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藝偉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近幾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斷地增加,這也就導致居民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由于“加強供給側改革”觀點的提出,居民多樣性消費得到了滿足。這不僅刺激了居民的日常消費,同時更好地增加了市場的有效供給,借助互聯網技術和金融工具,改變傳統的消費發展模式,更好地發展消費金融。當前,消費金融也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互聯網金融發展下消費金融發展趨勢,更是由很多專家學者進行不斷探討。
自2009 年開始,我國消費金融進入規范發展時期,在以后的幾年內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支持有條件、有能力的互聯網平臺發展消費金融服務,自此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信貸交易金額在逐年的增加,這些金額的增加是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體現,這表明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由第一點人們可以了解到,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有著越來越完善成熟的政策環境,無論是銀行還是政府,都制定了相關的發展措施。其次,近年來,我國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公民在扣除相關費用后的剩余不斷增加,居民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同時,在政府相關政策的刺激之下,我國消費品以及消費數量快速提升,這給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外部環境。最后,互聯網下的消費金融與傳統金融遵循著不同原則,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服務對象面向于農民、普通城鎮居民、學生等收入較低的普通居民,有了互利網技術的加持,短期消費資金不足的問題得到了緩解,這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提供了長久發展與增長的動力。
眾所周知,消費金融其實是一種信用借貸,是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用戶提供的資金貸款。目前,我國社會征信體系還存在著漏洞,很多企業在決定是否向消費者提供貸款時,主要依據人民銀行發表的征信系統,但是,該系統包含的內容比較片面,覆蓋的范圍也有條件限制,無法提供全面切實有效的信息。在這種大背景下,金融機構如果依舊借出資金給借款人,可能要承擔部分借款人逾期不還等負面影響。
當前,我國金融消費主要以移動支付為主,消費主動權也由之前的生產者向消費者一方轉移,從我國4G 網絡建立健全以來,移動支付便逐步走入大眾視野,并且占據金融消費的主流。同時,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改進,很多網絡電商應運而生,這也為移動互聯網支付的發展提供了基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近幾年來,互聯網在我國農村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農村居民開始逐漸成為消費金融的新動力。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我國農村的網民數量具有不斷的增長趨勢,隨著各大電商平臺在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更多居民加入到互聯網消費的行列中來。
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眾多促進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政策,不僅將以“互聯網+”為發展戰略的互聯網金融納入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時,還將互聯網消費金融寫入國家規劃,并且強調消費升級的重要性,這非常有助于互聯網消費金融進入社會公民的視線中。我國政府更是要不斷地規范互聯網消費信貸業務程序和有關法律法規,讓互聯網消費金融更加健康與綠色發展。
資產證券化可以有助于資產的重新組合,互聯網消費金融運用資產證券化運作,可以有效提高資產的流動,增加企業收入。同時,在優良的經濟環境下,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將不同種類的資產證券化,通過該種金融產品的發行不僅有助于企業增加資產、提高收益,更有助于企業減少資產信貸所帶來的風險。
當前,受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成本空前增加,這給企業運營發展帶來了很高的資金壓力。因此,快速找準企業的發展前進方向,捉住重點,是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的首要前提。除此之外,相關企業還要擴充發展渠道,減少因渠道單一而帶來的經濟損失。
互聯網消費金融產業才剛剛興起不久,既有著良好的政策支持,也依舊存在人才短缺等現象,為了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企業可以與相關院校和培訓機構合組,組織人員接受專門的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財富價值。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不斷發展改革,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會得到更快的發展,希望企業可以抓住機會,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促進消費金融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