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第?孫曉琦
朱塞佩·托納多雷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派別的著名導演,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聲譽,他拍攝的影片受到多國影迷的喜愛和追捧。20世紀90年代,朱塞佩·托納多雷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被人們統稱為“回家三部曲”。朱塞佩·托納多雷導演的電影作品不是很多,但每一部都是他打磨多年的精品之作。他拍攝的影片大部分是以自己的家鄉意大利西西里島為背景展開,故事情節也偏向于少年時的夢想和老年間的追憶,影片中難以割舍的故鄉情結便是朱塞佩·托納多雷作品所具有的特點之一。本文以朱塞佩·托納多雷的“回家三部曲”為例,解讀影片中導演所體現出的故鄉情結。
一、朱塞佩·托納多雷與他的故鄉西西里島
朱塞佩·托納多雷于1956年5月27日出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巴勒莫市,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接觸了攝影,最初只是拍攝一些照片刊登在不同的雜志上,后來則是開始嘗試拍攝紀錄片。1982年,朱塞佩·托納多雷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在意大利獲獎,這使他在電影界嶄露頭角,并得到了皮蘭德羅的欣賞。朱塞佩·托納多雷自編自導的劇情片《天堂電影院》取得了第42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第6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兩個業內重量級獎項,這使得他一舉成名,在業界站穩了腳跟。20世紀以來,商業電影開始走向大眾視野,好萊塢的宏大場面和流水線的生產模式受到大眾的青睞。朱塞佩·托納多雷并沒有受到當時風潮的影響,不忘初心,用低調內斂的創作態度和本土化的創作手法為大眾呈現出一部部精良的作品,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與稱贊。
朱塞佩·托納多雷拍攝的影片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又處處流露著浪漫與溫情,他拍攝的《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是意大利電影的瑰寶,被業界統稱為“回家三部曲”。這三部影片有著朱塞佩·托納多雷強烈的個人風格:電影表現的都是非常簡單平凡的日常生活,但其中又有浪漫色彩的流露;舒緩的電影節奏配上如詩如畫的意大利小鎮景色,給人一種純粹又美好的感覺。
作為意大利的本土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對他的家鄉西西里有著非常濃厚的情感。從影片所展現的空間環境來看,《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是發生在西西里一個小鎮上的故事,因為地理位置影響,影片中展現的場景總是離不開大海,《海上鋼琴師》則是直接選擇在海上漂泊的一艘船。由此可見,朱塞佩·托納多雷選擇每部影片的發生地時都是十分明確的。
二、“回家三部曲”中體現的故鄉情結
“故鄉”一詞在現代漢語里的解釋是“出生或長期居住過的地方”,但是其實際意義遠不止如此。故鄉更是帶有個人強烈的歸屬感和充滿回憶的地方,在此基礎上的一切認知和感情都不會徹底擺脫故鄉的制約。故鄉除了包含人類所具有的天生會眷戀的感情之外,還有著人們對于印象中的故鄉所塑造的美好想象。“情結”在字典上的意思是“心中的情感糾葛;深藏心底的情感”,“故鄉情結”則是人類情結中的一個具體表現,也是藝術領域中永恒的創作主題。
(一)《天堂電影院》中的故鄉情結
《天堂電影院》是朱塞佩·托納多雷以西西里島為故事背景所拍攝的第一部影片,觀眾可以通過鏡頭所展現的畫面,看到意大利的南部有這樣一座溫暖安靜的小島,在這里生活的人對電影的需求程度就好像人對食物與空氣的需求一樣,缺失了便無法存活。托托仿佛是導演自身形象的一個透射,他從小就對電影十分感興趣,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到電影院看電影播放員阿爾弗雷多操作放映機,通過電影,托托與放映師阿爾弗雷多建立了亦師亦友的聯系。托托愛情受挫后,阿爾弗雷多教導他不要把故鄉當作世界的中心,也不要誤以為西西里就是全世界,要他出去闖蕩事業,于是托托下定決心離開了西西里島。一晃三十年,托托再回到這片故土的時候是接到了阿爾弗雷多的死訊,這座小鎮也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座曾經熱鬧非凡的電影院如今已是人去樓空。對于托托來說,電影貫穿了他的一生,電影以不同的形式一直在陪伴著他,不管走得多遠,托托的靈魂依舊屬于這座矮矮的電影院、這個安靜的小村莊、這片孤獨的西西里島。世上人人都有所追尋,但記憶深處的故鄉始終是人們難以割舍掉的牽掛,托托離開了故鄉三十年,可當他再站到這片土地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內心一直屬于這里,就像電影中的那句“以為自己在外多年早已心如磐石,可是一回到這片土地,所有的柔弱與溫暖,瞬間就把功成名就的他吞沒”。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也像故事中的主人公托托一樣,這片故土永遠保存著他年幼時的美好記憶,他的親情、友情、愛情,全部都留在了這座島上,故鄉的一切都始終存留在朱塞佩·托納多雷的精神世界里,成為一種故鄉情結。
(二)《海上鋼琴師》中的故鄉情結
