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雪宜 銅陵市審計局
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是對工程建設項目建設過程和財務消耗情況的整理和總結,是對基建項目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的一項數據支撐。在當前形勢下,基建項目進行財務決算時經常會出現一系列問題,如項目上報數據與實際情況不一致、建設成果量化存在困難等,不利于實現基建項目建設過程公開透明化財務狀況的目標。為了加強基建項目竣工財務結算的審計工作,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加強財務結算和審計監管工作的措施,能夠有效增加基建項目的經濟效益。
財務決算審計工作通常在基建項目竣工之后進行,整個工作過程中需要審計人員充分發揮其專業性和獨立性,針對基建項目的整個財務決算過程進行審查。審查的重點是基建項目資金情況,審查資金是否得到充分有效運用,以及是否存在超額使用情況。一些項目的基建財務決算審計在資金審查中尚存在一定問題,負責決算審計的人員并沒有完全按照《審計法》等規章制度的要求和操作流程針對基建資金支出進行嚴格審核,導致資金使用存在超標或者沒有完全遵照預算的情況。此外,審計人員專業水平和自我判斷能力以及工作習慣各異,即使在財務決算審計中遇到問題,解決方法和解決時間也難以盡同,于是也帶來一定的審計風險。
在基建項目竣工后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應對各項投資進行完整的記錄,基建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要對資金的各項用途進行嚴格審核,但在現實情況中財務決算審計還包括許多問題,具體包括:一是對項目的交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標準的審查,部分審計人員缺乏對交接程序的檢查重視程度,在對財務進行審計時,在財務審計報告中缺乏對這一程序的檢測體現。二是在基建項目竣工后對建設隊伍進行資金分配時容易出現分配不當問題,阻礙了財務決算審計過程的進行。三是對項目資金的分配方案中涉及主體較多,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有效進行。極個別基建項目財務決算審計人員沒有對借貸雙方的財務內容進行嚴格核算,不能確保審計工作的準確完成程度,對不符合合同審計要求的記賬方式沒有做出及時準確的調查上報行為,未能正確履職。
單位應根據基建項目的實際管理情況,適當運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針對具體項目建立健全較可靠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對現有的監督機制進行補充強化,從而加強對轉出資金的審核監管。同時,根據基建項目的相關技術規定,加強對項目轉出資金批復文件的審核管理,對有疑問或者確有問題的轉出批復文件提出相應的問題建議,提升批復文件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提高管理基建項目資金使用的透明度,也為之后的費用攤銷過程提供更加科學合理的流程保障。
在進行項目竣工結算編制時,審計人員應該充分保證編制工作的完整性與規范性。一方面,審計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各項工程結算編制活動,需要審計人員在開展竣工結算編制活動前就加強這類制度的學習,對各項制度內容了然于心,保證審計編制工作能夠取得較好成效。另一方面,審計人員在開展結算編制活動時,應該積極前往工程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造價信息的一手資料,以提高工程結算編制內容的合理性。如果發現在現場取得的資料跟其他資料相矛盾,應該盡快進行核實,避免這些爭議資料對工程竣工結算編制活動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要提高對基建項目財務決算審計的重視程度,審計部門要注重對于會計財務審計人員的培養,以良好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專業性強、有責任心、能夠對財務問題進行嚴格監管的專業性會計審計人員,來對基建項目財務決算進行嚴格的審計。審計部門應加強對審計人員專業性能力培訓,通過組織課程學習和專業知識考察等組織學習方法,有效提高會計人員審計能力。審計人員在實際的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通過對監管經驗的總結,融入新觀念、新方法,對項目竣工后的財務決算方法進行創新性發展,有效的提高財務決算審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政府也要加強對基建項目審計人員的培養力度,審計單位通過加強會計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來實現提高審計水平的目的,有效避免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的各項問題。
建筑工程竣工結算審計活動本身比較復雜,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導致我國很多審計人員在開展這項工作時存在較多的問題與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時間里,審計人員應該在參與工作前,積極進行各類資料的收集與整體,同時要使用智能信息化技術將這些信息進行深度處理。對于工程單位而言,則應該結合竣工結算審計活動的實際流程,逐步完善各個流程環節的制度內容,使得審計工作可以更加規范且全面地開展。這樣,竣工結算審計活動就可以較好地取得預計成效,從而保證我國建筑工程取得顯著的綜合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