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
科普即是科學技術普及,是通過傳媒、講座、參與等各種淺顯的、容易理解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來宣貫科學知識。尤其是針對中小學生的科普,開展難度更大。這是由于中小學生本身對于深奧的知識缺乏理解能力。所以在進行科普過程中需要考慮到不同人群的特點和接受能力,從而選擇最佳的科普方式。面向中小學生的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建設,需要重視學生對于交通運輸相關科學知識的認知與接收能力,通過解決當前科普基地建設的困境,打造適合青少年的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并且形成完善的科普體系。
交通運輸與其它科學只是不同,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但是交通運輸涉及內容多,范圍廣,普通中小學生雖然對其有一定模糊的概念,但是并不能完全理解交通運輸相關知識。加之大部分交通運輸科普基地,沒有形成健全的科普工作體系,針對中小學生進行的交通運輸科普活動非常稀少,大部分科普工作沒有科學合理的劃分人群,導致青少年交通運輸科普存在弊端,難以達到有效普及宣貫效果[1]。
科普基地的職能之一就是對科學知識的普及,能否達到普及效果,與科普工作開展的質量息息相關。目前,交通運輸科普基地開展的科普活動,大部分科普工作人員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工作過程中往往缺乏熱情,缺乏生動性與靈活性,無法做到簡單易懂、由淺入深的科學普及作用。因此,調整和優化科普隊伍結構也是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建設的重要內容。大部分科普基地是面向廣大群眾的,其中以成年人為主,缺少針對青少年的科普內容,相應科普人員缺失,導致科普基地不能完成全面的科普服務。
交通運輸科普基地的建設,是為了更好的普及交通運輸科學知識,是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為了保障其功能性,建設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以確保科普活動可以有效開展,因此經費問題也是影響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建設的難題之一。大部分科普基地由于經費不足,導致其發展受到了制約[2]。
若要建設符合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的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必須要解決制約科普基地建設的困境。針對上文中對科普基地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需要加以重視。
其一,建立完善的科普體系。在建設科普基地之初,對于科普體系的建設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針對不同人群設立不同的科普活動和宣貫方式,充分發揮科普基地的價值。
其二,對科普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制定有效的激勵政策,提高科普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好的完成科普工作,為中小學生提供優質的科普服務。除此之外,科普隊伍的建設非常關鍵。在科普基地建設過程中,需要根據科普基地的特點,建設高素質科普隊伍,提高科普工作質量[3]。
其三,科普基地作為服務社會的重要公共設施,在財政支持的基礎上,可以通過社會資金的介入,解決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僅能夠充分利用社會資本,同時還可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速度。
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建設方向,關系著科普基地功能的實現,作為面向中小學生的科普基地,需要重點側重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工作。
其一,趣味化設計。中小學生科普工作重點在于培養興趣,寓教于樂。所以科普基地的設計需要加入更多的趣味化元素,使其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科學知識的普及。例如,加入卡通元素,設計趣味體驗館和游戲活動環節等。
其二,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在科技的支持下,信息技術對于科普工作有著巨大的幫助。在交通運輸科普建設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必不可少,可以通過建設多媒體、光影效果和3D、5D 體驗等項目,輔助進行科普工作[4]。
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具備旺盛的求知欲,一旦對于事物產生興趣,就會抱有極大的鉆研熱情。因此,在進行交通運輸科普時,激發興趣是有效策略之一,充分發揮科普基地為中小學生打開求知大門的作用。其次,科普過程中需要以拓展知識面,開拓中小學生視野為主。通過科普基地提高中小學生眼界,能夠激發其對科學知識的敬畏,能夠更加認真的對待科普內容,達到更好的科普宣貫效果。
綜上所述,科學普及需要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階段,是科學知識吸收和理解的環境時期,通過面向中小學生的交通運輸科普基地建設,能夠為我國科普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建設過程中,分析中小學階段學生特點,以趣味性設計為主,輔以科技感和完善的科普人員隊伍,能夠有效提高科普基地科學普及作用,為青少年交通運輸知識的掌握提供良好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