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
中國有這樣一批傳統企業,它們處于流通領域或是制造領域,這些企業的平均年齡在20年以上,而企業骨干團隊的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這些企業經過了充分的市場搏殺,靠自身滾動發展,它們是市場競爭的勝利者,實實在在地提升著中國的經濟實力,而這些共同構成了大國競爭的底蘊。
這些企業的老板有超越利潤之上的追求,但這種成功也制約了企業管理職能的發展,他們在信息化管理、數字化管理方面沒能踏上快車道。因為在PC互聯網時代,管理的信息化有悖于他們的習性,所以傳統企業沒有被過多賦能。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包政教授在《營銷的本質》一書中指出:移動互聯網不再是一種溝通工具,它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而改變了我們的組織與管理方式。正是因為移動互聯網首先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所以當其成為一種管理方式的時候,可以做到無縫連接。不喜歡在PC端看報表、圖形的企業家們,卻能很快習慣在微信社群、微信管理軟件、OA管理軟件里去組織、整合團隊,去做經營管理決策……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
信息同步交互、決策及時一致、客戶需求與產品提供同步,這些在移動互聯時代已經變得順理成章,這就是傳統企業面臨的新賽道。
傳統企業要想突圍,乃至走上世界舞臺,需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1.產品再定義。我們的產品已經足夠好,但是我們的產品定義是中國化的,現在需要根據國際化的反饋來修正我們的產品,讓產品呈現出一系列符合國際化的元素。比如虜克電梯,現在已經能夠做到智能控制,并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智能控制模塊可以做到手勢、聲音控制。這樣的概念非常符合當前的時代需求,中國是新電梯的市場,歐美是老電梯的改造市場,虜克電梯自然可以走出國門。

2.運營效率的提升。包括有效決策、產銷協同等。比如塞飛亞草原鴨已經實現了養殖智能化信息收集、育成技術的標準化操作、產銷協同、客戶資源開發與管理等。可以利用攝像頭、測溫儀等進行大數據推演,建立起相應模型,就能在不影響鴨子生長的情況下,預測鴨子出欄時多大、多重。有了這些數據,企業的產品規劃自然可以同步、準確做出。
3.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傳統企業組織更多地依靠人治,員工人數達到幾百人可能就到了極限,而超過千人一定會亂。這些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吃了很多苦頭。我們需要依靠信息化、數字化把目標分解得更清晰,把戰略任務分解到責任之后,在計劃層面使其環環相扣。
在新賽道上,所有企業都將進入信息化時代,都將成為基于互聯網的企業。這將有助于它們走向國際賽場。這個市場水到渠成,但目前供給不足,相關數字化、信息化工具還需要企業去提供、去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