作為“回家三部曲”的第二部影片——《海上鋼琴師》,嚴格意義上來說并不是在托納托雷的家鄉——西西里島上開展的,而是發生在一座船上,但影片的主人公1900一直生活的弗尼吉亞號,和三面環海、簡單閉塞的西西里沒有什么區別。西西里島是意大利南方的一顆珍珠,風景美妙,有著天然獨特的風光,不曾受到外界的侵擾;弗尼吉亞號只在陸地停靠片刻,大海才是其歸處。船上熙熙攘攘很多人,但終究會歸于平靜,漂泊在安靜的海面上,仿佛是一座海上的孤島,陸上的紛擾皆與此無關,就像獨自美麗的西西里一樣。對于1900來說,弗尼吉亞號便是他的“故鄉”。《天堂電影院》的主人公托托與《海上鋼琴師》的主人公1900不同的是,一個選擇了出走,另一個選擇了固守,但不管走多遠,故鄉依舊是每個人心中難以舍棄的羈絆。1900生于弗尼吉亞號,也與弗尼吉亞號一起毀滅,對于陸地上的人來說,他就像是沒有存在過一樣。哪怕是遇到自己心愛的姑娘,也無法令他舍棄自己的“故鄉”,當1900站在甲板上看著一望無際的陸地和來來往往的人群,只覺得這種看不到盡頭的生活令他感到害怕,便沒有選擇下船。就在弗尼吉亞號即將要沉淪之時,因為心中那份對于大海的熱愛和對于“故鄉”的眷戀,1900執意放棄存活下去的機會,選擇體面地與弗尼吉亞號共生死,直到最后一刻也陪伴著、堅守著生育他、養育他的“故鄉”。從《海上鋼琴師》中,觀眾也不難看出托納多雷內心對于故鄉深深的依戀,就如1900所言:“我永遠都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時代滾滾向前,萬事萬物都在發生著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托納多雷作為一個意大利人對于這片故土的深情。
(三)《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故鄉情結
“回家三部曲”的最終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從片名上就很直觀地點明了故事的發生地,雖然影片的時間設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與世無爭的西西里島上依舊是一片歲月靜好。西西里島作為黑手黨的起源地,是一個溫情與殘暴、黑夜和白晝并存的地方。當整個世界都深陷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西西里島還是一片安靜祥和,影片的主人公雷納多就出生在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大地上。像所有同年齡段的孩子一樣,他活潑勇敢,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想象。朱塞佩·托納多雷用他的鏡頭記錄下了發生在這樣恐怖背景下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悲歡離合,以及戰爭對他們的生活所帶來的一系列改變。影片的女主人公瑪蓮娜,生活中飽受摧殘,但也沒有輕易地離開西西里,多年后還是出現在了小鎮的大街上,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選擇與西西里共命運。朱塞佩·托納多雷對自己的家鄉一往情深,正是因為這份濃濃的故鄉情結才讓觀眾看到了一個立體的西西里島。
朱塞佩·托納多雷圍繞著“故鄉”為觀眾展現了西西里島獨有的美妙景色,蔚藍潮濕的大海、復雜交錯的小巷、淳樸的民情,也給了外界打開一扇了解西西里的窗戶。在電影中,觀眾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朱塞佩·托納多雷對于故鄉的眷戀、對于西西里島的熱愛。
三、對于“回家三部曲”中故鄉情結的思考
西西里島作為導演的故鄉,在影片中處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作為故事發生的環境背景所存在,而且影響了朱塞佩·托納多雷整體影片風格的形成。“回家三部曲”整體帶有一種郁郁寡歡的柔情,導演把自己對于生活的情感融入了影片,帶給觀眾一種十分真誠的感覺,就像是安靜的西西里島,簡單樸素中流露出一種真實的美,使人久久回味,難以忘懷。
故鄉是每個人生命的源頭,故鄉情結深深地植根于每個離家游子的心中,哪怕歷經時間的沉淀和歲月的洗禮,依舊烙印在人們的心里,是一種不變的價值理念和情感歸宿。
朱塞佩·托納多雷對于他的故鄉西西里島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正是出于對故鄉的熱愛和懷念,朱塞佩·托納多雷才一直在他的電影中為觀眾展現西西里的風土人情,從故事構造到人物形象塑造,再到整體色彩與音樂的運用,影片眾都體現出意大利獨有的韻味。
西西里島上那座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院、溫暖潮濕的海風、人聲鼎沸的廣場、街角巷尾都是導演印象中的故鄉該有的樣子,故鄉的風貌被他完美再現。觀看他的作品能夠讓觀眾很容易就擺脫地域和語言的限制,找到相同的情感價值,使人感動落淚的同時也開始思考過往和未來。
四、結語
朱塞佩·托納多雷是新現實主義電影派別的代表導演,他繼承和發展了意大利電影的精髓,注重用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每一部電影都精心打磨多年,從劇本構思到演員的選擇再到每個場景的選址,都是他完全認可之后才呈現給觀眾的。其中,《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就因為沒有合適的女主角而耽誤了多年,后來朱塞佩·托納多雷機緣巧合結識了莫妮卡·貝魯奇,便決定由她來擔任電影的女主角。正是因為托納多雷認真嚴苛,才成就了這樣一個美麗的傳奇。托納多雷是一位用心拍攝電影的導演,通過他的鏡頭語言,觀眾可以感受到其中傳遞的導演對于生活真切的感悟。
坐落于伊奧尼亞海中的西西里島,不僅是意大利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無數意大利影片中反復出現的題材,可以說是意大利人心中的一方凈土。對于托納多雷來說,西西里島不僅是養育他的地方,還是他獲得創作靈感的來源。
故鄉是每個人生命的源頭,那里有人們最難以割舍和最懷念的情感。故鄉情結不僅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更是一種深埋在骨子里難以斷掉的羈絆,不單是地圖上的某一個位置,更是人們在不停尋找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寄托。朱塞佩·托納多雷將全世界人類互通的這種情感用影像的方式表現了出來,引發了觀眾的共鳴。這種故鄉情結不是帶有功利目的去消費觀眾的感情,使其為電影買單,而是朱塞佩·托納多雷發自內心想要去尋找和表達的東西。觀眾不難從他的影片中看出他對西西里島的熱愛,故鄉是他一生都在懷念和表達的對象,這份情感利用鏡頭語言的方式很好地傳遞給了觀眾。
(長春工業大學)
作者簡介:張永第(1964-),男,吉林長春人,本科,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