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焦煤公司社保中心
當今社會經濟的飛快發展,社會上的各類企業和公司都進行了改革,但是在工傷保險方面的問題仍在存在一定的矛盾,雖然工傷保險保障了受傷員工的權益,但是我國因為工傷保險應用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仍然存在一定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現狀,而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當下的關鍵。因此我國要解決工傷保險當前所存在的問題,不斷發展和完善工傷保險制度,讓我國成為穩定發展的、長治久安的和諧社會。
工傷保險是為了使社會上從事著各種各樣工作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后能得到安全保障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制度。工傷保險能夠對受傷的職工起著保障作用,解決受傷員工在醫療方面上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積極救治受傷職工,采取有力措施,從而保障職工恢復身體健康,幫助他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工傷保險對公司的安全生產具有促進的作用,促進我國生產力的長效久遠發展,對工作單位的安全教育和勞動生產都起著促進的作用,從而讓公司活動能夠正常運轉,讓公司在事故發生之后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公司的損失,給公司經濟帶來一定的補償,分散風險,提高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工傷保險能夠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又有秩序地發展,能夠在社會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讓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也得到重視,而生產范圍的擴大則對安全問題要求越來越大,公司的規模也跟著逐漸增大,所以更需要工傷保險的保障。要不斷地完善工傷保險制度,才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個堅強的后盾,從而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穩定和諧的發展。
有些公司的老員工遭受到了事故傷害或者是患職業病以后,都沒有被納入到工傷保險的范圍內,使得公司老員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工傷期間所享受的待遇仍然是由所在單位進行支付,也加重了企業負擔,使企業不能輕裝上陣。雖然目前工傷保險在進行不斷的完善,但是老員工的保險方面卻仍然存在著問題,老員工受傷期間的公司并沒有對其進行保險的承保,老員工的補償也未完全按工傷保險進行賠償,公司對工傷保險賠償制度存在不統一的現象,使得工傷賠償的事件總是存在補償不夠和不公平現象。
當前工傷保險的補償范圍存在著覆蓋不全的現象,仍然有一部分的受傷職工拿不到賠償,使得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雖然工傷保險所涉及的企業和單位都是比較全面,但是對于企業和單位職工中的工傷認定范圍卻比較狹小,不能覆蓋到所有工傷的情況,使得受傷職工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加劇了受傷職工的家庭負擔,嚴重阻礙了社會和諧的發展。
在公司或是企業從事工作過程中而受傷的職工,能不能順利得到賠償,最關鍵的就是要看工傷的認定,工傷認定后才能拿到賠償。但在工傷認定的過程中程序比較繁雜,認定與否還需要獲得公司或企業的認同蓋章和簽字,但是公司或企業有時會拒絕簽字,使得工傷認定存在阻礙,而且在工傷認定的過程中,還需要受傷職工在規定時間進行認定申請,否則就會不予受理,所以勞動者要是不能獲得工傷的認定,就得不到相應的理賠,即使是申請勞動仲裁也得不到保障,因為證據存在不足。
工傷保險存在雖然已經許多年了,但是因為工作量較大,且人員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工傷保險仍然不能開展大力宣傳工作。而因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企業和公司只認同養老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被人作為小險種,就受到了忽視,從而使工傷保險難以發展。因為國家沒有統一工傷保險基金財務的管理方法,使得企業在繳納工傷保險費時的開支渠道不統一,而且開支項目也比較混亂。其次是因為有些企業參保時少報或是瞞報職工人數,不如實申報繳費基數,而有些更是不參保,等到事故發生后再要求參保,更有人去醫院開一些工傷治療的“搭車藥”、存在小傷大養情況,導致了工傷保險基金的流失。
工傷保險的踐行過程中也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解決老員工保險所存在的問題,才能促進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在老員工保險問題上,要詳細掌握老員工的具體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其次是要完善保險制度,在公司或企業中加以推進改革,從而將保險的保障操作更加規范化;要不斷將老員工在工作中所落下的工傷納入到公司和企業工傷保險中,使職工的權益得到充分地保障。
在合理地情況下,將工傷的保障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對一些高風險行業的參保進行完善,擴大保險的覆蓋范圍,才能讓勞動人民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隨著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發生事故的概率也逐漸增加起來,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工傷保險的保障范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工傷風險,緩解他們的壓力。擴大工傷保險的覆蓋保障范圍是依據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的,只有擴大保障范圍,才能促進和諧的保障發展。
取消單位蓋章簽字作為必要條件的規定,實行只要勞動者如實提供相關證明,單位就應予于受理,還要允許受傷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用人單位在受傷職工工傷認定之前要給一定的工傷待遇,滿足受傷職工的 醫療救治需要,同時還要加強職工對工傷保險相對責任的認識,讓員工能清楚的了解到“無過錯責任”的存在,從而才能讓員工安心地享受公司所提供的工傷待遇。而這一點也解決了受傷職工的合法權益,讓受傷職工能對治療身體健康的醫療費用沒有后顧之憂,也讓公司能認識到自己所應該承擔的責任,認識到參加工傷保險的必要性,擴大公司工傷保險的責任范圍,提高參加工傷保險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要從繳費機制和基金管理兩個方面來加大力度,從而才能完善工傷保險的機制。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繳費基礎,在行業差別費率的基礎上依企業工傷的發生情況實行浮動費率,而具體的操作則根據所發生的工傷事故的頻率,從而才能確定浮動值,才能更好地對下年的費率進行相對應的調整。還可以針對具有業務期限和短期營業的行業,讓其建立起臨時員工的繳費制度。而基金管理方案則要改善基金的管理效率,工傷保險的部門要認真做好基金管理工作,嚴格審核基金的收納和支付,要對基金流失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處理,并明確規定公司或企業的繳納義務與權力,從而避免工傷事故出現后補交再參保情形的發生,同時還要讓社保機構和工傷定點醫院建立起制約機制,兩者互相監督,從而才能真正做到傷者和病者的區分,加強對工傷協議醫療機構的監管,規范其醫療行為,避免不合理用藥、過渡醫療的情形,從根本上杜絕工傷保險基金流失的現象發生。
總而言之,職工在生產中所受到的事故傷害,公司要承擔起責任,為受傷職工提供工傷保險,提高受傷職工的待遇,所以要不斷地加強和完善我國工傷保險的制度,才能盡可能的保障職工的安全生產,從而降低員工在工作中的風險。而在事故發生后,要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給受傷員工提供起醫療保險和物質保障,讓員工對于治療沒有后顧之憂,從而安心地準備治療,工傷保險制度的執行,能讓我國發展成為一個穩定、秩序、和諧的國家,讓國家更加強大和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