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霖 邵陽市自然資源事務中心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蘊含著內涵性與外延性,內涵即反映事物所獨有的屬性,內涵發展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前處境作為基點,根據基本屬性、結構形式、本質規定尋找新的發展契機。外延性的發展需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要創造一定的發展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取得進展,開拓新的領域,由于現代化發展速度加快,社會分化和整合度也顯著增強,在各個領域都出現較大變化,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挑戰與新機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對傳統思政教育模式帶來很大沖擊,已經滲透到新媒體領域,意味著思政教育要伴隨社會外部領域變化發展,培養擁有崇高思想的時代新人[1]。
漸進與突變本質是一種過渡,這種變化是一種轉變過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需要穩扎穩打、循序漸進地開展,要和當代社會發展水平相吻合,思想政治教育要與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文化屬性相適應,思想政治教育突變是建立在一定程度的積累上的,才能獲得質的變化,讓思想政治教育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獲得變革,致使突變性現代化發展。所以當代思想政治教育兼顧漸進性與突變性。
部分與整體是事物所具備的兩種基本形式,兩者缺一不可。整體性發展以思政教育要素作為基礎,促進作用合力的生成,這種力量可以發揮出整體性的作用,更好地為教育服務,整體性并非一成不變的,是經過長期演變而來,當代思政教育發展更為關注整體力量的形成,統籌協調各種力量,凝聚力量共同促進現代化發展,提高思政教育發展效能。思想政治教育局部性發展的核心在于局部效用,局部性發展主要是每部分要素的發展。思政教育屬于系統整體,具有很多單獨要素。思政教育要落實每個要素的發展,才有助于實現整體的發展,發揮出整體的最大功能。
觀念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應,客觀存在的變化發展會對觀念造成影響,觀念會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創新思想教育理念是對原有觀念進行深層加工,完善更新,生成新理念。全部觀念都來源于經驗,即現實的反映,對客觀反映觀念來說,客觀反映觀念不全都是正確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盡量解決實際發展中的問題,轉變不相一致的理念。先進的教育理念是思政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先決條件,是影響其他環節的因子,要做到觀念先行,推動創新觀念,促進社會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但擁有較高的穩定性,還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思政教育的具體內容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從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系統來說,馬克思主義教育是關鍵內容,其核心地位不會動搖,隨著時代的進步,馬克思主義內容更加充實,因此,思政教育的內容也隨之改變,社會環境的改變和思政教育主體個人素質的變化,要進行持續改進,要根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發展過程中的特點進行優化[2]。
制度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到規范與保障的作用,健全的制度能夠為人們做事創造良好的條件,差的制度會束縛人們的手腳,不利于社會的發展,之所以沒人敢明目張膽地做壞事,要歸功于良好的制度約束。
我國所獨有的制度是黨與人民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探索所形成的制度體系,建立體系完整、科學合理、運行有序的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并非自動形成,在較長的實踐過程中,得到經過考驗的科學化的制度體系。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制度也要隨之改變,從本質上看,社會發展即制度的發展,制度發展并非任意設定,是一種必然趨勢。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也會形成對應的制度,思政教育制度屬于社會主義制度范疇內,在框架范圍內進行制度設計。思政教育制度的完善,促進了社會制度的傳播。制度是在硬性規范的層面,確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充分考量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健全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凸顯出當代發展的層次性,目前的教育內容結構體系缺乏合理性,當教育理論具備足夠的科學性時,便能夠獲得公眾的接受,得到良好的群眾基礎,若想盡快破解思政教育內容層次失序的問題,則要加速現代化發展進程,建立層次遞進關系,使得思政教育內容環環相扣,具備一定的高度。教育方法不可單純理解成教育活動的外在模式,而要賦予其靈魂。要對以往不切實際的教育方式進行改變,在現代化發展中加入現代要素,具體來看,要明確思政教育主體原則,要在不斷的反省中對傳統方法進行改造,借助互聯網技術拓寬教育途徑[3]。
要設定明確的目標任務,找到解決問題的核心,制定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具體方案,加快發展進程,從問題困難之處著手,對不符合創新理念的教育方法予以改進,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朝著綜合型、互動型、科學型方向邁進。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是由人所組成,從哲學的角度看,人的素質的關鍵在于品質,思政教育隊伍成員的綜合素質要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持續獲得提高。個人素質的養成不能僅局限于某種單一素質,要注重其整體性與綜合性,要按照當代社會進步的實際需要與人發展的具體訴求,衍生出符合時代的新素質,在原本素質的基礎上融合時代特征,與社會發展方向相向而行,有利于培養出社會所需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素質涵蓋科學文化素養、專業業務素質、思想道德品質與身心健康素質。
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要保持黨性,樹立堅定理想信念,培養高尚情操,堅持黨性的重點在于把握正確政治方向,表明自身立場,深入理解黨的理念與方針政策,落實重大工作部署,正確判斷形勢,擁護黨中央權威。思想政治教育隊伍要按照不同階段的戰略方針開展具體工作,按照時代發展加強自身的道德水平,鞏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知識,努力探究實踐發展方向的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