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麗 興隆縣行政審批局
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應用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而《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發布的時間短,很多行政事業單位不愿意研究和運用管理會計,對管理會計的概念模糊,將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混同起來,不了解其異同之處。加之內部控制系統和管理會計系統都提供各種各樣的決策信息,且機構人員有所交叉,導致單位操作層面容易混淆管理會計系統提供的信息和內部控制系統提供信息的區別。而對于決策、控制等環節的評價,由于分屬管理會計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評價方法和規則頗有不同,評價結果缺乏一致性。
同時,管理會計引入我國的時間不長,引入行政事業單位的時間則更短,各方專家學者雖然在一些基本原則上達成了共識,但在具體細節上則各持觀點,行政事業單位在管理會計系統的設置、采用的管理會計工具各有側重,不同單位的管理會計系統提供的信息缺乏橫向可比性。
行政事業單位與其他的企業非營利組織不同,更多的是以掛靠國家并且通過國家財政資金實現單位的職能,做好單位所具有的公益性、幫助社會發展,提高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整體質量。行政事業單位很多部門并不要求回報,導致其缺乏成本意識以及效益的引入。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質量逐步下降,也是因為單位領導對管理會計的不重視,目前應考慮到如何提高所有管理人員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重視的程度。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基本都是由同級財政部門統管,并按照預算方案撥付,或者單位臨時申請,財政以追加預算的形式撥付,這就導致行政事業單位不愿充分使用已有資金,而是想方設法向財政部門索要更多的撥款。同時,如果爭取來的資金量過大,資金就會使用不完全,形成結余結轉,財政資金沒有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而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管理系統不完善,管理會計人員幾乎無法參與,顯得有心無力。
管理會計想要發揮作用,必須依賴完善的管理會計系統。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未建立有效的系統,沒有成熟的管理辦法和經驗可參照,也缺乏行政事業單位應用管理會計的案例以供大家研究。企業的管理會計經驗如果缺少針對性的改變,很難完全照搬到行政事業單位中使用。
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工作人員管理思想意識的提升,要讓工作人員對管理會計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認識到行政事業單位決策中管理會計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同時還能根據管理會計的理論支持構建專門的機構,重視理論知識的培訓,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工作質量。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者及工作人員都必須加強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才能充分將管理會計的優勢發揮出來。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與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密切相關。要提高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首先要做好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理論培訓。在學校階段,就要加強對會計專業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管理會計人員要用理論知識來充實自己,從而有利于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其次,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對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定期開展業務知識培訓活動,提高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保障他們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學會應用知識提高實踐能力,由此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效果有重要意義。
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資金的合理統籌規劃,行政事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必須加強預算管理。對財務管理來說,工作流程包括編制、上報、批評、分析、考核等內容,每個步驟都需要有嚴格的控制制度,從而保證資金充分應用。預算是以編制為基礎的,行政事業單位在編制自身財務報表的時候,極易出現虛報的情況,因此必須加強對預算工作的監督管理,保證預算管理的合理性。
有關部門應加大《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等文件的宣傳力度,多舉辦管理會計培訓班,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及時參加培訓。會計師協會等社會團體多舉辦公益性質的管理會計講座,在社會上營造良好的學習管理會計的氛圍。在每年舉辦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課程中,培訓機構應適當增加管理會計內容,增加管理會計在必修學時中的比重。
要保證事業單位管理體系的執行力度,就需要構建獨立的監督審計機構。首先,監督過程中,要按照法律法規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上報,制定鄭愛對策,將風險控制在最小值。其次,還要加強對管理會計人員的監督,制定效績考核制度和用人機制,進行定期、不定期的檢查和考核,工作人員負責的員工要給予獎勵,工作消極、推卸責任的要給予懲罰,如果情節比較嚴重的要嚴肅處理,保證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健康發展,充分將優勢和功能發揮出來。
管理會計的有效運用促進了事業單位中有效資源的合理分類,也促進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的提升,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收益,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和意義。行政事業單位屬于非營利組織,相比企業來說,主要是為了追求社會效益。管理會計的管理手段有助于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開展,加強企業會計管理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的應用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