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青云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四醫院
公立醫院資產主要是涉及以下幾類:
固定資產為公立醫院資產中的重中之重,高于醫院單位規定標準之上的物質形態資產,統稱為固定資產。固定自資產可保障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基礎、科研、教學等有效開展,是公立醫院的物質基礎。其可直接反映公立醫院的規模及經濟實力,是衡量醫院實力的重要指標。
當前醫院無形資產在醫院總資產占比較高,其可以非物質形態出現,也可依附于勞動物化物呈現。無形資產屬于精神財富,價值難以估量,其可無限創造價值。此外,無形資產也受到法律保護,其具有占有性,不容得他人侵犯。醫院的榮譽、形象、專利權等,此類無形資產主要服務于醫院經營和管理。
流動資產顧名思義,其指醫院可在一段時間內可以使用的資產。其存在兩個特點:可直接變現及具有一定波動性,流動資產與資產循環周期中的醫院經濟效益直接掛鉤。
在當前部分公立醫院尚未制定健全且規范的相關規章制度,其存在流程不標準的問題,而醫院現存的制度內容較為瑣碎,存在碎片化現象,部分規章制度間沒有直接聯系。此外,醫院管理體系較為薄弱,其存在執行力度較弱的情況,致使公立醫院無法有效管控內部固定資產。再者,當前公立醫院管理手段較為傳統且單一,相關人員仍以過往經驗來制定解決問題的手段,其缺乏時效性,無法利用當前信息化形式,降低了院方資產管理效率。
公立醫院實施內部固定資產管理制度,需將權責落實至每一位員工,保證具體任務具體實施,并要求相關員工的工作動態被合理約束。但針對目前公立醫院具體情況而言,其內部資產管理部門無法保證工作流程透明化,存在權責、分工不明確,甚至是越權辦事等行為。若醫院出現相關危機或問題,院方無法究其根源,各科室間或許存在推卸責任的行為,不愿主動承擔責任,導致院方資金損耗,甚至是聲譽受損。
當前部分公立醫院針對自身資產管理監督手段,往往僅做表面工作,流于形式。其審計工作主要由院方領導管控,審計部門權責不夠。再者,院方的審計工作開展趨于事后檢測,監督力度較低,過程缺乏透明化及系統性的督察,院方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過程中存在的紕漏,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管。
從內部控制角度而言,若想科學有效管理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院方需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相關制度體系。首先,院方需針對資產的流動、使用等來制定標準化流程及規定,其應遵循管理固定資產規范,情形明確定義相關人員工作義務及責任,且明確院長職責,制定員工共同決策制度,使其參與醫院各個資金流動環節的控制及監管。針對某些大型醫療設備的購置權,需要院方管理人員共同決策參與。
此外,醫院應著重完善內部審計制度及內部預算管控制度。內部審計是院方實現內部固定資金管控的重要環節,其可保障醫院正常運作,也是醫院內部檢查漏洞的重要舉措。醫院內部審計部門需嚴格監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實行情況,并對風險及時進行預測及評估,對流程中的錯誤及時進行修正,利用現有信息及資料進行客觀系統分析,進行風險規避,第一時間內篩查風險并將其控制在可行范圍內。其次,院方應嚴格規范醫療設備購置流程,各科室采購設備需經過層層審批及預算管控,切實明確各科室職權,使各科室權責互不干涉,相互制衡,規避權責不明的現象發生。
為落實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有效運行,公立醫院需建立資產歸口管理部門,其需根據各級人員互不干涉,人人權責明確,切實將責任落實的原則來有效運行。公立醫院應結合未來發展規劃及目前運營效益,根據不同資產的特點,建立相關的管理科室。再者,院方可根據責權分級別建立院、科等其他級別的監管規章,明晰不同級別的各個資產管理人員及使用人員,降低資產出現不明原因流失的風險?;诖耍悍叫柚贫ǜ黝惇剳椭贫龋鋵嵏鞑块T及科室權責及目標任務,保障其工作有效完成。
1.配置內審人員
院方可根據相關制度,配備內部審計人員,相關審計人員需具備扎實自身專業理論知識,完善自身財務體系,還需擁有強烈責任心及職業道德素養,具有全面法律觀念,知法依法守法,客觀公正,堅持自身立場,院方可定期開展相關培訓,提升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及專業嚴謹的工作態度,培養出一批具有較高業務素質、綜合能力強、客觀公正的強大隊伍。
2.內審及財務分離
內部審計工作應與財務相關工作分離開來,院方應遵守國家相關規定,科學完善內審機制,將院長作為科室審計工作的第一負責人,有效內部審計工作與財務工作分開。
3.加強內部審計執行力
要加強內部審計執行力。對于審計過程中存在的資產管理問題或重要事項,要求并指導相關科室制定修正方案。審計科對責任科室具體修正方案進行持續跟蹤,將內部審計監督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進一步強化風險控制。
4.配合外部監督
為保障院內資產正常穩定的流動,院方應大力配合外部監管工作,提升醫院信息透明度,力求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發揮自身的公益性。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對于自身長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其保障了醫院健康的經營管理,也是醫院長期生存發展的基石。醫院想提升自身經濟效益,唯有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設,明晰各崗位權責及分工,并加強自身監管力度,才能保障當前地位不動搖,使經濟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