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騫,韓海軍,關紅衛,張百鳴,田 田
飛行員通常分為民航飛行員和空軍飛行員兩類,由于在招飛時對飛行員身體條件有較高要求,所以無論是哪類飛行員在他們進行飛行工作前,其通常都具有優于普通人的健康狀況。但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閱和實際的走訪了解可知,由于民航飛行員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以及他們作息不規律等原因,導致他們的健康存在著諸多問題,高尿酸血癥、脂肪肝、高膽固醇血癥、超重或肥胖等都是飛行員群體中的常見疾病[1-4]。甚至有個別飛行員在面臨體檢指標異常時,會采用藥物進行調控,以使指標回到正常范圍,進而避免面臨停飛危機。本文通過以營養指導和運動干預為主的非藥物健康干預方法,對其影響民航飛行員的安靜心率和血壓等反映心功能情況的指標進行觀察和對比研究。
以西南某航空公司健康等級達到B級標準和C級標準,平均年齡40.6±8歲的12名民航飛行員為調研對象,觀察經過24周非藥物健康干預后他們的安靜心率和血壓等的變化。
飛行員健康等級是中國民用航空西南地區管理局的健康監管系統根據飛行員的年度體檢診斷進行的健康分級。共設三個等級,A級:基本健康(低等級風險人群);B級:重點預防級(中等級風險人群);C級:重點促進級(高等級風險人群)。
1.2.1 實驗儀器和設備
采用PolarM430心率表(芬蘭polar公司),歐姆龍電子血壓計(中國上海公司),某航空公司和飛行員外出駐站入住酒店所配備的健身設備,以及航醫對飛行員進行健康監測的專業醫療設備。
1.2.2 干預方法
對健康等級處在B級和C級的民航飛行員,在不用藥物的情況下,通過邀請相關專業的教授進行健康教育,注冊營養師對他們的一日三餐進行營養指導,以及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專業人士對其運動進行專業指導和監督,此外根據航醫定期對民航飛行員健康的監測結果,實時調整非藥物健康干預的手段,對民航飛行員進行為期24周的非藥物健康干預。
1.2.3 干預過程
對12名飛行員的體檢結果和個體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建立個人檔案。針對每個飛行員之間的個體差異,為每位飛行員制定專屬計劃,并為每位飛行員配備一名主管航醫、一名注冊營養師、一名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跟蹤管理。
在整個實驗期間,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課題組邀請相關專業的教授進行健康教育,以提高飛行員的依從性,幫助飛行員在特殊情況下更好地進行自我管理。其次在注冊營養師作為營養指導師對飛行員飲食進行專業指導和定期調查監督的同時,社會體育指導員作為運動指導師,運用不同形式的運動,盡量讓飛行員達到每周3次,每次1-1.5小時的運動。最后再配合航醫對飛行員定期的體質監測,實時對每位飛行員的計劃進行修改調整。
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錄入整理,采用SPSS 22.0對各組數據進行均數、標準差、t檢驗等統計分析。其中,t檢驗中,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則表示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示具有極顯著性差異。
經24周非藥物健康干預,受試者的安靜心率發生一定程度的改變,具體變化見表1、表2。從表1可以看出,經過24周的非藥物健康干預,參與實驗的12名飛行員中僅有一人在干預后安靜心率較干預前高1次/分,一人安靜心率干預前與干預后相同之外,其余10名受試者的安靜心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有2名受試者達到干預后比干預前降低6次/分。由表2可知,干預后安靜心率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受試者干預前后的安靜心率(次/分)
表2 受試者干預前后安靜心率的平均變化(±S)

表2 受試者干預前后安靜心率的平均變化(±S)
N=12 實驗前 實驗后 t P安靜心率(bpm)69.25±8.58 65.83±7.35 2.68 0.02
24周非藥物健康干預前后,民航飛行員的血壓變化見表3、表4。從表3可以看出,飛行員的收縮壓變化大于舒張壓變化,其中收縮壓變化最大者經過24周干預收縮壓下降24mmHg,從干預前收縮壓值131mmHg變為干預后的107mmHg。在12名飛行員中有2名飛行員的收縮壓在干預前處于大于140mmHg,干預結束后1名飛行員從干預前的141mmHg變為干預后的133mmHg,而另1名則從145mmHg降為128mmHg,其二者都通過非藥物健康干預后從高血壓狀態調整為正常狀態。
由表3可知舒張壓的變化曲度不如收縮壓大,但從實驗前后數據的變化可以看出開始舒張壓大于90mmHg的三名高血壓飛行員,分別從實驗前94mmHg血壓調整到實驗后90mmHg,91mmHg到 87mmHg,90mmHg到 88mmHg,并且在 12名飛行員中舒張壓下降最大為8mmHg,即從開始68mmHg降為60mmHg。但從曲線圖我們也能看出12名飛行員中有3名飛行員的舒張壓在干預結束時要高于干預前,分別為干預前73mmHg干預后79mmHg,干預前61mmHg干預后63mmHg,干預前83mmHg干預后85mmHg。雖然有3名飛行員的舒張壓在實驗結束時要高于實驗前的數值,但可以看到其數值仍處于正常舒張壓值之間。從表4可知,收縮壓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舒張壓P>0.05,不具有顯著性差異。

表3 受試者干預前后血壓值(mmHg)
表4 干預前后血壓變化(±S)

表4 干預前后血壓變化(±S)
t P N=12 實驗前 實驗后 差值收縮壓(mmHg)78±10.22 76.17±10.56 1.83 1.62 0.13 130.92±10.47 121.33±10.76 9.58 3.9 0.002舒張壓(mmHg)
安靜心率,又稱為靜息心率,安靜心率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等密切相關。血壓,既可判斷心臟的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也可作為診斷、觀察和判斷疾病的指標。在民航飛行員群體中,由于飲食、作息和工作的特殊性等問題,使高血壓成為飛行員群體中大多數人都存在的問題,通過實驗結果可知非藥物健康干預不僅可降低民航飛行員的安靜心率,對降低飛行員的高血壓也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通過健康教育、營養指導和運動等非藥物健康干預,飛行員的安靜心率和血壓得到相應改善。安靜心率從實驗干預前(69.25±8.58)bpm下降到實驗后(65.83±7.35)bpm,在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血壓值的變化中,收縮壓從干預前(130.92±10.47)mmHg降為干預后(121.33±10.76)mmHg,具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而舒張壓雖然從(78±10.22)mmHg降為(76.17±10.56)mmHg,但 p>0.05在統計學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本實驗已證實非藥物健康干預對飛行員的安靜心率和血壓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平時可以加強對飛行員的非藥物健康干預,以促使飛行員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保障飛行安全。
本實驗雖然能看出非藥物對飛行員健康的影響,但整個實驗仍存在以下問題:①本實驗的實驗樣本量較少,且未采集對照組成員前后安靜心率和血壓值進行對比,致使實驗結束后只能對個體自身的前后數據進行對照;②整個實驗只采集了干預前后的數據,未采集干預過程中的數據值;③由于實驗期間經歷了春節,因此實驗效果在這期間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根據本實驗存在的問題,建議以后的實驗可進行以下改進:①擴大實驗樣本量,設置對照組進行對比;②對實驗的數據進行嚴格的把控,分別采集實驗前中后各階段的數據;③針對實驗特殊時期,調整干預方式,以保證實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