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杰
摘要:寢室作為大學生群體脫離家庭后在大學校園內部的第二個家,是關系個人起居生活的隱私性場所。從多方面而言,寢室文化的積極友善與否,直接關系著居住在寢室內的大學生群體的身心健康。一旦寢室內部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會給寢室成員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影響大學生的日常工作與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矛盾的加深,還有可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深遠的影響。從這個角度出發,將寢室文化朝著友善健康的方向去建設,加強寢室成員對寢室的歸屬感,能夠對當代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寢室文化;大學生;心理健康;影響
寢室,是當代大學生群體日常起居的歸所。所謂寢室文化建設,指的是以居住在同一寢室內的同學為文化建設的主體,以共同居住的寢室為文化滋養范圍,在寢室內進行友善、向上活動的群體性共享文化。寢室文化好壞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方面,不僅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學習產生影響,還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改善寢室文化氛圍,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緩解因寢室問題造成的心理問題,從而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本文從當代大學生寢室現狀著手,結合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為大學生寢室文化建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提供幫助。
一、大學生寢室現狀分析
(一)寢室內部成員矛盾增多
大學寢室是天南地北的集合體,居住在同一個寢室的成員可能各自來自于不同的地區,由于文化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導致各類的細小摩擦甚至對學生心理造成不良影響。從復旦大學學生飲水機投毒事件到馬加爵殺人案,這些因寢室關系惡化而導致的惡性事件反映出現階段寢室文化建設方面的不足,因為寢室文化建設方面存在脫節現象,最終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從而引發這些慘痛事件。
(二)網絡的出現導致實際交流減少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線上交流的不斷發展,從表面而言,給處于不同時空的人們聯系提供了便利,但實際上,也帶來了現實世界的冷漠與疏離。當代寢室中,寢室成員玩手機的時間遠遠超過與室友一起交流的時間,大家沉浸在電子設備所提供的虛擬世界中,室友之間交流的減少,無法交心走進彼此,加上不了解、不溝通,自然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好朋友,出現問題和摩擦時,無法接納與包容對方。這種現象的出現,既不利于寢室文化的建設,同樣也容易導致寢室爭端的出現,陌生的、缺乏交流的寢室文化一旦經過形成,就會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三)寢室矛盾解決方式不當
當代00后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的嬌寵下長大。在處理人情世故問題時缺乏經驗,更多的是習慣于用自己的喜好處理事情。社會閱歷的缺少,以自我為中心,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不夠全面,不對后果進行考量。帶著這樣“感性”的思維,在處理寢室關系時可能會對一個微小問題進行無限的放大,這些行為的出現,極其容易導致寢室成員之間關系的僵化,會對寢室文化的建設以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樣產生不利影響。
二、寢室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寢室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會對寢室成員產生直接的影響。這種影響,除了表現在生理上外,還表現在心理上。簡言之,寢室文化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一)關于消費觀方面
通過數據表現,一個寢室內部,不同學生的家庭情況會存在不同,家庭經濟水平的差距與日常消費習慣也有不同。這就可能會導致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產生自卑情緒,久而久之自覺的同與自身經濟差異較大的室友進行疏遠。這樣自卑情緒的出現,極容易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并對寢室的文化氛圍造成影響。
(二)關于寢室公約方面
在寢室生活中,如果寢室成員都能夠整理好自己區域的衛生情況,同時積極主動地對寢室公共衛生進行妥善的解決,就能營造出一個溫馨且整潔的寢室環境,還更容易增進與室友間的感情。同樣,這種共同承擔寢室衛生的的行為也正是和睦友善寢室氛圍的縮影。而若是成員都不愿意對公共衛生進行分擔和處理,就必然會出現一個實在無法忍受臟亂差環境的人扛起整個寢室的衛生,這樣將集體的責任全部堆積至一個人身上的行為則是一種不和諧的寢室氛圍的縮影,長此以往一定會對寢室關系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三、打造寢室文化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矩陣
(一)多手段并舉營造合意的寢室氛圍
一直以來,我國大學進行寢室分配的方式往往是學校系統的隨機分配。這樣的分配方式有其自帶的合理之處,能夠很好地減少管理者的工作負擔。但也存在不合理之處,系統隨機抽取的分配方式可能會使很多興趣愛好不同、作息習慣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并不適合住在一個寢室的同學分配到一個寢室。很有可能就會增加不和睦寢室關系的出現的可能性,從而不利于優秀寢室文化建設的實現,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近幾年,國內很多高校為了降低這類問題出現的可能性,采取了一種新式的寢室分配模式:讓所有的同學填寫一份調差問卷,問卷中的內容包括日常個起居習慣、個人興趣愛好等。學校會根據最后問卷的結果,將興趣相投同學分配到同一間寢室。采用這樣的形式,或許會給學校的工作增加一些前期困難,但很好的緩解了寢室成員因各種習慣不同而導致寢室糾紛出現。如果一個寢室內居住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彼此之間交心且最終成為好朋友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這對進行優秀寢室文化建設和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百利而無一害。
(二)以活動為載體促進健康的寢室關系
寢室作為一個小集體,是大學生進行活動的重要單位。如果寢室內的成員都不將自己的室友當成朋友,始終保留距離感和疏離感,那么對于推進優秀的寢室文化建設是十分不利的。想要改善此類情況,可以多多開展寢室的團建或者是寢室與寢室之間的聯合活動。比如舉辦“大學生寢室文化節”、“感恩教育活動月”和趣味運動會等活動,鼓勵同學們以寢室為單位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提升集體凝聚力,拉近寢室成員彼此之間的關系,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感受到寢室成員之間的愛與善意。全體寢室成員一起齊心合力,營造出一個溫馨、和睦的寢室氛圍,并在此基礎上樹立優秀典型的寢室,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都利大于弊。
結語:
大學生群體雖然都已經成年,但進入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面臨著與幾個從未相識、從未了解的陌生人分享同一個私密空間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同樣至關重要。高等學府作為培育學生知識技能的基地,同樣也不能忽略寢室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在進行日常管理和學風建設的同時,也要推進寢室氛圍的營造和寢室文化的建設。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寢室問題,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打造出寢室文化建設與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