章制度全面落實的重要手段。因此,電力建設單位要特別重視對整個施工過程的監督和管理,要突破傳統的經營管理理念,利用大數據科學地建立一套完善的執行監督系統。要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為重要依據,將質量責任細化、量化,層層落實、道道把關,以確保工程造價管理制度的有效執行。要指定專業的技術人員利用監管系統對施工現場進行全程的監督和管理,對于違規現象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并督促其及時改正,從而確保把傷害減到最少。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進行管理工作的一種普遍手段。企業通過大數據信息平臺,能夠加強自身與外界的溝通效率,有助于企業管理者及時掌握相關的政策信息,以及市場的最新變動,從而及時調整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以確保電力企業管理能夠與時代的發展保持同步。
綜上所述,信息化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管理水平的最佳方法,也是電力工程施工建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就在于既能節約資源成本,又能夠提升工作效率。通過對系統信息化的升級與新科技的研發,未來的施工建設管理必然將會得到更全面的優化。不僅能夠幫助建筑企業達到節能、增產、創收的目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我國電力事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