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夢丹 黃靖淇
[摘 要]STEAM教育模式是以項目式學習為主、跨學科整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一種綜合性教育方式。文章在系統把握STEAM教育模式內涵和特色的基礎上,分析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美術教學課程存在的不足,以STEAM教育理念尋找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提出從整合課程教學資源、加大STEAM教學研究的投入、制定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標準、創造基于STEAM理念的教師技能培訓環境等方面來提升中職美術教師的信息素養。
[關鍵詞]信息素養;中等職業教育;美術教學;STEAM教育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7656(2021)04-0082-04
一、研究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與中等職業教育領域的深度融合,教師的教學方式和行為模式正在悄然改變。信息素養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而STEAM教育具有整合性、跨學科性、可操作性、協作性、創造性和趣味性等特征,是中職課程教學的有效補充,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課程設計和創新能力,也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綜合信息素養起到了整合作用。在STEAM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美術學科知識,更要掌握其他學科與美術教學融合的技能。STEAM教育的兩種哲學觀點是“整合”和“制作”,制作的重要意義是整合知識[1]。教師掌握行業通用技能和崗位特定技能,教學風格要與STEAM課程相匹配,以保證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并積極推動STEAM教育在中職課程開發中的應用[2]。因此,以培養中職美術教師的信息素養為目標導向,通過STEAM教育的理念來變革當前的中職美術教學,可實現中職美術教學實訓課與教師信息素養的有效融合,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二、STEAM與中職美術教學
校企合作及產教融合是檢驗職業教育的重要方式。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在中職美術課程中融入STEAM教育理念,將企業生產環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在課程設計上進行連接和整合,提升課程教學的創新性和實踐性。STEAM教育致力于構建學生多元、開放的學習環境,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實踐。在這種教育模式下,要求專業課與職業背景知識、美術應用技能和工匠精神融合,提供近似于真實工作崗位的實踐環境。
(一)STEAM
STEAM是一種融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等多元學科文化的教學課程,具有綜合化、實踐化、活動化的精神和內涵[3]。STEAM教育既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學習的實踐教學,還是基于某一問題驅動的多學科整合教學項目實施,并依托工具與資源進行真實情境下的探究教育[4]。因此,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促進多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將知識、工具以及價值觀進行整合。STEAM教育以具體的項目或者問題來驅動教學過程,多采用信息技術創設多學科融合教學環境。如計算機應用專業的美術基礎課,可將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活動融入其中,以美術基礎知識做根基,并在課程中融入色彩物理知識、色彩基礎知識和色彩心理知識。
(二)中職美術教學的主要特征
中職教育學制短且教學任務重,在課程開發上,多選取美術實訓室、工程中心和教學機房等場所為主要學習空間,通過具體的實訓項目提高中職學生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對學生美術設計作品的評價中,將美術、透視學、物理、心理和計算機技術等多學科融合進審美維度的評價,增強學生作品的藝術美感,從多角度拓寬學生的眼界和審美。美術教師應將美術學科的優勢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基于信息技術設計和開發面向現實工作場景的美術課程,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中職美術老師的信息素養
在信息技術時代,美術課堂的教學設計元素越來越豐富,如美術教師可選用PowerPoint、Prezi和Authorware等軟件展示作品,通過靜態圖片和動態視頻演示呈現作品背景和內容;運用Final Cut Pro X和Camtasia Studio剪輯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元素,制作成生動有趣的微視頻;可通過QQ、微信和微博等實時通訊軟件建立學習小組來討論知識點。因此,美術教師要實現其信息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將傳統教學媒體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因時制宜地將多樣化的教學媒體應用于教學實踐,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三、在中職學校開展STEAM教學所面臨的問題
因為中職學校信息技術培訓開展較少,所以一些美術教師不知道如何將信息技術與STEAM教育進行對接。目前,中職學校STEAM教學實施通常以課程的形式呈現,而中職學校使用的STEAM課程在開發標準、配套師資、教學資源和教學設計等方面存在以下不足。
(一)中職學校開發STEAM課程需要加強相關標準建設
中職學校STEAM課程的內容設計、資源開發、學習者分析和教學設計等環節的實施還有待于具體細化和規范,以至于STEAM的課堂教學難于規模化開展和推廣。一是在課程設計上沒有從學生的需求出發,缺少相關的課程特點和職業教育特色;二是在課堂教學中,STEAM課程的知識覆蓋面較廣,教師不易建構完整的多學科融合的知識體系,缺少相關課程標準來支撐課堂教學;三是在教學實踐中,缺少靈活和規范的教學手段,教師只能依據自身經驗和傳統教學手段開展教學,缺乏符合STEAM規范的中職教學實踐案例。
(二)中職學校對STEAM師資機制的培養力度不足
STEAM教育的實施需要一支具備相應教學策略和學科整合能力的教師隊伍,需要對教師開展系統的STEAM課程實踐能力培養。而目前的一些中職美術教師缺乏相關的專業培訓和多學科知識儲備,而融合多學科知識的信息化教學對美術老師的要求較高,且中職美術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也準備不足。現行的中職美術課程中,存在著偏向美術技能和理論學習的現象,對美術教師信息化教學重視不夠。所以,對美術教師的培養可將STEAM的理念融入到中職教師的職后培訓中,讓其在實踐中應用STEAM理念開展教學活動。
