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影視作品是一種具有激發愛國主義情懷、鼓舞傳承英雄精神和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功能的重要藝術形式。新時代的紅色經典影視作品應該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文手法的表達,依據各個社會群體確立不同形式的推行方式,從而實現育人功能,使紅色精神深入人心、代代相傳。“紅色”在中國現當代史語境中具有非常明確的政治含義,意味著這些作品往往與人們堅定的革命理想和豪邁的戰斗精神緊密聯系,象征著一種深入骨髓的無產階級革命情操。當“紅色”與“經典”結合起來時,一種極富魅力的藝術概念就此誕生,蘊含這種概念的藝術樣式都可以稱為“紅色經典”。在如今迅速發展的影視行業中,紅色經典影視作品占據了部分市場份額,成為受眾喜愛的影視作品。紅色經典影視作品張揚對信念的堅守、對理想的執著、對光明的向往,贊揚革命英雄人物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及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等崇高品質,具有重要的思想傳承價值。
一、紅色影視作品的現實價值
(一)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紅色歷史影視作品具備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宣傳功能,使中國廣大觀眾更加了解中國歷史,尊重中國歷史,在觀看影視作品的過程中激發自身愛國情懷,逐漸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如2021年大火的《覺醒年代》,該劇以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為主角,展現了一百年前中國先進的青年知識分子和革命青年追求真理、勵志喚醒沉睡的民眾的一段激情澎湃的歲月,表達了中國青年知識學子“吾輩當自強”的堅定理想信念。在信息變化如此之迅速的年代,該劇向大眾展示了一種永不過時的精神,也向大眾傳遞了唯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建設祖國
的積極力量。
(二)鼓舞傳承英雄精神
英雄是人民生活的典范,英雄精神可以在人民群眾中形成認同和崇拜,進而在社會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說:“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紅色經典影視作品《懸崖之上》《風聲》《潛伏》等,都塑造了飽滿感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既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又贏得了好的收視率,獲得了受眾廣泛的好評和關注。這讓人們潛移默化地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周乙、老鬼、余則成這些英雄人物的不懼犧牲、心懷理想,才得以奮斗爭取來的,紅色經典影視作品讓生活在當今年代的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有利于傳承
英雄精神。
(三)營造良好社會風氣
不同的影視作品,在社會上的反響不同。“抗日神劇”令人嗤之以鼻,是紅色經典改編的誤區,而新時代優秀紅色經典作品《覺醒年代》會讓人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優秀紅色經典影視作品特有的精氣神,深刻而廣泛地吸引著人們,以理想之美、信仰之美、人性之美滋養、陶冶著人們的內心。在新時代以人文表達傳承與發展紅色經典,有利于人民加深對歷史的了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堅定文化自信,激發愛國情懷,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例如,2021年7月4日,是陳延年烈士犧牲94周年,上海延喬墓前擺滿了鮮花和感謝信件,多地群眾也自發前往感謝紀念烈士英雄,可見《覺醒年代》播出的巨大正面反響。
二、紅色影視作品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紅色影視泛娛樂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創作、改編、翻拍“紅色經典”成為影視劇藝術生產領域的潮流,影視行業競爭力增大。有些紅色影視作品為了吸引觀眾眼球,提高收視率,忽視紅色影視作品的真實性,篡改歷史事實,添加過多不必要的情節,夸大其詞,過度渲染。這樣不僅會使紅色影視失去其記錄的真實性,甚至會誤導觀眾,尤其是一些對歷史事件不了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少年兒童。
電視劇《林海雪原》就是典型的案例。第4集中小分隊在鷹嘴峰對面,要克服鷹嘴峰天塹,奇襲奶頭山,活捉許大馬棒。出發前小分隊略顯啰唆的表決心、留家書的情節,還有猴蹬起飛時的臺詞和在空中的斗篷都加重了情節的輕浮娛樂化。還有給楊子榮生硬添加的所謂“浪漫”感情線,原著沒有劇中出現的初戀情人“槐花”,都在網絡上引起了較大爭議。
(二)紅色影視缺乏客觀真實性
我國影視行業以抗日為題材的電視劇數量極多,但質量方面有很大差異,有些電影、電視劇出現很多不符合常理的場景,因此被戲稱為“抗日神劇”。這些“抗日神劇”捏造事實,虛構情節,強行拉低敵軍智商,把我軍描繪得過于神圣。如我軍徒手將敵軍撕成兩半,甚至出現“八百里開外,一槍干掉鬼子的機槍手”等令人費解的臺詞。
紅色影視作品的受眾群體是全體人民群眾,紅色影視作品最基本的作用是描述客觀事實,激發觀眾的愛國之情。但部分影視劇出現了“手撕鬼子”“褲襠藏雷”“包子雷”“蔬菜雷”等夸張情節,實在太過缺乏客觀真實性,嚴重不符合常識,自然無法打動人們,更無法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三、新時代傳承紅色經典影視作品思想價值的途徑
(一)以人文手法表現豐富精神內涵
新時代紅色歷史影視作品應該以人文手法表現其豐富精神內涵,在精神意義上保存紅色經典的原汁原味,注重人文精神的表達,由傳統的階級敘事轉向人性敘事或文化敘事,塑造飽滿感人的人物形象,如《覺醒年代》里的陳延年、《風聲》里的老鬼,這樣才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不斷弘揚擁護社會主義紅色核心思想價值相緊密結合。新文化時代的中國紅色主義影視作品中所體現的紅色愛國主義精神,應充分表達當代人對國家富強、人民群眾生活幸福、世界穩定和平的殷切愿望。
(二)在藝術表達手法和敘事技巧上不斷創新
新時代紅色經典影視作品要傳承重要思想價值,獲得廣泛的好評和關注,藝術表達手法和敘事技巧要不斷創新,充分吸收人文精髓和美學內涵。近年來不斷涌現紅色經典創作與改編的成功之作,如電影《懸崖之上》《我和我的祖國》和電視連續劇《和平飯店》等。這些紅色經典的創作與改編之所以成功,無一例外的重要原因是注重敘事技巧和藝術表達手法,以人文手法表現紅色經典的精神內涵,使紅色經典煥發光彩。今后紅色影視作品要學習已有作品的成功經驗并發展,只有這樣,“紅色經典”才能真正“紅”起來,真正實現其育人功能。
(三)根據不同社會群體確立推廣方式
不同的社會群體文化程度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若只采取成年人的推廣方式,則幼兒無法理解;若只采取幼兒的推廣方式,對于成年人來說又太過于淺顯。所以,同一個紅色影視作品不應該片面采取一種方式進行推廣宣傳,應從多方面考慮,照顧到每一個社會群體,根據其特點制定推廣方式。例如,針對幼兒可以采取有關紅色文化的動畫片的形式,針對青少年可以采取電影的形式,針對成年人可以采用紀錄片的形式等。根據不同社會群體確立推廣方式,以此實現紅色故事全了解、紅色精神全傳承。希望新時代更多優秀的紅色經典不斷涌現,弘揚主旋律,潛移默化地實現當代人民愛國情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文學院)
基金項目: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新時代下紅色經典影視作品的思想傳承價值研究” (2021DC94)。
作者簡介:胡瀘予(2000-),女,陜西榆林人,本科,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