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藝濛
摘 ?要 ?啦啦操包含舞蹈藝術元素和體育中的運動元素,是當代比較流行的體育、藝術項目。近年來,舞蹈啦啦操被引入大學作為體育教學開展的項目,注重高校舞蹈啦啦操課堂教學的審美設計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本文簡要闡述了舞蹈啦啦操教學的內容,并分析啦啦操課堂教學審美設計的關鍵要素,以促進學生審美能力和身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 ?舞蹈啦啦操 ?課堂教學 ?審美設計 ?審美能力
一、高校舞蹈啦啦操課堂教學的審美設計概述
舞蹈啦啦操結合轉體、跳步、平衡、柔韌及翻騰等動作,運用舞蹈銜接動作,通過團隊隊形和層次變化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啦啦操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初期是拉拉隊為支持的球隊助威表演。現代社會,啦啦操憑借其青春動感的韻律、健康活潑的精神風貌深受廣大青年的喜愛。啦啦操也因為具有較高的運動價值和可操作性,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被引入大學校園,成為大學廣泛開展的體育教學課程之一。啦啦操教學與傳統體育舞蹈教學不同,其內容除包含舞蹈動作及技巧還對舞蹈編排提出了更高的美學要求。因此,在大學啦啦操課堂教學中融入審美設計能提升學生發(fā)現美、認識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二、高校舞蹈啦啦操課堂教學的審美設計要點
舞蹈啦啦操是融合舞蹈和運動要素的表現形式,是美與動感融合表現。高校舞蹈啦啦操課堂教學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評價等方面設計審美元素。
(一)教學目標的審美設計
高校體育教學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通過合理、科學、系統的體育教育和鍛煉、傳習運動技術,增強體質,提升體育素養(yǎng),增進健康。啦啦操教學要結合啦啦操課程特點,在傳統體育教學的基礎上融入美學目標,教師需要對現行教學進行分析構建,將審美教學的知識點引入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美學元素,增強體育審美欣賞能力,將課堂將學進行課外延伸拓展,培養(yǎng)學生運動意識體現精神內涵美,為啦啦操課堂教學審美設計奠定基礎。
(二)教學內容的審美設計
啦啦操引入我國開展時間較短,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科學體系。當前,啦啦操教學內容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根據綱要和課程特色制定教學內容。啦啦操教學要通過基本動作、基本形態(tài)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感知身體位置和正確動作要領,加強學生對美的意識,要體現動作完成的力度和幅度、動作連接流暢性、動作完成的正確性優(yōu)美、優(yōu)美性,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氣質特征;指導學生注意面部表情的美感塑,教學中通過舞者眼部、面部的位置、細節(jié)變化,表現規(guī)定動作要求的喜、怒、哀、傷等情感;舞蹈啦啦操動作以短暫加速、定位制動為特點,在形體教學中要注意篩選訓練內容,選擇表現美的手部動作和肢體動作以表現柔韌、力量以及身體形態(tài),教師要教授學生控制在旋轉、跳躍等高難度肢體動作的動作要領,有計劃、有規(guī)律地進行舞蹈動作和專項素質訓練,重點指導學行支撐腳蹬地、旋轉平衡等分解動作,注重動態(tài)的協調和核心穩(wěn)定性;在編排設計上發(fā)揚多元化的特點,發(fā)揮師生的創(chuàng)造性,在動作編排、音樂選擇上突出協調性、文化藝術性,充分利用媒體充實啦啦操教學素材,注重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和世界體育文化,突出動作的藝術性增加表演的觀賞性。
(三)教學組織形式的審美設計
為實現體育教學課程目標,高校要科學配置課、內外教育資源,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將觀摩、比賽納入課程體系;根據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需要打破建制開展教學,課堂教學要發(fā)揮教師主導地位,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加強學生對舞蹈啦啦操的認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指導學生自覺練習并熟練掌握啦啦操基本手位和成套動作要領,創(chuàng)新編排,優(yōu)美流暢展現規(guī)定動作;教學方法要講究多樣性,運用新穎實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重視互動與反饋,加強教學過程性監(jiān)督,以提高學生成套動作完成的質量及藝術表現力。
(四)教學評價的審美設計
健全和完善啦啦操教學評價體系,從學生學習成果、教師教學過程評價和課程建設上衡量其審美設計水平,定性評價和量性評價相結合,評價過程中要克服傳統評價體系的過分偏重學生學習結果評價傾向,強化的激勵功能;運用多重指標衡量教師教學過程評價,從課堂教學、專業(yè)素質、工作量、教學能力等方面考查評定學生的審美能力;課程建設則考評課程內容、教學管理方面的成果形成性評價。考核評價體系中應科學設置權數比重,不要片面關注學生分數等級,在體系內要設置學生課堂表現、自我評價、學生互評的結果,從而獲得更為客觀的課堂評價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舞蹈啦啦操教學融入審美設計是體現啦啦操美學與活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審美能力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師要在深入理解審美設計的內涵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和評價等方面強化審美設計,培養(yǎng)具有欣賞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玉君.舞蹈啦啦操教學的樂感訓練分析[J].中小學教育,2020(03):127.
[2]榮丹平.高校開展啦啦操運動的影響因素及推廣策略的研究[J].當代教育家,2021(04):56-58.
[3]唐瑩.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啦啦操教學的策略研究[J].時代教育,2020(02):14-15.
[4]彭學敏.高校舞蹈啦啦操課程教學設計研究[J].體育風尚,2019(08):1.