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斐婷 遼寧輕工職業學院
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下,讓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模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傳統經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電子商務在這一背景下迅速崛起,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跨境電商這一模式也開始盛行,其交易額逐年遞增,跨境電商對于傳統國際貿易無疑也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以天貓國際、洋碼頭等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平臺迅速崛起,讓我國的跨境電商步入了世界前列,在具體的政策上,國家針對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完善的通關流程,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便利措施,還規定了退免稅政策,進一步優化電子支付,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根據近年來跨境電商的交易額來看,從2011 年到2019 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都在同比遞增,跨境電商交易規模越來越大,發展速度也是驚人的。在跨境電商的帶動下,整個國際貿易都發生了扭轉性變化,但是,由于發展時間還較短,在跨境電商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存在滯后性問題,且現有的跨境電商人才知識面狹窄、專業知識水平還有待提升,關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儲備量還較弱。與電子商務人才不同,跨境電商人才是面對全球市場,因此,對其個人能力有更高要求,既要具備電子商務的相關專業和技能,還要有扎實的外語能力、管理能力和營銷能力,但是,在跨境電商人才培育上,當前還缺乏系統化的運營方案,這是影響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因素。
跨境電商對于傳統貿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改變了貿易交易模式,跨境電商應用的是線上交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了解到各類商品信息,并與貿易伙伴磋商,通過網絡來完成交易。在跨境電商模式下,傳統國際貿易的各類商業活動均是在網絡平臺中完成,既優化了交易環節,也節約了寶貴時間,提升了交易效率,避免了交易環節中各類不確定性的因素,有助于國際貿易的有序發展;
其次,跨境電商的發展打破傳統國際貿易中存在的市場壁壘,企業能夠直接利用跨境電商平臺,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推向全球市場,讓貿易市場呈現出空前繁榮的發展局面,交易主體日趨多元,產品更加豐富,商品交易范圍也越來越廣,國際貿易邊界也逐步擴大。企業不僅可以根據需求來尋找產品和服務,還能夠為其他企業展示自己的優勢,打破了傳統國際貿易中的各類市場壁壘,讓企業有更多的機會走向世界;
再次,跨境電商改變了傳統國際貿易的監管模式,在跨境電商貿易環節中,需要按照相關的國際法律法規與條文來對商品進行全程監管,盡管跨境電商只是一個平臺,但是依然要保障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在跨境電商的發展下,我國對于進出口貿易的監管力度也越來越強,有效保障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并且,為了促進跨境電商的繁榮發展,相關部門也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其監管模式比起傳統的國際貿易,不僅成效更為理想,且成本也更為低廉。
在跨境電商的發展下,傳統外貿企業需要對自身的經營模式進行轉型和升級,轉型和升級并不僅僅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開通網店、展示產品,真正的轉型應當是線上和線下資源的優化和整合,將線上品牌植入線下市場,利用線下銷售優化用戶體驗,既要打造品牌優勢,也要借助實體資源以及跨境電商發展的機遇,大膽實現轉型和升級。同時,要大力提升自身的品牌競爭力,傳統國際貿易受跨境電商的影響深遠,不僅源自于跨境電商便利的消費模式,也是經濟發展的一項必然結果。在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品牌和服務才是王道,在傳統的國際貿易體系中,企業關注的重點是在于產品質量上,由于忽視了服務意識和品牌,影響了自身的競爭力,甚至會遭到其他國家貿易壁壘的影響,另外,一些企業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管理不到位,產品類型單一,缺乏創新力,生產出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市場競爭力較弱,要在跨境電商的背景下實現成功轉型,需要以產品作為核心,關注產品研發工作,走質量化、品牌化路線,以此來提升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相關院校要基于跨境電商時代的要求來培育復合型人才。跨境電商對于人才的要求頗高,在育人體系中,要推行混合培訓式教育模式,通過有效的方式提高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使之掌握各項知識。而跨境電商企業也要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強化現有人才的培訓力度,不斷引入綜合型人才,構建科學、完善的培訓體系,從專業能力與綜合素養等維度來著手,充分發揮出人才效應。另外,還要繼續健全法律法規,積極與國際接軌,制定完善的信用評價體系,充分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跨境電商模式對于傳統的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影響,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后,傳統國際貿易行業要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抓住寶貴的市場機遇,利用跨境電商帶來的技術和政策支持,創新貿易策略,促進傳統貿易的轉型和升級,并強化綜合型人才的培育,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