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昀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對教師開展教育活動有指導意義。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將教育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善于捕捉教育契機,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得到全面發展。
游戲是幼兒園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方式。在幼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能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讓幼兒在“玩中學”,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恰當、合理的游戲化教學活動是保障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關鍵。
本文結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探討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優勢,闡述了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現狀,并結合教學實例提出了合理開展游戲化教學的方法。
(一)游戲化教學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
幼兒年齡較小,生理和心智發育尚未成熟,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開展游戲化教學,既能讓幼兒在學習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又能滿足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他們愿意探索,愛上學習,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二)游戲化教學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
游戲化教學強調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開發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充分的探索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負責觀察幼兒,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把控活動紀律和節奏。教師采用游戲化教學可以鍛煉幼兒的探索能力,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和毅力,也能拉近與幼兒之間的關系。
(一)忽視幼兒的實際需求
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按照自己的意圖設計游戲規則,雖然注重了活動的趣味性和教育性,但設計的很多游戲內容不貼近生活,只是單純地將教學套進了游戲的框架,無法使幼兒產生情感共鳴,不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設計缺乏深度
部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缺乏對游戲化課程的深入理解,過于關注活動的趣味性,而忽視了活動的教育性。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幼兒在課程中得不到提升,創造力、手眼協調能力等綜合能力得不到發展。
(一)利用合作游戲,培養幼兒的協作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教師要利用合作游戲,為幼兒提供豐富的合作機會,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以合作游戲《我們合作來運球》為例,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給每組發一個球、一塊布,要求幼兒借助布把球從起點運到終點。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可以體驗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而且也能掌握如何與同伴協調合作完成運球任務的技巧,從而了解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團隊意識。
(二)利用主題角色扮演游戲,推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推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提升幼兒素養。在開展活動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設計主題角色,讓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角色,爭取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教師要讓性格外向的幼兒帶動性格內向的幼兒,讓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帶動語言表達能力弱的幼兒,使每位幼兒都敢于表現、樂于表現,從而提高幼兒素養,讓幼兒從游戲中得到發展。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娃娃家”等角色扮演的方式,在游戲中建立小班幼兒的角色意識和性別意識,讓幼兒明白不同性別的角色特點,讓幼兒了解性別的差異,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幼兒的保護意識和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
又如,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教師有必要開展幼小銜接活動。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料、實地參觀等方式讓幼兒近距離地感受小學的環境、氛圍等,幫助幼兒提前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對小學的好奇。教師還可以開展以“我是小學生”為主題的游戲,采用演講、角色扮演、繪畫等形式,幫助幼兒做好知識、情感等方面的準備,從而順利完成向小學生身份的過渡。
(三)游戲內容以幼兒的學習興趣為主
《綱要》指出,教師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教師如果能夠結合自己觀察的幼兒情況,抓住幼兒興趣,就能將自主游戲的作用最大化。
比如,教師在教小班幼兒“四季的水果都有哪些”時,發現幼兒對各種水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讓幼兒在美工區用自己喜歡的水果制作拼盤。教師問:“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水果,你們喜不喜歡吃水果呢?”幼兒回答:“喜歡吃水果,我最喜歡……”教師說:“那我們今天就在美工區把自己喜歡的水果用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吧。”在幼兒進入美工區前,教師會結合幼兒迫切而期待的心理特點,抓住時機給幼兒講解水果的特點、游戲規則和注意事項,從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幼兒進入美工區開展自主游戲時,教師要為其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合適的游戲材料,讓幼兒有環境和條件積極思考,自主投入游戲。在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及時的參與和引導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應在確保游戲材料投放充足的情況下,積極關注幼兒的游戲過程,防止幼兒因材料分配不公而引起沖突和矛盾。

又如,中班幼兒對“不倒翁為什么不倒”具有疑問。于是,教師在科學角開展了《小小不倒翁》主題游戲。幼兒通過觀察與探索,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了不倒翁的原理,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不倒翁上輕下重和底面圓滑的特殊構造,知道了物體底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有關的科學道理。
總之,游戲化教學的開展在幼兒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教師應科學地組織游戲,從幼兒的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將教學目標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相結合,適當引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利用游戲帶給幼兒的積極情緒,為幼兒學習更多的知識創造條件。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實驗幼兒園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