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逸 安徽省城建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城市規劃設計是城市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發展的重點,對合理利用城市空間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城市發展中提前規劃好生態建設,是城市規劃設計的關鍵所在。文章的研究角度是城市規劃中的生態發展角度,以此為著力點探索具有生態特征的城市規劃經驗。
創建生態城市高度順應時代發展趨勢的重要表現,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要秉承尊重自然、接納自然、保護自然的基本原則,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主導方向。目前,無論是工業發展、農業發展,還是城市建設,都緊緊圍繞著“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主題。生態城市概念的引入可以使城市規劃更加科學合理。隨著現代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交通擁堵、資源供給不足、環境污染等問題日益嚴重。針對這種情況,在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樹立良好的節能環保意識,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快生態城市建設進程。引入生態城市概念,可以賦予城市建設更深刻的內涵,突出人文關懷的理念。城市環境能否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直接決定著人們對城市環境的歸屬感和依附感有多強。隨著現代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人們對城市的感情越來越弱。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可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便利的條件。引入生態城市理念,可以有效化解城市環境中人與自然的矛盾,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所以說,創建生態城市具有極為深遠的現實意義。
從現狀來看,伴隨我國城鎮化建設的速度不斷提升,大量的人口正不斷地向著城鎮當中涌入,這使得城鎮當中的各種經濟活動變得更加頻繁,進而導致各種污染現象也越發嚴重。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設計工作時,應注重從改善人居環境入手,考慮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的相互關系和一些相互影響,以此來保證在城鎮建設過程當中對環境產生的破壞以及污染可以有效控制在最低的狀態。除此之外,在綠色建筑、污水資源化、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及處置、長效保潔等各個領域,還需要積極努力地做好技術集成,注重加強科研力度,對于一些先進的新技術要積極引用和推廣。
城市交通系統是城市建設中的基礎內容,但是隨著城市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城市人口也越來越多,為城市交通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城市交通管理規劃的建設,為了緩解城市交通的壓力,每個城市的交通系統規劃設計都是不同的,所以對于城市交通規劃設計,要結合城市的實際發展情況和交通條件來進行詳細的規劃分析,只有這樣,才能使生態城市交通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在城市交通規劃的過程中,如果大,容易導致城市的交通堵塞,需要加強城市公交車和地鐵的應用程序開發,由公共交通可以緩解人民日報旅行的壓力,同時通過加強地鐵和公交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減少城市汽車尾氣排放,更好地保護城市空氣質量。對于城市交通的規劃設計,必須加強對主支線的設計,對主路的路面寬度的計算需要通過綜合分析,讓人們能夠更順利的通過,從根本上減少擁堵情況,通過加強城市交通的規劃設計,能否有效提高城市規劃設計的質量,促進生態城市的發展。
很多城市在實際的發展中都是依水、依山而建的,原始的生態環境物種較多,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自我恢復能力。因此在城市生態規劃方案擬訂過程中,需要制訂合理的保護方案,加大對于原始生態環境的保護。尤其是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對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結合城市所需的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的全面整合的基礎上,我們應該有效地開展綠化工作,增加的比例灌木、樹木和其他相應的植物,進行綠色建筑的城市科學,植物綠化與建筑設計相結合,不斷提高城市綠地容積率。城市規劃環節還應有效利用當地植被資源,更好地將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結合起來。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當前許多城市的生態建設都是一樣的,無法體現其自身的魅力。為了更好地規劃城市園林,有的地方甚至盲目引進外來植物。然而,由于各地區生態氣候的差異,外來植被難以適應當地環境,可能無法生存,甚至對當地植被的生存構成威脅。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是發展的過程當中應結合生態城市理念,提高城市規劃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利用生物圈中的資源創造物質財富的基礎之上,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結合生態系統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等,消除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造成的不利影響,尊重和保護自然,構建起生態平衡的現代化城市,使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被持續利用,實現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