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路 屈夢蓓 揚州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
“五通下鄉”背景下,城市電網與農村電網需要保持協調發展態勢,特別是對于農村電網要進行科學規劃,提升電氣設備技術含量,利用低能耗、高供電質量的新型農網代替傳統農網。但是受到各種主觀以及客觀因素的影響,農村電氣化工作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并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資金缺乏監管、工作人員認知不足等。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對于農村電氣化工作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需要進行妥善處理。
想要做好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建設活動過程中,需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①政企合作原則。農村電氣化建設是一項體量龐大、建設周期長的工程,企業缺少政府支持無法獨立完成。因此在建設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政企合作原則。以政府的領導以及政策指引作為開展電氣化建設活動的壓艙石,動員社會力量。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與社會積極參與”新模式[1]。②科學規劃原則。建設過程中要堅持科學原則,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得到有關農村用電情況以及用電需求的第一手資料,對電氣化建設工作進行科學規劃。重點突出農村電氣化建設示范項目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推動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水平全面提升。③因地制宜原則。廣大農村地區自然環境以及經濟基礎存在顯著差異,開展電氣化建設工作過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避免出現“一刀切”現象,根據農村實際發展情況靈活調整規劃方案,避免出現無效建設以及無效投資。
近些年人們對于“五通下鄉”的重要性有了越來越深刻的認識,也意識到針對農村地區所開展的電氣化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但實際上,少數基層工作者對于此項工作的認知還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僅意識到電氣化建設對于當地經濟發展所產生的推動作用,而無法從更為宏觀的視角意識到農村地區電氣化建設對于維持社會穩定以及國家安全等方面所起到的貢獻[2]。此外,這些工作人員片面地認為農村地區電氣化建設是一個獨立的項目,與其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沒有關聯,在這種片面觀念的影響下,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存在失控風險,造成資金以及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由于電氣化建設自身的特點,在開展實際工作過程中需要不斷強化安全管理,借助先進技術提升安全生產效率。①在確保工作人員生命安全的基礎上,確保設備、電力網絡以及信息網絡安全。同時,將生產安全評價作為一種常態化考核指標,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進行有效貫徹與落實[3]。②努力學習國家先進經驗,嘗試創建更為科學有效的電氣化建設安全管理模式,并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對工作制度進行標準化升級,讓電氣化建設工作的各個環節都能夠按照一定的標準開展。③采用安全違章預防控制機制,對于可能出現的設備安全故障進行積極預防,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發生概率。④購入剩余電流保護裝置,并采用絕緣線路,確保農網安全性符合標準。⑤要構建二次防護系統,一旦一次防護系統失效,二次防護系統能夠迅速發揮作用,進一步提升安全性。
針對資金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電力企業要積極擴展資金來源,尋找新的籌資渠道。要嘗試與地方政府以及上級電力公司保持良好溝通,讓當地政府以及上級電力公司追加投資,確保有充足的資金推動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此外,對于地方電力企業而言,需要對現有資金進行合理規劃,提升資金管理效率,結合農村電氣化建設實際情況以及企業資金流,成立農村電氣化建設專項資金,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格把關與跟蹤,確保專項資金真正投入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當中[4]。
電力企業領導人員需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通過深入學習了解農村電氣化建設的作用,率先轉變對于此項工作的理解與認知,在此基礎上通過座談會以及開設學習班等方式,對企業全體員工進行思想教育,幫助普通員工積極轉變對于農村電氣建設工作的認知。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電力企業還可以組織全體員工開展農村電氣化建設學習活動,對于電氣化建設綱要以及基本要求進行深度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對綱要進行解讀,武裝頭腦,以正確的認知推動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
實際開展農村地區電氣化改造工作時,相關工作人員要以新農村建設總趨勢作為基礎,充分利用基礎配套設施,將如何構建安全、高效的電網作為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提升電網科技性,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積極引入國際先進的電網搭建理念,一方面提升對于農村電網的安全管控力度,確保村民用電安全,另一方面根據農村用電特點以及住宅分布情況,對電力網絡進行靈活布置,降低電網輸送電能耗,符合國家提出的“節能降耗”目標。
從宏觀層面來卡,針對農村地區所開展的電氣化建設工作,實質上是對第一次農村電網改造,以及第二次農村電網改造工作的一種延續,是完成“五通下鄉”目標的重要舉措。該工程具有時間跨度漫長,技術含量高等特點,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電力企業要進行深入分析,通過拓展資金來源、轉變觀念以及加強安全管理等措施,為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