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添龍 王鋒 吳楊偉 王曉東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廠
目前,在油田領域內逐漸數字化、開始應用自動化技術,進而促使油田開采效率得到提升,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使油田開采更為便捷。同時,在進行油田開采工作的時候,其穩定性相對較強,不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田內部存在的潛在風險,還可以為油田的順利進行做出保證。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使油田開采工作不但要迎合時代發展腳步,還要對油田工作理念進行更新,觀察市場風向,促使原有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利用自動化儀表能夠滿足當下數字化油田內部的工作需求。
近幾年我國逐漸提升了對于數字化油田建設的重視程度,伴隨著數字化油田建設不斷深入,油田內部生產方式也由原有的生產方式轉化為了當前的自動化生產方式,在實際采油生產過程中,油田可以通過對于一些智能化,自動化設備的使用,提升油田開采效率,迎合當前油田開采需要。自動化儀表就能夠符合油田內部生產需求,同時油田生產過程中的油水處理站,中轉站等設備對于所需儀器的精準度要求較高,這時為了提升測量效率就應該合理使用自動化儀表。自動化儀表的使用能夠對溫度,壓力,流量和液位進行有效掌握,進而及時將生產參數和信息采集并傳輸至服務器內,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使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自動化儀表在油田中的使用讓原有的油田從粗放式發展轉移到了當下歷史性發展,不但為油田生產操作起到了促進作用,還為油田內部工作人員起到了輔助作用,使其能夠實現安全生產,提高油田運行平穩性。數字化油田中的數字化主要是將一些復雜信息和數據進行轉化,使其能夠成為可以度量的數字和內容,并為上述數據進行數字化模型的建設,使其成為二進制代碼,進入計算機內部便于對其統一處理。數字化不但具有一定的集成性,還具有系統性和智能性,數字化油田可以使油田內部一些信息和數據的分析以計算機智能分析實現,進而提升分析精準性,增強油田生產作業過程中的管理和判斷。自動化儀表屬于當前油田內部發展較快的技術之一,自動化儀表在數字化油田中的使用能夠將網絡設備和技術相結合,從而達到合理的工廠管理控制,完成生產控制目標。
預計未來將增加一倍的儀表,比如:無線遠傳儀表具有分散性高、工作半徑大、工作耗時長的特點,就需要增加用工人數以加強維保。目前,由于自然減員,原有的維保工作方式難以為繼。通過借鑒先期師范單位數字化建設模式,優化地面系統、組織結構、技術路線等,改善原有儀表維保方式,實行信號集中上傳、運行遠程監控、事故緊急關斷、故障人工排除等低成本建設之路,是當前行之有效的路徑。
若采用傳統的手工報表方式,面對未來海量儀表,難以保證快速、準確、安全管理其全生命周期。搭建“云”平臺,信息化手段管理勢在必行。比如:完善開發區儀表大數據庫,對在用儀表進行電子編碼,通過手持終端器識別,在智能平臺中進行儀表催檢提示、數據智能統計等信息化管理,讓數據說話,使平臺成為高效維保的有效工具。
面對多臺儀器儀表,若想獲得維保效果最大化,就必須對儀表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對儀表維護可實行三級管理,可按技術含量、重要程度將使用單位儀表分級,一級儀表由專業維護隊伍負責,二級儀表由礦大隊儀表班組負責,三級儀表由崗位員工負責;對儀表檢定可實行“老表老辦法、新表新方式”的兩級管理,無線遠傳儀表采取在線檢定比對方式,可解決停產校驗的時間和工作量等難題。
因工作性質貼近一線,更適合打造數字化專業修保隊伍。以仿真測控系統為例,專業化隊伍能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隨時更改,多次優化系統;技術協議可以全部統一,不會出現軟件和協議五花八門、售后維修維護難的問題;以崗位工人操作方便為目標,自主研發的軟件,能做到簡單、直觀、易操作、性價比高;作為內部隊伍可以終身修保,全天候24 小時服務。油田發展正逐步由數字油田、智能油田向智慧油田轉變,未來儀表也必然會向自動化程度高、集成度更精密、自診技術更強的方向轉化,抗沖擊、快恢復的“韌性儀表”必將是發展方向。因此,如何做好運行、維檢、數據、程序、網絡等安全,讓儀表更有“韌性”,大隊將繼續探索,不斷實踐。
綜上所述,油田內部開采作業的過程中,想要進一步提升其穩定性和可靠性就需要將自動化儀表應用到開采過程中。作為當下油田開采工作過程中較為重要的環節,自動化儀表的應用可以及時發現油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時工作人員就可以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對其進行更新和完善,發揮出自動化儀表的最大優勢,為油田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