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超文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東北分公司
當前,我國對于城市開發邊界的控制越來越嚴格,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為了提高單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斷增加建筑的層數。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對于建筑的結構、性能和外觀等要求越來越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高支模施工工藝,不但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載性與穩定性,而且能確保建筑外形的美觀、大方,還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能源信息與成本支出。因此,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工藝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這項施工工藝因其特殊的施工位置,對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較高的要求。作為建筑施工企業,要想有效應用高支模施工工藝和技術,就必須認真分析研究該施工工藝,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同時實現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
在施工過程中一般需要使用模板來給工程進行整體的支撐,其支撐的工程搭設一般要求高度在8m 及以上、跨度在18m 及以上,集中線荷載不得低于20kN/m、施工總荷載不得低于15kN/m2,這屬于高大模板支撐,也屬于高支模范疇。由于高支模工程往往是在高空進行施工作業,非常危險,因此需要有相應的高支模技術。除了技術上的支持,專業技術人員還要提前預測和防控這一項目工程的風險,如此才能有效保證人員安全。
高支模技術一般在高空中使用,因此該技術的運用有很大的危險性,應根據現實需要做足準備工作。第一,針對高支模施工圖紙開展會審工作,并編制專項方案,明確高支模施工的難點、重點及要點,再全面落實所有技術交底工作。第二,組織專家對專項方案進行評審,相關施工人員要通過崗前培訓熟練掌握高支模施工的專業知識及專業技能。第三,提前制訂相應的應急措施及實驗方案,并針對高支模體系的穩定系數進行反復實驗及計算,防止出現誤差,提高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第四,質檢人員要提前熟練掌握相關標準和規范,并據此制訂現場施工的質檢方案。
在安裝模板之前,可以控制施工線,中心軸的中間位置和當前水平。特別是在可以安裝頂部框架的情況下,必須將鋼筋放在梁的底部,并且鋼管必須由木梁和地板龍骨牢固支撐。在安裝過程中,還應注意梁和樓板鋼筋的綁扎。在確保每環節都沒有核心問題之后,可以使用混凝土板澆筑混凝土,然后根據具體情況準確判斷是否可以拆除模板。部分安裝的過程得到了高度支持。模具技術的核心地位是,只有拆除標準水平橫拉桿,才可以進行拆卸和清潔工作。在安裝和使用模板之后,基本上確定了梁線,軸的位置和標準水準線來控制該梁線,當需要安裝頂部框架時,需要將鋼筋放置在梁的底部。梁,鋼管必須由木梁龍骨架支撐。在安裝過程中,還應注意對梁和板的綁定和加固。在確保各個環節的穩定性且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可以在使用過程中澆注水泥混凝土,然后根據上述混凝土板坯現象,可以準確地判斷是否可以拆除清洗。模具技術系統,水平橫拉桿的拆卸,可用于下一部分的拆卸和清潔任務。
支撐架的搭設工作是進行高支模施工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施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在具體的操作中,施工人員在進行支撐架搭設時,必須逐排通層搭設,同時還要確保立桿與水平桿之間連接的穩妥和牢固,且確保縱向、橫向掃地桿與地面之間的距離高度不能超過20cm。此外,四周的立桿支撐也要設置具有良好連續性的剪刀撐,腳手架立桿垂直度的偏差也不能超過50mm,如果是較高的H 段立桿,其偏差相對值也應保持在H/600 以下。并且在扣接剪刀撐與水平桿時,搭接的長度不能低于1m。最后,相鄰的2 根水平桿接頭也不能設置在同步或同跨中,需要保持超過50cm 的距離。為了保證支撐架的安全和穩定,還需要借助已澆筑的構筑物來進行連接。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高支模施工工藝,與其他施工工業基本類似,也需要進行混凝土的澆搗作業。而且,該施工工藝運用的混凝土也是由硅酸鹽水泥、粉煤灰及一些人工砂石骨料等制成的,還包括一些具有引氣、減水和緩凝作用的材料。在調配混凝土時,施工人員必須科學、合理地選擇水泥及其他摻合料,并嚴格控制各種原料的配合比,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還應提前用水將已構筑的模板充分澆透,以保障混凝土澆筑施工的質量。而且,在澆筑時,施工人員還必須嚴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入倉溫度和碾壓次數,嚴格采用分層澆筑、振搗的方式,并避免支撐系統受到偏心荷載的應力作用。在具體操作中,每一層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應控制在35cm 左右,而振搗工具應插入下層5cm 左右,并切實控制好混凝土的泛漿與壓實度,以確保混凝土澆搗作業的質量。當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和振搗施工后,還要做好混凝土的保溫養護工作,以有效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質量。
檢驗混凝土的強度,若實測結果達到設計值的100%時便滿足拆除高支模的條件。要保證拆模質量,應充分考慮同條件試塊強度的實際表現,且要面向各拆模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使員工掌握正確的拆模方法,以免混凝土結構受損。結束混凝土澆筑作業后要給予一段靜置時間,期間混凝土的強度將上升,當其達到強度要求后即可拆除高支模。先澆筑的部分應安排在后期拆除,遵循先洗后拆的原則。施工人員是重要的參與者,應按照合理的順序拆模,并及時清理支架等相關構件,避免模板殘留浮漿的情況,遵循分類堆放的原則,以便后續使用。
綜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術作為現代高層建筑中常用的施工技術,其施工的質量及安全性直接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及穩定性。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術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施工單位及其技術人員必須結合現實情況,設計合適的高支模專項施工方案,明確其難點、要點及重點,并針對施工人員開展全面的技術交底。同時,也應針對施工可能發生的危險編制應急預案,有效減少危險發生的概率,保障高支模施工安全、高效地開展,進而推動整個建筑工程實現預期的質量目標、安全目標及效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