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海
我國從2000年開始建立國民體質監測系統,每5年對3-69歲的中國公民進行一次體質監測,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工作是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016年6月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特別強調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1。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內容,通過每年一次的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可以清楚地了解學生體質與健康的狀況,檢測一年來體質與健康狀況是否發生變化及變化的程度。學生體質測試有助于老師在新的一個學年里有目的地,有計劃的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并針對學生的不同體質制定出個別化的鍛煉計劃,做到科學地、有計劃地健身、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顯示,由于目前學齡兒童入學年齡偏小化、飲食營養、家庭條件等,造成初中階段的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很大,使得在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上課內容選擇及運動量方面不能很好地關注到每個學生,導致出現有的同學“吃不飽”,而有的同學“吃不了”。所以本研究根據學生體質的差異性,提出課堂分組教學,以試驗的形式進行統計,確定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為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安排課程內容及運動量,重點關注體質弱勢學生群體,讓每個學生受益,同時又能穩步提高整體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從本校2017級學生中,隨機抽取2個班,分成實驗班和對照班。
2.2.1 學生身體素質(成績)的測量與分析
2.2.2 身體素質
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選項(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三選一成績。
2.2.3 學生體質健康分組教學管理
體質優勢學生群體,體質弱勢學生群體。
查閱國內外關于體質測量、體質健康管理模式的相關論文及研究成果,特別尋找有關學生健康體質監控與管理模式的相關文獻,為本課題提供了理論和方法依據。
實驗采用對比法,實驗組采用“分層教學”和家校合作的模式,將學生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由同一名體育教師授課和統一考試標準,不同的教學方法、手段和進度,對這兩個班進行為期一學年的體育教學,對體育成績(2017年**市中考體育考試項目評分標準計算)進行比較。
采用SPSS統計軟件處理全部數據資料,并對實驗結果中所取得的相關數據進行邏輯分析和研究。
通過對實驗組為期16周的分組干預措施之后,看學生成績變化,其中具體的干預措施為,根據實驗組實驗前測試的各項身體素質的數據把全班同學分成9人一組的5個(A/B/C/D/E)小組,其中D/E組為體質相對弱勢組,也是本次實驗干預組和對照組,成績如表1所示。

表1 實驗組干預措施實施前后的變化(單位:分)
從上表1可以看出經過16周的體育課訓練之后,實驗組(二班)學生的中長跑體育成績(p=0.000)、選項(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三選一(p=0.049)和總成績(p=0.000),實驗前和試驗后各測試指標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成績提高的幅度分別為中長跑提高了約13分,選項提高了約33分,總成績提高了約19分。
對照組按照學校常規的教學計劃和方案進行教學,16周之后成績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對照組試驗前后成績的變化(單位:分)
從上表2可以看出經過一年的體育課訓練之后,對照組(一班)學生的中長跑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p=0.000)、選項(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三選一(p=0.004)和總成績(p=0.000),實驗前和試驗后各測試指標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成績提高的幅度分別為中長跑提高了約3分,選項提高了約33分,總成績提高了約11分。
綜上表1、表2可以看出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體育成績都有非常顯著性差異,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說明有以下幾種情況:1.學生身體素質發育明顯;2.學生認真參加體育鍛煉;3.體育老師認真備課、上課等。但是從進步的幅度可以看出實驗組(二班)學生的體育成績較對照組(一班)學生的體育成績進步更大,這說明實驗組采用的分組訓練干預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值得肯定的新穎教學方法。
4.3.1 實驗干預前兩個班級D、E組的選取的體育成績(中長跑成績、選項包括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對比如表3

表3 一班和二班實驗前成績對比(單位:分)
從表3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班級的學生的體育成績分別為一班(中長跑成績:76.36±19.896;選項63.91±27.967;總分76.182±16.7558)、二班(中長跑成績:69.24±20.733;選項59.42±26.178;總分68.667±19.2885),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在實驗前一班的成績(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都優于二班的成績。兩個班級的差異性比較來看兩個班級在中長跑成績(p=0.102)和選項(p=0.437)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總成績(p=0.043)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前一班的總體體育成績明顯優于二班。
4.3.2 實驗干預后兩個班級的選取的體育成績(中長跑、選項包括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對比如表4所示

表4 一班和二班實驗后成績對比(單位:分)
從表4中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班級的學生的體育成績分別為一班(中長跑:79.82±18.427;選項96.11±7.431;總分87.97±11.142)、二班(中長跑:82.42±15.746;選項95.09±7.950;總分87.02±11.283),從數據上可以看出在一年的實驗分組干預實施之后一班的成績(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和二班的體育成績在同一水平上,甚至中長跑的項目上二班同學超過了一班的同學。兩個班級的差異性比較(獨立樣本T檢驗)來看兩個班級在中長跑成績(p=0.475)、選項(p=0.132)和總成績(p=0.692)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分組練習干預16周之后,二班的同學進步幅度更加明顯,因此此種分組練習方法較傳統的體育課訓練方法在提高學生體育素質方面是更加有效的。
綜上所述,通過對差異性體質學生進行16周分組管理與教學的實施,實驗組(二班)學生的中長跑體育成績(p=0.000)、選項(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三選一(p=0.049)和總成績(p=0.000),對照組(一班)學生的中長跑中長跑成績(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p=0.000)、選項(立定跳遠、投擲實心球、一分鐘跳繩)三選一(p=0.004)和總成績(p=0.000),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班級各項成績試驗前后均具有顯著性差異,從進步的幅度(表3、表4)可以看出實驗組(二班)學生的體育成績較對照組(一班)學生的體育成績進步更大,因此實驗組采用的分組訓練干預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值得肯定的新穎教學方法。說明根據學生體質進行分組教學后,可以顯著增強學生對體育課興趣,從而增強學生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