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指向深度學習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要求,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路徑。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概念解讀能力、交流質疑能力、語言表征能力以及總結概括能力的培養,從深入講解概念邏輯,合理設計課堂問答以及關注數學模型教學等方面強化對于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學科當中,語言的表達能力主要是指能夠利用數學語言進行對象的描述、問題的提出以及邏輯的闡述等。在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數學語言的理解和運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通過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指導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地進行數學知識探究也大有裨益,有效挖掘學生的數學潛力,培養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從課堂教學的角度來說,學生有比較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知識吸收內化的效率,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也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一、深入講解概念邏輯關系,強化學生數學語言理解能力
學生接觸到數學語言基本上就是從一個概念或者一個公式開始,例如長方形的面積是長乘以寬。這里面就涉及到了“長方形”“面積”“長”“寬”“乘”等諸多的數學概念。想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數學語言,教師就要展開其中的邏輯關系,深入淺出給學生講解這些數學概念的由來,同時講解公式運算的邏輯和規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夠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同時對于提升學生數學概念的理解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讓學生掌握數學語言的表達,優化學生對于數學語言的應用能力。當教師能夠更深層次分析長方形面積計算,讓學生有深刻了解的時候,教師提出正方形面積計算這樣的問題,學生自然而然就知道該怎樣去表達。
二、合理設計課堂提問環節,發展學生問題交流質疑能力
在數學學科當中,學生的交流質疑能力不僅僅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體現,同時也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制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設計課堂提問環節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研究探討以及質疑,并且在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溝通過程中,讓學生不斷利用數學語言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交流能力。例如在教學體積和容積相關概念的時候,因為容積的單位譬如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和體積的單位是一致的,同時容積也有毫升、升的單位,最重要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于體積和容積的使用很多時候都有交叉使用的情況。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就會被這些概念搞混。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科學合理設計提問環節,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質疑,從而有效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例如:
教師:老師這里有一個土豆和一個紅薯,他們兩個形狀都不規則,但是大小差不多,如果老師想到知道誰的體積更大一點應該怎么辦呢?
學生1:可以通過稱重,重量大的體積就大。
教師:同樣的大小的鐵塊和棉花,學生們覺得哪個更重,重量大的體積不一定就大,還能有什么方法呢?
學生2:可以把量筒裝滿水,將土豆和紅薯分別放進去,觀察量筒的刻度變化就能夠指導兩個的體積。
教師:非常好的方法。現在學生們明白了,體積就是物體占有空間大小的一個量度。而容積則是指所能夠容納物體的體積。體積一般用立方米、立方厘米作為單位,容積則使用毫升、升作為單位。
學生3:我在家經常聽父母說這個月用了幾立方米的水,一立方米的水是怎樣確定體積的,水的形狀是不固定的。
教師:所以說這里就設計到體積和容積的相互關系。如果我們用一個容積為1000升的容器,如果將它裝滿,那容器中的水的體積就和容器的容積相同的。這里就涉及到了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對應關系上。
通過這樣的提問和交流能夠在教學的同時,也強化學生數學語言的實踐運用和表達能力,在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掌握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利用數學模型展開教學,鍛煉學生數學語言概括能力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語言運用當中,基本上就是問題性的語言如物體的體積、面積是多少;結論性的語言,例如正方形的四個邊長都是相等的;還有概括性的語言,四則預算當中遇到括號先計算,乘除優先加減后。而且數學語言的形式也不只有語言,還有圖像、公式、字符等各種表達形式。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數學模型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觀察、理解、使用和感悟數學模型的整個過程中,完成數學語言的問題性、結論性以及概括性方面的使用,綜合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通過路程模型來解決路程、總價等和速度、單價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建立“路程=速度×時間”的公式構建“總量=單位量×單位數”的數學模型。并將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常見的一些問題帶入到其中,讓學生在模型構建和驗證的過程中,學會個別數學語言的表達和應用方式。如提問每個竹筐里有二十五個蘋果,倉庫中一共有五十個同樣的竹筐,請問倉庫里的蘋果一共有多少。概括和帶入模型,單位量就是一個竹筐中蘋果的量,單位數就是竹筐的數量,結論蘋果的總量=25×50=1250個。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深度學習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去質疑和交流鍛煉學生數學語言的運用能力,最后通過模型教學開展,綜合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實踐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玉翠.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21):13-14.
[2]曹曉英.小學生數學表達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學苑教育,2021(18):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