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珠
【摘要】歷史是將既往發生且對人類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事件進行信息收集并展開解讀,初中歷史學科則是將其中適合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部分進行選取并構成相應的系統化規范化的知識體系,但由于初中歷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內容與學生所處時代在時間上跨度太大,學生無法真正體會并領悟到初中歷史學科中所蘊含的重點知識點,導致學生對初中歷史學科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也得不到有效提升。枯燥的知識理論與歷史故事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對提高課堂趣味性具有重要意義,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積極作用。本文針對初中歷史教學現況進行闡述,并探討歷史故事在歷史學科教學靈活應用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歷史學科教學質量,實現初中生綜合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歷史故事;靈活運用
引言
新課改不斷深化并貫徹落實的教育背景下,對初中階段歷史學科知識體系構建帶來一定影響。初中歷史學科中展現的中華文化歷史發展歷程及其蘊含的民族精神等,對激發初中生民族自豪感和歷史責任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但由于歷史學科具備較強的空間性、時間性、邏輯性特點,提升歷史學科教學質量需要針對學生的歷史基礎入手,引導學生對重點知識點產生深刻的理解記憶才能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現階段初中歷史學科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由于受重視度不高,且學習過程中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單一,致使課堂氛圍枯燥,制約了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綜合發展,歷史故事在教學中的靈活應用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展開相關學習活動,并實現主動思考和理解感悟。為了讓歷史教學課程富有趣味性,教師應當結合歷史知識點內容融入歷史故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一、歷史故事與初中歷史學科知識教學進行融合的必要性
針對初中生所處年齡階段體現的性格特點、具體學習情況和認知態度來看,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運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需求。雖然歷史學科內容與初中生所處時代在時間上具有較大的跨度,但故事中所蘊含的趣味性及豐富情節性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歷史故事與歷史學科教學的集合可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來,歷史故事可從側面運用生動、形象、具體的語言將歷史知識重點更好地展現出來,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學習氛圍中了解人類歷史發展歷程,加強對歷史知識方面的理解和記憶。此外,歷史故事在學科教學中的靈活應用也是符合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表現,靈活運用歷史故事可有效轉變原有的傳統固化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通過歷史故事將一個歷史事件整個過程展現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素養。
二、初中歷史學科中運用歷史故事的教學現況及存在的問題
在時代發展進步、人才需求及培養要求的標準不斷變化的背景下,為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初中歷史學科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有效性也做出了很多努力。結合歷史故事在教育教學的應用前景來看,教師在歷史課堂上通過講述與重點知識點相關的歷史故事對提高教學成果具有積極影響。但是歷史故事在不同教學模式下,其展示方式也各不相同。目前教育相關政策雖然大力倡導素質教學及核心素養培育,但教師在運用歷史故事的過程中由于受既往應試教育理念的深刻影響,導致歷史故事展開老師們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初中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應用歷史故事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問題表現在故事展現形式單合一,陳述故事內容缺乏生動性,導致后續學習階段中學生對歷史故事內容失去了好奇心;教師在講解歷史故事時缺乏新穎性,僅限于對歷史故事表面展開簡單介紹,卻未對故事內容展開深度發掘,未及時引導學生就故事內容并結合教學重點作進一步思考,導致歷史學科教學收效甚微。
三、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靈活運用措施
(一)利用歷史故事,凸顯教學重點
初中階段歷史學科知識體系中可分為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兩大類。就教材內容上看,需要根據教材模塊核心內容發掘出相應的重點知識點,并靈活運用歷史故事把枯燥的歷史知識內容進行簡化,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并領悟,確保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重點知識內容。針對初中生的教育教學需要發掘其感性認知入手,若講解的知識點具備較強抽象性,會加大學生的理解難度,因此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歷史故事并深刻凸顯出歷史教材中每一模塊的重難知識點,帶領學生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與歷史故事情節進行融合,實現生動化和形象化,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記憶,對人類歷史發展產生深刻共鳴。
(二)課堂教學中靈活應用歷史故事幫助學生解答學習困惑
歷史學科內容具備較強抽象性,學生初步接觸歷史知識并進行理解和思考的過程中會存在各種困惑,需要教師及時觀察學生課堂表現,并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選擇適當的時機及時將歷史故事與知識點進行有效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認知。例如學生在初一階段剛接觸歷史學科內容時,相應的內容多涉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需要學生認識人物特點及其相關事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穿插歷史人物的有關歷史故事,引導學生對每一歷史人物形象產生深刻印象,強化學生對其的理解和認知。例如對學生講解秦代末年“揭竿而起”的故事,讓學生從中了解為什么陳勝、吳廣會起義,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聽故事,深刻了解人物形象及具體事跡及背后所對應的需要掌握的歷史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
結束語
總之,現階段初中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結合具體實踐教學來看,靈活應用歷史故事對提升歷史學科教學效果具有促進作用,但是具體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就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歷史故事的應用不能生搬硬套,要注重靈活性和科學性。促進歷史故事在課堂上的合理運用可以有效豐富教學活動內容,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科相關知識點的感知與領悟,活躍了課堂上的學習氛圍,對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質量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秀冬.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5):132.
[2]李玉玲.關于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大科技,2019(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