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 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思政教研室
精準扶貧幫扶對象是貧困地區人民,這些地方主要特點是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缺乏,由于這個原因導致經濟發展滯后,電子商務是通過網絡連線消費者與商家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打破傳統銷售產品價格不透明的局面。在精準扶貧中,通過考量,確定好幫扶對象,找出地區主要賣點,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尋找顧客,可以幫助扶貧對象解決產品銷售問題,能夠實現其經濟利益,促進當地發展。所以,精準扶貧中,電子商務有著重要意義,直接影響著扶貧政策實施效果。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子商務要與時俱進,更新速度較快,部分中職學校不能及時對教材進行更新,就會出現教材過時現象,如果教材不能隨著電子商務發展而改變,那么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就比較落后,不適宜現代社會發展要求,與現實社會脫離,形成學生對電子商務學習只是表面現象,并不能應用到社會實踐當中。此外,存在著部分學校沒有專業教師團隊,缺乏高技術和有經驗的電子商務教學人才,聘請的大部分老師都是師范學校剛畢業的學生,任教時間較短,雖然有著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但是缺乏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作為電子商務教學主干力量,教師一旦缺乏實踐經驗,那么學校要想培養出綜合性電子商務人才就很難實現,為了能夠滿足電子商務所需高技術人才,就需要將這些問題進行有效解決[1]。
電子商務教學存在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特別重視理論知識,然而卻忽略學生社會實踐,沒有具體模型讓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理論知識在教學中雖然重要,但是教學匯總沒有考慮到電子商務本身的特點,作為一個發展和更新時間較快行業,電子商務對人才和技術的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只重視理論知識學習,不關注實踐訓練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通過調查了解到,部分中職學校里,為了提高學生實操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加入了情景化教學,但是學生實踐學習效果并沒有得到很大提升,主要還是因為沒有將實操教學貫徹落實,情境化教學方式主要以說教為主,學生親身實踐機會特別少,幾乎沒有。所以,它并沒有在本質上解決學生實踐操作問題。
要從本質上,將理論課程和實操課程進行公平、公正對待,改變傳統教育只注重理論知識教學的教育理念,與此同時,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精準扶貧內涵和概念,在農村學校設置電子商務和網絡營銷等有社會實踐性的課程,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和應用,尤其是在課堂上,可以將農村中遇到實際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對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精準扶貧有正確的認知。在網絡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新媒體運營相關案例,以便學生參考學習,激發學生積極性,打開學生思路,增強學生對網絡營銷進一步認識。
中職學校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從各大企業中聘請電子商務優秀人才進入學校,擴大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性,保證對電子商務敏感度,實現與時俱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短期培訓講師,可以選擇企業中優秀電子商務人才給學生授課講解,因此這些優秀人才在自身單位工作肯定不錯,要想讓其放棄自身行業來學校當老師肯定比較難;另一方面是長期教師,部分人才電子商務平臺工作了很長時間,肯定有長期的職業規劃和其它想法,如果他們愿意進入校園,作為教師來傳授電子商務相關知識,將這種人才引入校園,不僅對學校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且也可以體現他們社會價值。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教師,共同之處就是有著電子商務相關經驗,掌握最新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術,在學生進行扶貧項目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和建議,來提升學生學習和實踐效率,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進步。因此,實現校企合作,聘請優秀人才,培養電子商務優秀人才,對于學校來說非常重要[2]。
要想提高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部分學校可以考慮與當地政府進行合作,首先需要找出幫扶的對象,確定對象之后,學校可以組織關于精準扶貧相關項目組,讓學生參與其中;其次在建立項目組時,需要依靠校園網或者學生自建網站,將這種項目完成后可以繼續實施,作為學校長期發展目標,這樣教師就可以帶著每一屆學生進行實操訓練;最后,如果涉及項目范圍廣的情況,學校可以招募其它系學生進行適當支援,比如:計算機專業和廣告策劃專業等,不僅可以施行精準扶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電子商務實操能力,更能鍛煉學生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精準扶貧作為國家扶貧有效戰略之一,是中職學校對電子商務教學進行改革的有利保證,是一個新機遇,中職學校對社會專制型人才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是培養社會人才的重要教育機構,主要是對中職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創業內涵進行培養,由于當今中職學校在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著某些問題,沒有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近年來,學校慢慢重視學科教育改革,電子商務在教學中進行了改革,有了一定發展,所以,通過精準扶貧,能夠培養優秀電商人才,不但能夠解決學生就業問題,同時也體現了國家對中職學校的支持。有利于實現社會需求,擴大就業范圍,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