(三)中職學校的STEAM教學資源匱乏
目前,國內STEAM教學資源呈現形式為紙質教材與數字化多媒體,但缺少學習者分析,難以從學習者的信息素養出發進行教學資源的設計和多學科的整合。此外,STEAM教學資源的通用性和可復制的資源建設標準尚未形成,教師通常依據自身教學經驗和學科背景來進行開發,難以做到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四)中職學校的STEAM教學設計仍需優化完善
STEAM課程的教學設計應注重把實踐與教學過程相結合,通過實操項目和協作學習進行多學科教學內容相融合,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目前中職教師基于STEAM理念開展教學設計和跨學科整合的積極性不高,且主要關注本學科領域內的知識教學,忽視了對學生在多學科背景下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培養。而且STEAM課程不是多學科知識的簡單疊加和組合,需要知識和技能的互相遷移和應用,覆蓋的課程知識點更多,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中職美術教師將面臨更多挑戰。
四、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職美術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策略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學習環境是多學科整合以及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因此中職美術教師仍需要不斷學習、了解和熟悉信息化教學工具和平臺,否則教師會對STEAM的教學應用感到困難,中職美術教學應從教學觀念、技術手段和教學設計等方面進行重構,以幫助教師從容面對信息技術浪潮帶來的挑戰。
(一)整合課程教學資源
STEAM教育注重教學內容的整合,且有別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多采用項目、情景和探究等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時間安排上,以學生為中心安排課堂教學,充分利用數字化學習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學習資源,設置適當的學習場景導入課堂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在課后探究性學習中,組織學生利用信息平臺(QQ、微信和在線平臺)建立學習小組,自主進行探究,并確保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教師通過信息化手段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
(二)加大STEAM教學研究的投入和支持
由于美術教師以往接觸科研的機會較少,因此在激發教師研究欲望的過程中,中職學校應從淡化科研規劃的要求出發,促使美術教師積極參加研究與創新類的活動中??筛鶕新毭佬g教師的實際情況,針對中職學校的教育特色設計和組織相應的美術學科的科研活動。首先在研究內容上,應緊緊圍繞中職美術教學過程中的現實問題開展研究,加強美術教學與其他專業課程融合的創新和應用,重點關注STEAM教學應用的前沿問題;然后從實踐出發,對STEAM教學案例進行分析,在STEAM應用場景中深挖中職學校潛在的教學需求;最后將模擬企業真實工作情境開展學習和訓練,設計和開發側重能力提升的課程。
(三)制定中職美術教師信息素養標準
中職美術教師信息素養的提升受教學理念、教學環境和學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可通過制定信息素養標準,大力開展STEAM實踐教學活動,幫助教師適應開展STEAM教學帶來的挑戰。學校應根據實際需求來制定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政策,保證政策在中職學校中得到良好銜接和實施;然后可采用專家調研、項目驅動和標準化應用等形式,如教學行為規范、教師專業發展標準和信息素養提升工程等,為教師提供信息素養提升發展的依據和方向;最后啟動和實施中職學校的“STEAM+教師”發展計劃,并給予相應的績效激勵和資源支持,以此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使用STEAM理念改進教學應用和評價,促進其能力發展。
(四)創造基于STEAM理念的中職美術教師技能培訓環境
中職美術教師的信息素養將在基于STEAM理念的培訓環境中得到體現和發展,根據教師教學實踐情況,提供智能化的學習導引、交互和支持等服務。通過培訓可幫助教師樹立信心并能夠有效使用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深度融入培訓的各個環節:第一,可在不同層次的教師培訓中,增設信息素養提升相關的課程,開展相關的在線教學實踐活動;第二,通過舉辦STEAM教學專題培訓講座或學術會議,與同行交流學習、協同備課和研究有助于產生創新的想法;第三,加大硬件設備投入,推進智能跨媒體資源庫的共建共享,幫助學生在信息化環境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協同學習。
五、結論
信息技術可為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賦能,使其開展教學活動提供高效而便捷的技術支持,減輕美術教師的教學工作負擔和管理成本,同時也對其信息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戰。STEAM強調跨學科整合的教育理念是提升美術教師信息素養的可行途徑,將STEAM教育理念融入中職計算機美術教學將對教師信息素養、教學能力和資源建設等方面產生積極影響。本研究探討了如何提升中職美術教師信息素養的實施策略,但還有一些具體問題值得探討,比如中職學校的STEAM課程開發標準、STEAM師資培養機制、STEAM教學資源以及STEAM教學設計仍需優化完善。因此,未來應注意以下三點:一是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的融合要注重內容表現的多樣化,要利用教學課件、多媒體和美術模型等多方面地介紹課程主題和內容;二是STEAM融合美術課程在實施策略上要注重梯度和層次,應該循序漸進開展學習;三是在教學設計中要注意美術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融合的實用性和切入點,使教學過程無縫銜接。
[參考文獻]
[1]江豐光.連接正式與非正式學習的STEM教育——第四屆STEM國際教育大會述評[J].電化教育研究,2017(2):53-61.
[2]王星宇.融合STEAM教育理念的中等職業學校課程開發實踐研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20.
[3]高云峰.創客與STEAM教育結合的實踐[J].力學與實踐,2016(1):74-77.
[4]范文翔,張一春.STEAM教育:發展、內涵與可能路徑.現代教育技術,2018(3):99-105.
[作者簡介]文夢丹,廣西第一工業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計算機美術教學;黃靖淇,廣西第一工業學校初級講師,研究方向:計算機藝術設計教學。
[責任編輯 鄭 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