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盼盼 西平縣社會醫療保險中心
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醫療保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的過程中,是由政府為主導,居民個人為輔進行的一種籌資的方式,主要運用居民自身自愿的方式,為城鄉沒有從業工作的居民提供一定的醫療保障,對于我國的城鄉居民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進行醫保的過程中,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需要更好的制度并進行有效的完善,才能真正的讓居民的醫療有所保障[1]。
對于我國的醫療衛生事業來說,可以進行良好制度基礎的建設。對于企業來說,醫療保險的改革措施,使得醫療保障變成了社會統籌,從最初的企業個人的行為進行社會性的轉變,更加符合了社會進行醫療保險風險抵御的設置。對于醫院來說,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醫療消耗,可以更好地進行醫療資源的運用,減少對醫療資源的浪費,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居民自身的醫療保障[2]。
進行城鄉居民醫療改革,還可以更好地促進患者自身的道德行為,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進行醫療的運用,有效的減少了自身對于醫療資源的浪費,使得醫療資源可以運用到實處。對個人統籌賬戶的建立進行了進一步的有效強化,患者在就醫的時候也會更多地考慮到自身賬戶的支付情況,有意識的進行賬戶金額的結存。
進行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改革有效的推動了我國醫療衛生的公平性,對涉保人群進行有效的劃分,更好地實現了社會醫療的公平性。不僅如此,對于多層次的醫療保險體系建立來說,在保障基本醫療公正的同時,更好地滿足了各個人群對于自身醫療的需要,對維護社會穩定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3]。
目前在社會醫療保障方面,有一定法律的缺失,只有權威性但是強制性不足的相關法律文件,就導致在進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實施漏洞,醫保自身的不嚴謹性也使得居民在享用醫保的過程中有一定醫保資金流失的現象。與此同時,由于社會醫療保險自身的規模以及覆蓋面的相繼擴大,逐漸增加的管理成本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也逐漸的產生。
雖然城鄉居民參與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是自身的可持續性較弱,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自愿的規定,對于一些居民來說,患病的群體和老年群體愿意參保,但是一些年輕的群體覺得自己身體健康就不愿意參保。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貧困人口,他們在參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時候,會受到自身收入的限制,即使想參與投保也會因為貧困的原因,無法持續性的進行投保。不僅如此,還有一部分居民是參與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但是又退保的群體,還有是忘記繳費導致醫保中斷也不想補繳醫保費用的居民,這些種種情況就造成了人民在面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時候,連續參與保險的程度較低。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兩項醫療保險制度構成了我國兩項基本的社會醫療保障制度,針對不同的人群進行了有效的劃分,但是兩者之間缺乏一定的銜接,導致參保人員無法進行身份的轉變。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身份在社會工作中也是在不斷的進行變化的,隨之變化身份的就是人們的醫保[4]。例如對于一位農民來說,他今天是農民,需要交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可能在工作后,企業給他繳納醫療保險,則他需要進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轉換。但是這兩項醫療保險又是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參保人也無法因為自身的身份變動及時變更正在繳納的醫療保險。因此對于這樣普遍存在的現象,很難保證參保的連續性,也嚴重的打擊了想要參保人員的參保積極性。
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宣傳當中,很多部門的宣傳力度不足,對于社區來說,也只是將相關的通告通知進行社區宣傳欄的張貼,很多人并不知道繳納醫保的消息。不僅如此,也沒有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基本介紹及如何繳費等進行詳細講解,居民無法真正的了解實質性的內容。還有一些社區進行宣傳的人員業務能力較差,服務態度不足,不能有效的回答居民提出來的問題和疑惑,導致居民不愿意進行咨詢。
醫院是非盈利的機構,正常的運轉需要國家對其進行撥款,但是只能完成百分之五十,剩下就需要醫院依靠藥品的售賣進行盈利。與此同時,目前的醫院還面臨著醫療資源結構的不合理性問題,大型醫院的泛濫,社區醫院的缺乏,人們在看病的時候不管大小毛病都會選擇大醫院,大醫院的巨大投資也是需要進行成本的回收,因此在掛號費以及醫藥費方面收取的較高,同時居民的醫保在門診是無法全部報銷,也會導致一些患者并沒有什么大事,卻進行住院的辦理,進行多項目的檢查,以此進行醫療保險報銷,不僅占用了醫院的資源,也導致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對于醫療保障制度來說,不僅僅是對于沒有從業的人員進行,也需要向企業不繳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工作人員開放。不僅如此,對于靈活就業人員和農民工以及他們的子女,都應該進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繳納,對于參保的人群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并使得參保人員都可以進行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享受,這樣在進行醫療保障的時候,才可以更好的實現居民參與投保,解決他們無法參與保險的現狀。
城鄉居民在進行醫保問題選擇上面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需要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讓符合條件和要求的人都參與保險,且終身參保。在實行自愿參保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人不情愿,因此也需要根據這些存在的問題進行一定的解決,更好地避免居民退保的現象發生。
對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來說,需要進行相關的籌資,需要政府進行自身作用的發揮,可以通過對參保費用的降低,有效的提升一定的參保率。不僅如此,也需要不斷地提高政府的財政補助,對于非從業人員來說,提升對于他們的醫保資金補助,有利于提高他們參與醫保的積極性。還需要進行相關財政補助的優化,并根據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和發展水平,進行相關的財政撥款。對于責任監管方面,政府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管,積極進行政府干預的建設,進一步的保證醫療保險的順利改革。
對于我國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兩項醫保制度,需要進行一定的關系設定,健全相關制度保證這兩者之間的身份轉換,進行一定的有效整合,更好地讓居民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的身份變動。與此同時,也需要盡快實現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跨區域操作,在參保人員的身份以及工作地點發生一定的變化時,賬戶可以異地轉接并使用,更好地實現一卡通的作用。
政府以及相關部門需要繼續加大對醫保政策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居民真正的了解醫保的作用并進行參保。不僅如此,在進行宣傳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在保證政策性講解的同時,也需要根據人群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講解,并且將參保后會享有的福利待遇進行講解,使得參保人員全面透徹的了解到醫保的作用,感受醫療的實惠以及政策的良好適用。
從公共管理角度上看,在進行管理體制和機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高素質高水平管理能力的團隊建設,因此需要對管理人員通過培訓、教育教學以及經驗交流等方式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積極協調業務工作,從而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對于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改革來說,除了進行更加惠民政策的提出之外,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化的措施安排,對于醫院方面需要更多的財力支撐,才能更好地確保居民醫保的使用。不僅如此,也需要多方面進行宣傳,居民才能明確醫保對于他們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證民生,提高人們的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